- 地理高一下冊知識點總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地理高一下冊知識點總結【經典】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們發現問題的能力,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如何把總結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地理高一下冊知識點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第五單元人類的生產活動與地理環境
1、影響農業區位的因素
氣候:熱量、光照、降水影響極大;氣候條件分布有明顯的地域性地形:平原耕作業;山地林業、畜牧業;山地農作物的垂直分布;土壤:作物生長的物質基礎;酸性紅壤種茶樹市場:市場的需求量最終決定了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
交通運輸:園藝業、乳畜業必須有方便快捷的交通運輸條件;接近城市分布政策:如商品性農業生產基地建立
2、農業發展與區位的關系(1)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自然因素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并非都是決定性的,
A培育良種、改良耕作制度擴大某種農作物的區位范圍如我國橡膠和雙季稻生產北推;小麥種植高限擴展B根據經濟技術條件,對不適宜的自然因素進行改造
如玻璃溫室(溫室效應原理)改善溫度、并可對光照、通風、濕度進行調節梯田改造地形;較陡的山坡不適宜修筑梯田;灌溉改造水分(2)社會經濟因素的發展變化
農業區位的選擇,更多要考慮社會經濟因素的發展變化A市場區位及需求的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最為突出如城市周圍成為菜、肉、蛋、奶、園藝業等農副產品基地
B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和農產品保鮮、冷藏等技術的發展,使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在地域上大為擴展(世界大市場的形成農業在世界范圍內形成了區域專業化生產)如美國東南部花、菜基地供應東北部工業基地;我國北方冬季從南方大量調進蔬菜;荷蘭鮮花裝點世界許多大城市;
美、加、澳、法等成為世界主要商品糧生產國;荷蘭、丹麥、新西蘭等成為世界主要乳畜產品供應國
拉美、非洲以及東南亞和南亞成為世界熱帶經濟作物的生產基地
3、農業主要地域類型的特點(從土地利用的方式的角度)農業地域類型代表性地區主要分布地區分類特點
水稻種植業中國秦淮以南東亞的亞熱帶季風區;南亞的熱帶季風區;東南亞的熱帶雨林區勞動密集型
自給農業人多地少,小農經營;單產高,商品率低;機械化水平低,田地規模小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大牧場放牧業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美、澳、新西蘭、阿根廷、南非密集農業商品農業地廣人稀,大規模機械化經營;優良的天然牧場
交通便利,促進了商品化經營廣闊的市場需求
商品谷物農業美國中央大平原美、加、阿根廷、澳、俄、烏克蘭商品農業種植業
密集農業優越的自然條件:
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氣候溫和便利的交通運輸;地廣人稀;高度發達的工業:
為農業生產提供現代化農業機械、電力、化肥、農藥先進農業科技
混合農業澳大利亞的墨累-達令盆地
(背風坡;灌溉成為農牧業發展的限制性條件;東水西調)歐洲、北美、南非、澳、新西蘭商品農業
密集農業良性農業生態系統有效利用時間安排農事活動
農業生產有較大的靈活性和對市場的適應性;大規模機械化家庭農場市場廣大交通便利
4、影響工業區位因素
(1)經濟方面:原料、動力(燃料)、勞動力、市場、交通運輸、自然條件(2)社會方面:政府、政策、個人偏好等(3)環境:污染類型和污染程度主導因素影響工業區位選擇:類型名稱典型工業部門相關特點
原料指向型工業制糖、水產品加工、水果加工、罐頭廠所需原料豐富地區;原料不便運輸
市場指向型工業瓶裝飲料、家具制造、印刷接近產品消費地區;產品不便運輸
動力指向型工業有色金屬冶煉(煉鋁)、化工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廉價勞動力指向型工業普通服裝、電子裝配、包帶、制傘、制鞋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地區技術指向型工業集成電路、航天、航空、精密儀表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地區
5、工業發展與區位的關系
由于社會生產力發展和科學技術等方面的發展,區位因素發展變化如下:(1)原料來源多、交通改善
原料地對工業區位影響漸弱;市場影響漸強例:鞍鋼(原料、動力指向型);寶鋼(市場指向型)(2)一些發達國家,交通運輸條件對工業區位的影響有所下降(3)信息通信網絡的通達性作為工業區位因素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4)勞動力素質對工業區位的影響力在逐漸增強
(5)國家政策變化的影響:如我國西部大開發、改革開放初沿海地區的發展(6)國防的需要:如我國20世紀五六十年代內地的重工業和軍事工業(7)個人偏好:如華僑回鄉投資(8)工業慣性的影響(9)環境保護的影響:
原則:大氣污染企業應在居民區的下風向;或最小風頻上風向;與盛行風垂直的兩郊外水污染企業應在居民區下游
固體廢棄物和噪音多的企業遠離居民區氣污、水污:化工廠
氣污:水泥廠、火電廠、鋼鐵廠、化工廠水污:印染廠、造紙廠、電鍍廠、化工廠噪污:交通線、車站、飛機場
6、工業聯系和集聚現象(1)工業聯系:
A生產上聯系:投入-產出聯系
如:煉鐵廠和鋼鐵廠;皮革廠、鋼鐵廠和汽車廠B非生產上的空間聯系:共用廉價勞動力或基礎設施如:天津新技術開發區內的“康師傅”和“三星”C信息聯系:計算機聯網(2)工業集聚
好處: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利潤;獲得規模效益類型:
A專業化生產集聚地域:投入-產出聯系如鋼鐵廠工業區和石油化工區
B新小批量定制產品的生產:協作工廠集聚并接近市場,及時反饋信息形成新興工業區
7、不同工業地域的形成和發展特點形成類型:
(1)自發形成的工業地域:有投入-產出關系
(2)規劃建設的工業地域:有投入-產出關系;或由于共同設施而集聚一起發展特點:
(1)農產品加工為主的工業地域:發育程度低;工業發展潛力小,面積小;如糕點廠、糖果廠等
(2)以鋼鐵等生產過程復雜工業為主的工業地域:發育程度高;工業發展潛力大,面積大
可擴展成為工業城市,其區位由核心工廠區位因素而定如鋼鐵工業城市鞍山、攀枝花、馬鞍山石油工業城市大慶、克拉瑪依汽車城十堰傳統工業區新興工業區
代表工業區德魯爾區;英中部區;美東北部區美硅谷;中關村主要區位因素原料、廉價勞力人才、環境、交通
主要部門鋼鐵、煤炭、紡織、化工、機械電子、航天、生物工程工業地域特點以傳統大型企業為核心發展集聚而成分散為主產品特點重、厚、長、大輕、薄、短、小生產規模大小科技人員比例低高生產增長速度慢快產品更新換代周期長短研發費用低高
發展類型資金密集型、資源密集型、廉價勞力密集型技術密集型
按主導區位因素分類原料、動力、廉價勞力指向型技術指向型、市場指向型
【地理高一下冊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地理高一下冊知識點總結03-19
高一英語下冊知識點總結12-10
人教版地理高一知識點03-17
高一地理知識點總結10-05
[精選]高一地理知識點總結10-06
高一地理知識點總結08-01
高一地理的詳細知識點總結03-28
高一地理人教版知識點總結12-27
高一地理必考知識點總結12-07
高一地理必考知識點總結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