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陳與義的詩
陳與義的詩1
某用家弟韻賦絕句上浼清視蕪詞累句非敢以為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萬里平生幾蛇足,九州何路不羊腸。
只應綠士蒼官輩,卻解從公到雪霜。
自五月二日避寇轉徙湖中復從華容道烏沙還郡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回環三百里,行盡力都窮。
巴丘左移右,章華西轉東。
江聲搖斗柄,秋色彌葭叢。
群木立波上,芙蕖披月中。
鏡湖應足比,剡溪那可同。
世鈄非識事,孤嘯聊延風。
奇父先至湘陰書來戒由祿唐路而仆以它故由南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云接湘陰百里松,肅肅穆穆湖南風。
隨時憂樂非人世,迎我笙簫起道中。
竹輿兩面天明滅,秋令不到林西東。
未必祿唐能辦此,題詩著畫寄興公。
三月二十日聞德音寄李德升席大光新有召命皆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塵隔斗牛三月余,德音再與萬方初。
又蒙天地寬今歲,且掃軒窗讀我書。
自古安危關政事,隨時憂喜到樵漁。
零陵併起扶顛手,九廟無歸計莫疏。
舉季申信道自光化復入鄧書事四首·再來生白發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再來生白發,重見鄧州春。
依舊城西路,桃花不記人。
卜居得窮巷,日色滿窗新。
微吟驚市卒,獨鶴語城闉。
入城·舴艋泝溪來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舴艋泝溪來,款段踏山去。
入城緣底事,要識崎嶇路。
稻塍白縱橫,茅嶺青盤互。
牧兒歌不休,孤客自多懼。
士行猶運甓,文公亦習步。
我敢忘艱難,沖煙問荒渡。
次韻張元方春雪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云黃天為低,窗白雪初作。
幽人睡方覺,簾外舞萬鶴。
斜斜既可人,整整亦不惡。
不知來何暮,遂失梅花約。
東風桃杏暖,不受珠璣絡。
聊回萬斛潤,點點付藜藿。
幽人無酒飲,一笑供酬酢。
歲晚會復來,相期在丘壑。
以石龜子施覺心長老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老龜千年作一息,天地併入支床力。
何年生此石腸兒,非皮裹骨骨裹皮。
君家元緒不慎口,遂與老桑同一朽。
知君游世磨不磷,往作道人之石友。
道人莫欺此龜無六眸,試與話禪當點頭。
羅江二絕·山翁見客亦欣然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山翁見客亦欣然,好語重重意不傳。
行過竹籬逢細雨,眼明雙鷺立青田。
發商水道中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商水西門語,東風動柳枝。
年華入危涕,世事本前期。
草草檀公策,茫茫杜老詩。
山川馬前闊,不敢計歸時。
陳與義的詩2
尋詩兩絕句
陳與義
楚酒困人三日醉,園花經雨百般紅。
無人畫出陳居士①,亭角尋詩滿袖風。
愛把山瓢②莫笑儂,愁時引睡有奇功。
醒來推戶尋詩去,喬木崢嶸明月中。
