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日本送禮習俗
日本人處處講究禮節,自重和尊重別人成了日本人生活的代名詞,因而送禮也成了他們事業和社會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送禮時鞠上一躬是傳統的日本式禮儀。去日本旅游、學習、工作的人要想交一些朋友得隨時準備以類似的方式還禮。
由于日本人將了解對方身份看得很重要,因而交換名片成了與鞠躬送禮一樣重要的禮節,因為名片立刻告訴對方你的地位及應如何正確與你交往。應隨身攜帶足夠的名片,最好背面附有日文翻譯,這不僅表明你愿意與日本人做生意,也是一種友好的表示。與人交往時身上的名片不夠了被看作是不可原諒的。許多航空公司和大旅館都提供印制名片的服務。
△集體送禮
第一次見面不要求送禮,雖然這時送禮能贈進了解和加深友誼。業務談判開始時集體交換禮物是合適的。禮物須交給對方職位最高的人。理想的禮物要能反映你所代表的公司和所在地區。美國和歐洲產的禮物最受歡迎。日本人對來自法國的禮物尤感興趣。西方人最好不要將東亞地區產的東西送給日本人,那會被看成對他們的侮辱。
△私人送禮
在贈送私人禮物前,西方人要弄清楚日本公司內的等級制度,禮物必須根據對方職位的高低來挑選。當對方送給你更昂貴的禮物時你不必介意。當然理想的禮物應是價值差不多的,但日本人總是送給你更昂貴的禮物,因為他們的文化認為,自己送出去的禮物如果價值低于別人送來的禮物,則自己對別人負有責任和義務,如同欠了債一般。
日本人看重禮物的來撅,從名店里買來的禮物尤其受歡迎。有時你會發現日本人會將收到的禮物重新包裝一下以向別人顯示禮物來自何方。
可食禮物也受日本人歡迎。歐洲巧克力、糖果、蛋糕、幾盒凍牛肉、丹麥火腿、香腸等都是上佳禮物。日本人收到他們沒有的食品如美洲山核桃、美國佛蒙特州的楓葉糖漿、西雅圖的熏馬哈魚時會非常感激的。葡萄和西瓜送到家里是極好的禮物。因為在日本這些水果很貴。產于美洲印地安的綠松石珠寶是日本目前的熱門禮物。進口的酒類也是他們珍愛的禮物。
日本人喜愛書籍和音樂,連火車站也時常播放莫扎特的樂曲。磁帶和帶插圖的書籍是很好的選擇。
像在世界其他地方一樣,具有你家鄉特色的高質量的物品對日本人來說也是較好的禮物。
△送禮節日
除了日常生活中和業務上的禮尚往來外,在日本有一些重要的送禮節日。
中元節和年禮節是兩個主要的送禮節日。一年兩次的公司分紅剛好與這兩個節日在時間上相吻合。中元節即7月15日。按傳統人們在這一天向上半年內有親屬去世的家庭送些魚表示慰問。東京地區人們在7月中旬慶祝中元節,而九州地區卻是8月中旬。,至于究竟哪一天送禮沒有規定、7、8月之間任何一天都可以。有時外國人稱這一節日為“夏季的圣誕節”。很多日本人通過互贈“夏禮”恭祝好運。
日本人的出手大方就跟他們的富有一樣出名。每年他們要花去一百至一百二十億美元購買各禮物,價值從五千日元到三萬日元不等。較典型的受歡迎的禮物有進口啤酒、咖啡、茶葉、水果汁、水果罐頭、碟子和食用油。目前較流行的有熏馬哈魚、價值一萬日元以上的馬哈魚卵、進口烈酒和美國加州的葡萄等。
香水手紙在日本是很普通的東西,甚至一些報社在訂戶每月付報款時也贈送手紙給訂戶,因而你不用從國外帶進。
