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教師角色與發展新探》有感
隆化縣章吉營學區中心校 孫明明
兒時因為崇拜“太陽底下最崇高的職業”和“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兩句話而在擇業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教師,時光荏苒,轉眼從教已經十余載,盡管現實讓我曾彷徨、猶豫,但對信念的堅守讓我孜孜不倦的學習,在困境中尋找成為優秀教育家的真諦,用行動詮釋著教師的內涵。
幾度春秋,仍在迷茫中探尋------
葉瀾主編的《教師角色與發展新探》一書,有如黑暗中的明燈,讓我重新審視了教師這一職業,對教師角色也有了更充分的認識。
在傳統的教育教學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組織中,在教學內容的確定上等教育教學各環節享有絕對權威,師道尊嚴不容挑戰。強調雙基,注重知識的傳授,忽視學生的個性發展,扼殺了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葉瀾教授認為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過程是教材編者、文本、師生相互交流對話的過程,是師生的共同參與、平等互動,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富有個性的學習,面向每一個學生,特別是有差異的學生的一個靈動的、變化的過程,即“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了一切學生的發展,為了發展學生的一切。課堂設計要充分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教師不僅是課程的建構者、教學的研究者,也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促進者。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開發實施課程、豐富課程的的過程。它注重從學習者的角度出發和設計,強調學習者個性的全面參與,教師應著重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指導實現目標的科學方法和途徑;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的策略,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經歷知識獲取的過程,既“以學論教”。
教師要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建立一個接納的、支持的、寬容的課堂氣氛。教師合理組織引導對一堂課而言是至關重要的。絕不能一味地“填鴨式”地灌輸,“標簽式”地講解。
葉瀾教授認為教師教學中要善于創設情境,營造濃郁的求知氛圍,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盡量采用故事、童話、情節、實物等多種方式創設導語、各環節銜接語或呈現教學內容,促進學生全身心投入;創設與現實生活相聯系的生活情境,有針對性選擇現實生活的實例,促使學生在生活的空間去體驗、探索、發現、創造;創設富有探索性的成功情境,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成功更是成功之母”,這種體驗會轉化成更強烈的動機,促進學生進一步的努力學習和探索。如何為學生創設真實的感興趣的情景,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寓教于樂,力求生動活潑,并能敏銳捕捉學生思維中的瞬間火花,需要教師積極開動腦筋。
葉瀾教授認為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學中必須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要能有序把握好課堂的節奏,張弛自如,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學習、思考、討論,讓學生自主發言,自由表達自己的見解,展示自己的才華,使學生能帶著對知識的渴求和夢想,去學習、探究,在愉悅中培養學生的自律意識和審美辨識能力。
讀了這本書后,使我認識到作為教師,只有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修養,才能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發展,才能使教師職業真正成為令人羨慕的和富有內在尊嚴的職業,成為充滿人類智慧和人性光輝的職業!才能成為一個我無悔的選擇!
[讀《教師角色與發展新探》有感 教師隨筆]相關文章:
4.幼兒教師閱讀隨筆
5.音樂教師隨筆
6.歷史教師隨筆
7.教師數學隨筆
8.教師工作隨筆
9.美術教師隨筆
10.讀《少年向上》有感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