[注] 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園花經雨百般紅”與“喬木崢嶸明月中”兩句所描寫的景色特點有何不同?請作簡要分析。(4分)
答:
(2)詩中“陳居士”的形象特點是什么?請結合兩首詩加以分析。(4分)
答:
[答案] 21.(1)①艷麗 ②清幽
①“園花經雨百般紅”描寫的是雨后園林的美景,一場雨后,園中姹紫嫣紅,色彩艷麗。②“喬木崢嶸明月中”描寫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樹木高聳峭拔,意境清幽。
(2)①行為灑脫 ②情趣高雅
①“楚酒困人三日醉”“愛把山瓢莫笑儂”,從陳居士喜歡喝酒可以看出他灑脫的性格特點。
②“亭角尋詩滿袖風”“醒來推戶尋詩去”,白天尋詩,夜晚尋詩,表現了陳居士沉迷于詩歌創作的高雅情趣。
[解析] 21.(1)本題考查對詩句意境的感知能力。兩詩中所描寫的景物,一是雨后園花的`姹紫嫣紅,一是月夜中樹木高聳崢嶸,都具體地表達出詩人感受到的情味。答題的格式是“意境+句意+歸納”。
(2)本題考查分析詩歌中人物形象的能力。答題時,要讀懂詩歌內容,從一些關鍵詞語入手,見微知著,注意準確理解題干要求,結合詩句分析人物形象。
陳與義的詩3
早行
宋代陳與義
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
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譯文
露水降落,我穿著厚厚的毛衣還感到絲絲的寒意;仰望天空,北斗星橫斜著分外光明。
孤單單地,我半醒半睡地過了座小橋,耳邊傳來稻田深處唧唧蟲鳴。
注釋
駝褐:用駝毛織成的衣服。
星斗:特指北斗星。
闌干:橫斜的樣子。
賞析
錢鐘書《宋詩選注》:“《南宋群賢小集》第十冊張良臣《雪窗小集》里有首《曉行》詩,也選入《詩家鼎臠》卷上,跟這首詩大同小異:‘千山萬山星斗落,一聲兩聲鐘磐清。路入小橋和夢過,豆花深處草蟲鳴。’韋居安《梅磵詩話》卷上引了李元膺的一首詩,跟這首只差兩個字:‘露’作‘霧’,‘分’作‘野’。”
《梅磵詩話》卷下:“早行詩,前輩多佳作。近世如楊萬里詩:‘霧外江山看不真,只憑雞犬認前村。渡關蒲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劉應時詩云:‘登輿睡思尚昏昏,斗柄銜山月在門。雞犬未鳴潮半落,草蟲聲在豆花村。’三詩意皆高遠。”所引劉詩與《早行》詩意境也有相仿之處。
第一句,不說“雞唱”,不說“晨起”,不說“開門”,不說“整車”或“動征鐸”,而說主人公已在旅途行進。“行”得特別“早”,既不是用“未五更”之類的語言說出,又不是用“流螢”、“棲禽”、“漁燈”、“戍火”、“殘月”之類來烘托,而是通過詩人的感覺準確地表現出來。“駝褐”,露水不易濕透;詩人穿上此衣,其上路之早可見。而“露侵駝褐”,以至于感到“曉寒”,其行之久,也不言而喻。
第二句,詩人不寫“月”而寫“星斗”。“星斗闌干分外明”,這是頗有特征性的景象。“闌干”,縱橫貌。古人往往用“闌干”形容星斗,如“月沒參橫,北斗闌干”之類。月明則星稀,“星斗闌干”,而且“分外明”,說明這是陰歷月終(即所謂“晦日”)的夜晚。此其一。露,那是在下半夜晴朗無風的情況下才有的。晴朗無風而沒有月,“星斗”自然就“闌干”、就“明”,寫景頗為確切、細致。此其二。更重要的還在于寫“明”是為了寫“暗”。黎明之前,由于地面的'景物比以前“分外”暗,所以天上的星斗也就被反襯得“分外”明。
