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化清 甘肅省渭源縣教師進修學校
兩千多年前,古希臘著名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提出驚人的論斷:
沒有一個動物同時具有長牙和角的;
反芻動物有一種多重胃,但是牙齒很不行;
長毛的四足動物胎生,有硬棱甲的四足動物卵生……
他的解釋是:野獸有了長牙可以保護自己,沒有必要再長角;反芻動物的牙齒不行,所以靠多重胃來消化;不同類的動物,有不同的生育方法。
避開劣勢,運用“優勢”,是動物生存的本能,我們不妨把這種現象叫做“優勢效應”吧,動物界如此,人類社會也不例外。我們從殘疾人身上最容易觀察到這種補償現象。盲人視力不行,他把聽覺和觸摸發揮得淋漓盡致;下肢有缺陷的,他的雙手靈巧無比;聾啞人不能聽,不會說,但他憑借手勢和體態可以自如地與人交流,表情達意。即使正常人,各種器官的運用也不均衡,而是有較大的差異。有的人內向,長于思考;有的人外向,長于交際;有的人長于抽象思維,喜歡數學;有的人長于形象思維,愛好藝術。單是記憶,也有多樣。有的閱讀記憶好,有的運動記憶好,有的作業練習記憶好。
人類的文明發展史,其實也是避開劣勢,不斷挖掘優勢,與自然界的斗爭史。而作為人類文明生產之一的學校教育,非常有必要掌握好“優勢效應”教育學生。“優勢”,是學生進步和成長的最佳支點。《學記》說,“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也者。”青少年有很大的可塑性,他們時時承受家庭和學校的雕琢。但從哪里尋找雕琢、“救其失”的契機呢?這就要找他們的“優勢”、“閃光點”,要在“長善”中“救其失”。學生的“善”是多方面的,“失”也是多方面的。比如我們要評價一個學生,光從語文、數學等幾門核心課程的成績來評價遠遠不夠,還要從思想品德、體育、美術、音樂、勞動等方面來評價。當我們開齊開足課程,當我們設計了足夠多的考核子項目時,我們會發現,原來那些優秀學生并非十全十美,而那些“差生”卻處處閃爍著“創新意識”。
“優勢”是一個人立足社會的根本,很難想象,如果一個人沒有“優勢”,那等待他的將會是什么。曾經看到一份研究資料,學校里把幾十個孩子分成三組,一組經常給予表揚和贊美,另外一組則指責和挑剔,最后一組聽之任之,不管不問。結果,給予表揚和贊美的那些孩子學習成績進步很快,而且性格開朗、活潑;經常給予指責的那組孩子的成績大幅度退步;而不管不問的那組孩子則在原地徘徊不前。
對孩子而言,適當的贊美和鼓勵會激發他們的“優勢”,即使一個平庸的孩子,在鼓勵的雨露下也會變得鮮活起來。作為教師,不應該一味指責孩子的劣勢,而應找出孩子的“優勢”,放大他們的“優勢”,并且發自內心地贊揚他們,你就會發現,你的真誠和贊美會改變一個孩子的一生。
肯定學生的一切努力,贊美學生的一切結果,保持和激勵他們一切創造的欲望,學生才能在“優勢”的支點上邁出可喜的第一步,不斷進步和發展。
教育,尋找“優勢”做支點。
作者郵箱: chq650914@163.com
[教育,以優勢做支點(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文秘的就業優勢
5.優勢的反義詞以及解釋
6.優勢與劣勢議論文
7.
8.銷售自我評價優勢
10.怎樣做ppt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