日本人在中元節要給家里和公司里比自己身份高的人送禮。一個職員一年平均至少要花去五萬日元購買十至十二件禮物送給父母、長輩、過去的老師和公司頭頭。
每年歲末是日本最重要的送禮節日,稱為年禮節。這時送的禮物要比中元節送的貴重些。同樣,究竟哪天送年禮沒有規定。
與日本人有業務往來的外國公司在這兩個節日都勿忘了送禮。在這兩個節日,日本人只給比自己身份高的人送禮,一般不給與自己職位平等或低下的同事送禮,除非那人在某方面給過自己特殊的幫助。這兩個場合日本人是不送錢的。按習俗接受方要盡快親自登門或打電話感謝贈送方。只有在相距遙遠時人們才寫感謝信。
1月1日新年對日本人來說就像西方過圣誕節一樣重要。他們在這時要吃年糕等象征新年的特殊飯菜。很多家庭(約百分之七十)在除夕或新年的前幾天要去寺廟或神社祈禱幸福和長壽。新年沒有特殊的禮物,一般人們互贈賀年卡。
收到賀年卡(年賀狀)的數量也是判斷一個人社會地位的標準。手寫的賀卡比事先印好的更有價值。由于對很多日本人來說沒有賀卡就無所謂新12月28日之前
將賀卡投給當地郵局就能保證對方新年那天收到。除了郵局員工加班分發以外,郵政當局每年還雇用二百七十萬人業余分發賀卡。
在新年那天,孩子和尚未工作的年輕人能得到裝入特制信封內的壓歲錢。每個小孩在新年可以得到一千至五千日元的壓歲錢。如果在新年去日本朋友家里,別忘了將錢裝入信封內送給小孩。如果在你離開之前,主人打開你的信封數一下錢以便自己送給小孩同樣數目的壓歲錢,你不必吃驚。
由于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日本人信奉基督教。外國人會對圣誕節進入日本社會感到吃驚。歷史學家尋根問底得知圣誕進入日本跟1955年12月24日晚發生在東京銀座的事情有關。那一夭,日本政府的一份白皮書宜稱戰后生活必需品短缺的局面已經結束。約有一百五十萬日本人,主要是男子,走上街頭歡呼慶賀。從這以后連續幾年,圣誕前夕成了日本男子飲酒狂歡的日子。不可避免的后果是許多人第二天搖搖晃晃似醒非醒去上班,生意因而急劇下降。人們稱“男人的圣誕節”的這段時期給酒吧間和夜總會提供了一大筆收入來源。到了20世紀60年代,“家庭式的圣誕節”逐步取而代之。圣誕前一天下班時,男人們不再去酒吧而是在食品店買些蛋糕帶回家。現在年末有兩個采購高潮:一個是12月第一個周末達到高峰的年禮購買浪潮,以后的幾個周末尤其是圣誕前的周末個人購買圣誕禮物又達到高潮。父母給小孩買,年輕人給戀人買。現在圣誕節主要成了孩子們的節日。雖然日本人也講有關圣誕老人的故事,但很少將這一節日與耶穌誕生聯系起來。另外,日本公司職員之間在圣誕節一般不互贈禮物。
△其他送禮場合
在母親節和父親節,日本孩子分別給父母送禮。圣瓦倫丁節到來時,女孩子向自己的心上人送禮,如果送根領帶則表明要斷絕關系。
日本人很少在生日時送禮,盡管偶爾也吃生日蛋糕。特殊的生日—六十歲、七十歲、七十九歲、八十八歲、九十九歲則要送禮和祝賀。
由于日本人一般在餐館、俱樂部和酒吧招待客人,所以他們不會邀請你去家里作客,除非你與主人有相當密切的關系。如果你受此殊榮。別忘了帶些水果、糖果、葡萄酒、鮮花等禮物上門。
新郎新娘結婚時人們傳統上送錢。現在人們通常送銀器、瓷器、水晶制品等作禮物,禮物最遲應在婚禮前兩天送到。