第三句“寂寞小橋和夢過”,可以說“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以夢與“寂寞小橋”結合,意象豐滿,令人玩索不盡。趕路而作夢,一般不可能是“徒步”。獨自騎馬,一般也不敢放心地作夢。明乎此,則“寂寞小橋”竟敢“和夢過”,其人在馬上,而且有人為他牽馬,不言可知。
第一句不訴諸視覺,寫早行之景;卻訴諸感覺,寫寒意襲人,這是耐人尋味的。聯系第三句,這“味”也不難尋。過“小橋”還在做夢,說明主人公起得太“早”,覺未睡醒,一上馬就迷糊過去了。及至感到有點兒“寒”,才聳聳肩,醒了過來,原來身上濕漉漉的;一摸,露水已侵透了“駝褐”。睜眼一看,“星斗闌干分外明”,離天亮還遠。于是又合上惺忪睡眼,進入夢鄉。既進入夢鄉,竟知道在過橋,那是因為他騎著馬。馬蹄踏在橋板上發出的響聲驚動了他,意識到在過橋,于是略開睡跟,看見橋是個“小”橋,橋外是“稻”田,又朦朦朧朧,進入半睡眠狀態。
第一句寫感覺,第二句寫視覺;三四兩句,則視覺、觸覺、聽覺并寫。先聽見蹄聲響亮,才略開睡眼;“小”橋和“稻”田,當然是看見的。而“稻田深處草蟲鳴”,則是“和夢”過“小橋”時聽見的。正像從響亮的馬蹄聲意識到過“橋”一樣,“草蟲”的鳴聲不在橋邊、而在“稻田深處”,也是從聽覺判斷出來的。詩人在這里也用了反襯手法。“寂寞小橋和夢過”,靜中有動;“稻田深處草蟲鳴”,寂中有聲。四野無人,一切都在沉睡,只有孤寂的旅人“和夢”過橋,這靜中之動更反襯出深夜的沉靜,只有夢魂伴隨著自己孤零零地過橋,才會感到“寂寞”。“寂寞”所包含的一層意思,就是因身外“無人”而引起的孤獨感。而“無人”,在這里又表現天色尚“早”。“寂寞”所包含的又一層意思,就是因四周“無聲”而引起的寂寥感。而“無聲”,在這里也表現天色尚“早”,比齊己《江行曉發》所寫的“鳥亂村林迥,人喧水柵橫”要“早”得多。
這首詩的最突出的藝術特色,就表現在詩人通過觸覺、視覺和聽覺的交替與綜合,描繪了一幅獨特的“早行”(甚至可以說是“夜行”)圖。讀者通過“通感”與想象,主人公在馬上搖晃,時醒時睡,時而睜眼看地,時而仰首看天,以及涼露濕衣、蟲聲入夢等一系列微妙的神態變化,都宛然在目;天上地下或明或暗、或喧或寂、或動或靜的一切景物特征,也一一展現眼前。
陳與義的詩4
【原文】:
尋詩兩絕句
陳與義
楚酒困人三日醉,園花經雨百般紅。
無人畫出陳居士,亭角尋詩滿袖風。
愛把山瓢莫笑儂,愁時引睡有奇功。
醒來推戶尋詩去,喬木崢嶸明月中。
【注釋】: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居士:指文人雅士。2、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翻譯】
楚酒使人倦怠,我接連醉了三天,誰料到春雨過后鮮花竟紅遍滿園。可惜沒有人能畫出我惆悵的影象,在亭角尋覓詩句卻只有清風把兩袖漲滿。
請不要嘲笑我好酒貪杯,苦惱中只有它能催我入睡。醒來時推門走去尋覓詩句,伴著明月在高聳的大樹間徘徊。
【賞析】
這兩首絕句,是陳與義自述其創作情狀的,格調輕松,語句詼諧。
第一首絕句中,作者暢飲了楚地的美酒,酣醉三日不醒,此時小園里的花兒,經歷了雨水的洗拂,洗出了分外明艷的紅色。此際銷魂,詩思泉涌,一句“無人畫出陳居士,亭角尋詩滿袖風”,是自嘲,亦是自詡。看吧,一位宿酲初醒,便爾尋詩的詩人,此時面對滿園的春色,正站在小園亭中的一角,一面欣賞著這美麗的風景,一面在苦思冥想,搜尋著最能夠表現這自然美景的詩句。一陣清風吹過,詩人的袍袖被風吹得鼓了起來,這滿袖的清風,不正是詩人的詩思最好的憑借嗎?
第二首絕句中,作者強調了美酒的'作用。他說,我就愛喝點酒,拿著葫蘆瓢悠哉游哉,你們可不要笑我。“儂”,是“我”的自稱。酒這個東西,在憂愁之時,能讓你酣然大睡,其功至高至奇,切切不可輕忽。大抵詩思愁郁之時,智慧否塞,難有新意,不如以酒澆愁,先大醉一場,待到從醉中醒來,頭腦分外清明,推門出去,找尋那逝去的詩思,抬頭兀地看見滿院的喬木,在明月的映照下,呈現出各種崢嶸的姿態。此時物與情會,景與境偕,詩思的泉涌,也正在這明月下、樹影間。古詩百科獨家首發
文學創作有其自身的規律,然而創作靈感的來臨,有時確實需要外物的引動。正所謂“物色之動,心亦搖焉”(《文心雕龍·物色》),陳與義在這兩首絕句中描寫了自己的創作經驗,帶有濃厚的個人情感體驗的色彩,亦可見出作者倜儻佻達的個性。
【閱讀訓練】:
1、“園花經雨百般紅”與“喬木崢嶸明月中“兩句中所描寫的景色特點有何不同?請作簡要分析。(4分)
2、詩中“陳居士”的形象特點是什么?請結合兩首詩加以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①艷麗②清幽
①“園花經雨百般紅”描寫的是雨后園林的美景,一場雨后,園中姹紫嫣紅,色彩艷麗
②“喬木崢嶸明月中”描寫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樹木高聳峭拔,意境清幽。
試題解析:此題分析“景物形象”。分析兩句詩描寫景色的特點時,需要抓住原詩中的“園花”“雨”“喬木”“明月”等意象具體解說,還要注意詩句中描繪的園花“百般紅”,即色彩艷麗的特點,喬木“崢嶸”,即高聳峭拔的特點。
2、①行為灑脫②情趣高雅
①“楚酒困人三日醉”“愛把山瓢莫笑儂”從陳居士喜歡喝酒可以看出他灑脫的性格特點。
②“亭
試題解析:此題分析“人物形象”。首先注意詩下的注釋,這兩首詩下面有對“居士,指文人雅士”的解釋,我們可初步判斷出“陳居士”的形象特點;然后抓住對形象的描寫手法,來分析人物的特征。兩首詩中對“陳居士”動作、神態描寫的具體詞句主要有“楚酒困人三日醉”“亭角尋詩滿袖風”“愛把山瓢莫笑儂”“醒來推戶尋詩去”,由此我們便可準確判斷出“陳居士”的形象特點。
陳與義的詩5
晚晴野望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洞庭微雨后,涼氣入綸巾。
水底歸云亂,蘆藂返照新。
遙汀橫薄暮,獨鳥度長津。
兵甲無歸日,江湖送老身。
悠悠只倚杖,悄悄自傷神。
天意蒼茫里,村醪亦醉人。
畫梅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娥眉淡淡自成妝,驛使還家空斷腸。
脂粉不施憔悴盡,失身未嫁易元光。
題東家壁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斜陽步屧過東家,便置清樽不煮茶。
高柳光陰初罷絮,嫩鳧毛羽欲成花。
群公天上分時棟,閑客江邊管物華。
醉里吟詩空跌宕,借君素壁落棲鴉。
宴坐之地籧篨覆之名曰蓬齋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不須杯勺了三冬,旋作蓬齋待朔風。
會有打窗風雪夜,地爐孤坐策奇功。
年華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去國頻更歲,為官不救饑。
春生殘雪外,酒盡落梅時。
白日山川映,青天草木宜。
年華不負客,一一入吾詩。
游八關寺后池上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落日生春色,微瀾動古池。
柳林橫絕野,藜杖去尋詩。
不有今年謫,爭成此段奇。
殷勤雪顱老,隨客轉荒陂。
九日示大圓洪智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自得休心法,悠然不賦詩。
忽逢重九日,無奈菊花枝。
留別心老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老心霜下松,名與隆公齊。
人物北斗南,佛事東院西。
平生四海腳,不復煩金篦。
卻從夢中別,未免意慘悽。
它時訪生死,林深路應迷。
瓶中梅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明窗凈棐幾,玉立耿無鄰。
紅綠兩重衿,殷勤滿面春。
曾為庾嶺客,本是洛陽人。
老我何顏貌,東風處處新。
雨·云起谷全暗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云起谷全暗,雨時山復明。
青春望中色,白澗晚來聲。
遠樹鳥群集,高原人獨耕。
老夫逃世日,堅坐聽陰晴。