新業務開張、孩子出世、喬遷新居、學生畢業、晉升等都是送賀禮的時候。新鮮的魚干是傳統的賀禮。給這些特殊的日子送去有特殊含義的禮物尤為受歡迎。
探望病人時可以送些水果、鮮花、錢、書籍等。親友久病康復后人們也送禮物以示祝賀。
葬禮上人們主要送錢。另外打電話表示慰問或送些水果、香和花也可以。寫張表示慰問的卡也是合適的。
外國人在參加了婚禮、葬禮或其他活動后會驚奇地發現他們會收到價值相當于自己所送禮物三分之一或一半的還禮(夏禮和年禮除外)。
送現金禮物時要將現金裝入特制的信封內。文具店都可以買到這些種類、顏色、設計千姿百態的信封。不同的場合要用不同的信封,千萬勿將葬禮時用的信封裝小費送給你的翻譯。
△如何定送和接受禮物
除非你上門做客時先送禮外,其他情況下讓日本人先給你送禮。要在無他人在場時單獨送禮給對方,除非你給每人都準備了一份禮物。在任何情況下送禮時不要讓人誤解為行賄—日本人對此非常敏感。
不要期望你送禮時日本人會立刻接受,他們總會推讓一番。在日本做事太急躁被看作是缺乏修養。因此你要以盡量沉穩的方式堅持要求對方收下,同時要記住禮物應雙手捧送。
在接受禮物時,如果你也學日本人推讓幾下就會被看作是不夠禮貌的。虔誠地、靜靜地收下禮物就行了。收下后可以有禮貌地問一下對方是否可以打開看一看。
對日本人最大的冒犯是拒絕禮物。有些我們認為過分浪費的禮物在日本人看來卻是理所當然的。不管何時送禮,重要的一點是你送的禮物在價值上不要超過日本人送給你的,否則他們傳統中的“人情”(giri)概念會使他們覺得欠你什么而丟面子。
△禮物包裝
在日本,禮物的包裝是很重要的。將未裝入信封的錢送人是無禮的。在日本買禮物時要記住商店負責包裝甚至替你發送禮物,也就是說你用不著學如何用日本式樣包裝禮物。包裝紙應整潔松脆、折疊準確,而益印的紙不能用。扎禮物的絲帶有各種不同的顏色,含義也不一樣。紅、白、金色為喜事,黑白相間或黑紫相間為不幸之事。扎帶下面是贈送者的姓名。包裝紙上還有商店的標記,這自然成了商店等級的標志。所以你買禮物時應去最好的商店,即使你能在其他地方或以更便宜的價格買到同類禮物。
日本人很喜歡好的包裝,因此當你當面打開他們送的禮物時,千萬注意
△送禮規則
①不能用以雙數組成的一套禮物送人。如茶杯,日本商店里出售的大多是五只一套的。
②不要期待日本人在你面前打開禮物。
③不要渲染送禮時的氣氛,如特地搞個儀式等,以免讓日本人覺得你的高傲。
④雙手呈送禮物并微微鞠躬。
⑤不要送比你得到的貴得多的禮物。
⑥讓日本人先送禮。
⑦盡管不要自己包裝禮物,假使包的話要用高質量的包裝紙且勿將扎帶打成蝴葬結形。
⑧去日本人家里做客時一定要帶上禮物。
⑨不要拒收禮物。
⑩避開數字四和九,因為它們與死和苦同音。你會注意到一些日本醫院沒有四樓和九樓。
△禮物記錄
如果與日本人一直互贈禮物,最好將每次送的禮物記錄下來,因為禮物是不能重復的,除了酒類或是對方要求再次得到的某種東西。
【日本送禮習俗】相關文章:
中西方送禮習俗特色差異03-12
西方人請客送禮的習俗有什么不同03-04
關于送禮的作文11-03
中國的送禮秘訣02-26
怎樣給長輩送禮06-21
送禮貴在真作文08-12
求職送禮小心弄巧成拙03-10
送禮作文范文(精選34篇)12-19
禮儀之邦送禮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