陳與義的詩6
尋詩兩絕句
陳與義
楚酒困人三日醉,園花經雨百般紅。
無人畫出陳居士,亭角尋詩滿袖風。
愛把山瓢莫笑儂,愁時引睡有奇功。
醒來推戶尋詩去,喬木崢嶸明月中。
[注]居士:指文人雅士。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園花經雨百般紅與喬木崢嶸明月中兩句所描寫的景色特點有何不同?請作簡要分析。(4分)
(2)詩中陳居士的形象特點是什么?請結合兩首詩加以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4.(1)①艷麗 ②清幽
①園花經雨百般紅描寫的是雨后園林的美景,一場雨后,園中姹紫嫣紅,色彩艷麗。
②喬木崢蠑明月中描寫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樹木高聳峭拔,意境清幽。
(2)①行為灑脫 ②情趣高雅
①楚酒困人三日醉愛把山瓢莫笑依,從陳居士喜歡喝酒可以看出他灑脫的性格特點。
②亭角尋詩滿抽風醒來推戶尋詩去,白天尋詩,夜晚尋詩,表現了陳居士沉迷于詩歌創作的高雅情趣。
作者: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杜甫,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詩意】
楚酒使人倦怠,我接連醉了三天,誰料到春雨過后鮮花竟紅遍滿園。可惜沒有人能畫出我惆悵的影象,在亭角尋覓詩句卻只有清風把兩袖漲滿。
請不要嘲笑我好酒貪杯,苦惱中只有它能催我入睡。醒來時推門走去尋覓詩句,伴著明月在高聳的大樹間徘徊。
【賞析】
這兩首絕句,是陳與義自述其創作情狀的,格調輕松,語句詼諧。
第一首絕句中,作者暢飲了楚地的美酒,酣醉三日不醒,此時小園里的花兒,經歷了雨水的洗拂,洗出了分外明艷的紅色。此際銷魂,詩思泉涌,一句無人畫出陳居士,亭角尋詩滿袖風,是自嘲,亦是自詡。看吧,一位宿酲初醒,便爾尋詩的詩人,此時面對滿園的春色,正站在小園亭中的一角,一面欣賞著這美麗的`風景,一面在苦思冥想,搜尋著最能夠表現這自然美景的詩句。一陣清風吹過,詩人的袍袖被風吹得鼓了起來,這滿袖的清風,不正是詩人的詩思最好的憑借嗎?
第二首絕句中,作者強調了美酒的作用。他說,我就愛喝點酒,拿著葫蘆瓢悠哉游哉,你們可不要笑我。儂,是我的自稱。酒這個東西,在憂愁之時,能讓你酣然大睡,其功至高至奇,切切不可輕忽。大抵詩思愁郁之時,智慧否塞,難有新意,不如以酒澆愁,先大醉一場,待到從醉中醒來,頭腦分外清明,推門出去,找尋那逝去的詩思,抬頭兀地看見滿院的喬木,在明月的映照下,呈現出各種崢嶸的姿態。此時物與情會,景與境偕,詩思的泉涌,也正在這明月下、樹影間。
文學創作有其自身的規律,然而創作靈感的來臨,有時確實需要外物的引動。正所謂物色之動,心亦搖焉(《文心雕龍物色》),陳與義在這兩首絕句中描寫了自己的創作經驗,帶有濃厚的個人情感體驗的色彩,亦可見出作者倜儻佻達的個性。
陳與義的詩7
均臺辭二首·小桃借春春已來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小桃借春春已來,平分和氣入均臺。
夜來臺邊草環綠,今朝芒生滿三木。
街頭拍手鬧千兒,齊唱中和宣布曲。
使君坐嘯鬧如云,請釀百川壽使君。
但愿使君長樂職,不須更看杓虛實。
夜步堤上三首·人間睡聲起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人間睡聲起,幽子方獨步。
倚杖看白云,亭亭水中度。
十月雁背高,三更河流去。
物生各擾擾,念此煎百慮。
聊將憂世心,數遍橋西樹。
再用景純韻詠懷二首·路斷赤墀青瑣賢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路斷赤墀青瑣賢,土龍同此屋三間。
愁邊潘令鬢先白,夢里老萊衣更班。
欲學大招那有賦,試謀小隱可無山。
一錢留得真堪笑,未到囊空猶是慳。
重陽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去歲重陽已百憂,今年依舊嘆羈游。
籬底菊花唯解笑,鏡中頭發不禁秋。
涼風又落宮南木,老雁孤鳴漢北州。
如許行年那可記,謾排詩句寫新愁。
兩絕句·二士相隨風滿巾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二士相隨風滿巾,兩禪同隊景彌新。
但得黃花不牢落,莫嫌驚倒岳州人。
江南春·雨后江上綠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雨后江上綠,客悉隨眼新。
桃花十里影,搖蕩一江春。
朝風迎船波浪惡,暮風送船無處泊。
江南雖好不如歸,老藹繞墻人得肥。
梅花兩絕句·曉天青脈脈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曉天青脈脈,玉面立疏籬。
山中爾許樹,獨自費人詩。
石城夜賦·初月光滿江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初月光滿江,斷處知急流。
沉沉石城夜,漠漠西漢秋。
為客寐常晚,臨風意難收。
三更柁樓底,身世入搔頭。
古別離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東門柳,年年歲歲征人手。
千人萬人於此別,柳亦能堪幾人折。
愿君遄歸與君期,要及此柳未衰時。
得長春兩株植之窗前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鄉邑已無路,僧廬今是家。
聊乘數點雨,自種兩叢花。
籬落失秋序,風煙添歲華。
衰翁病不飲,獨立到棲鴉。
有關陳與義的詩集錦
陳與義的詩8
游峴山次韻三首·高人買山隱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高人買山隱,百萬猶恨少。
客兒最省事,有屐一生了。
東莊良不遙,十里望縹緲。
縈紆并麥垅,翠浪四山繞。
先生滯鹿車,去程通鳳沼。
暫來山泉上,思與飛云杳。
云北接云南,一逕絕紛擾。
竹林懷風雨,目斷極窈窈。
從來無世塵,相對真不撓。
龍兒爭地出,頭角已表表。
先生囑支郎,勿使斤斧夭。
終當乞一杖,險路扶吾老。
舟抵華容縣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篙舟入華容,白水繞城堞。
夾津列茂樹,倒影青相接。
遠色分村塢,微涼動蘆葉。
天地困腐儒,江湖托孤檝。
山居二首·宅圖不必煩丘令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宅圖不必煩丘令,已卜坡東澗水邊。
更與我為燒藥灶,只愁君要買山錢。
詠青溪石壁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青溪宜曉日,曲處千丈晦。
天開蒼石屏,影落西村外。
虛無元氣立,明滅河漢對。
人行崢嶸下,鳥急浩蕩內。
向來千萬峰,瑣細等蓬塊。
老夫倚杖久,三嘆造物大。
惜哉太史公,意短遺此快。
更欲訪野人,窮探視其背。
書懷示友十首·青青堂西行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青青堂西行,歲寒不緇磷。
蓬蒿眾小中,拭眼見長身。
澹然冬日影,此處極可人。
子猷幸見過,一洗聲色塵。
雪·仙人手持白鸞尾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仙人手持白鸞尾,夜半朝元明月里。
羽衣三振風不斷,下視銀潢一千里。
玉轪戴花分后前,欲落未落天恍然。
余標從向人間去,乞與袁安破曉眠。
雨·霏霏三日雨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霏霏三日雨,藹藹一園青。
霧澤含元氣,風花過洞庭。
地偏寒浩蕩,春半客竛竮。
多少人間事,天涯醉又醒。
再賦·堂堂李杜壇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堂堂李杜壇,誰敢躡其址。
先生坐壇上,持鉞令余子。
由來文字伯,不但表奏偉。
高懷淡無嗜,寓興或留此。
平生上林手,避謗淹二始。
登臨意超然,筆落風雨似。
事異柳司馬,辛苦記山水。
樂哉邦無事,那待猛政理。
駕言慰吾民,不愧城門軌。
看山笑鄒湛,句外寄深旨。
巖樹閱幾客,尚余堯時髓。
撫板歌公詩,未暇知余事。
蠟梅四絕句·花房小如許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花房小如許,銅剪黃金涂。
中有萬斛香,與君細細輸。
曉發杉木
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古澤春光淡,高林露氣清。
紛紛世上事,寂寂水邊行。
客子凋雙鬢,田家自一生。
有詩還忘記,無酒卻思傾。
陳與義的詩欣賞10首
【陳與義的詩】相關文章:
義猴小黑的情誼09-27
義蛇民間傳說07-03
禮重義重作文12-15
《陳書》的原文及翻譯02-25
陳辰小傳作文10-07
酒是陳的香作文10-12
四辯經典陳詞03-29
陳光標經典對白07-29
特別的家長義教作文08-07
愛國的詩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