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方案(匯總6篇)
為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點。那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設計方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設計方案 篇1
活動名稱:兒歌《小老虎過生日》
班級:大班
時間:11月30日
執教:聶世琴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手偶表演,理解兒歌內容,學說兒歌中的對話。
2、通過圖標的提示,學習朗誦兒歌。
3、能和教師、同伴一起表演兒歌,體驗共同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根據兒歌內容,事先編排好手偶表演。
2、與兒歌內容有關的圖標。
3、幼兒事先做好小白兔和小狗熊的胸飾。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看手偶表演,初步理解兒歌內容。
提問:剛才的表演里有誰?小老虎給誰打了電話?它們是怎么說的?(引導幼兒學說對話。)
2、幼兒邊看表演邊欣賞教師朗誦兒歌。
提問:小老虎今天過生日,熱鬧嗎?它想了一個什么辦法?它給誰打了電話?小白兔(小狗熊)是怎么說的?小白兔和小狗熊來給小老虎過生日了嗎?它們說了什么?小老虎又是怎么說的?(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及時貼上相應的圖標。)
3、教師邊指圖標邊朗誦兒歌。
4、幼兒嘗試和教師一起看圖標朗誦兒歌2—3遍,教師針對幼兒朗誦時出現的問題及時給予解決。
5、表演兒歌。
。1)幼兒自選胸飾,扮演小白兔或小狗熊,教師扮演小老虎,共同表演兒歌。
。2)幼兒邀請客人老師一起表演兒歌。
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薄⒄J識12個生字,學寫“方、半”兩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知雨水對植物生長的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認字和練習朗讀是教學的重點,要通過朗讀讓學生知道雨水與植物生長的關系。
教學設想: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課采用個性化教學,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展開教學,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領學生自讀自悟。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教師的講解分析,讓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取代統一答案,讓學生自己的感性體驗取代整齊劃一的理解指導。整個過程為張揚學生個性,激揚學生靈性服務。
教學過程:
。ㄒ唬┘と:
讓學生猜謎語。(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水里看不見)
(二)揭示課題(小黑板出示)
指導學生把課題讀正確。提問:天上為什么會下雨?你們見過什么雨?(毛毛細雨,小雨,大雨,雷陣雨,狂風暴雨)
(三)初讀課文
借助漢語拼音自讀課文,讀準每個生字的字音,把每句話讀通順,畫出不懂的詞句,找出有幾個自然段,標上序號,粗略知道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四)識字讀文?
1.認讀理解“數不清”“云彩”“飄落”
(1)逐一出示生字“數”“清”,看拼音讀準字音
(2)出示詞語“數不清”,讀一讀,找一找,文中指什么數不清
(3)說一說,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數不清
(4)認讀“云彩”“飄落”。
(5)在文中找出帶有“數不清”“云彩”“飄落”這三個詞語的句子,讀一讀。
2.認讀理解“問”“回答”。
(1)出示生字“問”,讀一讀,找一找,文中寫的是誰問誰?問什么?把有關句子劃出來。
(2)交流,指導朗讀問句“你要到哪里去?”?
(3)讀課文找一找,小雨點兒是怎樣回答的。出示新詞“回答”,指導學生讀正確。
(4)辨析:“你呢?”這句話是不是小雨點兒在回答大雨點兒。(知道這是小雨點回答完了,在問大雨點。)理解“回答”。
(5)讀課文找出大雨點兒回答小雨點兒的句子,讀一讀。
3.認讀“方”
要求學生,仔細讀課文中帶有“方”的句子,讓學生明確在“地方”這個詞中,“方”
字讀輕聲。
4.師生合作,朗讀對話。
5、師生合作朗讀課文前4段。
(五)讀文感悟?
“小雨點兒去了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點兒去了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那么雨后那些地方有都會怎么樣呢?咱們一起去看看吧!”(欣賞圖片)
“雨后這些地方都怎么樣了?”
咱們閉上眼睛想想:一場大雨“嘩啦啦啦,嘩啦啦啦”過后,小草怎么樣了?
其他的植物怎么樣了你能說說嗎?
3.順承說話練習形成的語境氣氛,讓學生在自由練讀的基礎上,齊讀第五自然段。討論交流:這都是誰的功勞?你想對雨點兒說些什么??
(六)根據學生的回答,讓學生帶著對雨點兒或喜愛,或感謝,或佩服……的感情,把全文朗讀給好朋友聽,再請學生推薦讀得好的朋友為師生做朗讀表演
(七)指導書寫
“半”,進行書寫練習?
。C動)
設計方案 篇3
為進一步規范我校學生的良好養成,自覺履行《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增強學生的紀律、法制觀念以及道德意識,爭創文明班級,構筑優良學風、文明校風,鞏固平安先行學校建設成果。開學伊始,學校政教處根據我校實際將開展“遵規守紀目標引領”宣傳教育月活動,現將有關活動通知如下:
一、活動目的
1、增強學生知法、守法的`意識,深化文明禮儀的養成教育。
2、構筑優良學風、文明校風,創建文明班級、平安校園。
二、活動主題:“遵規守紀 目標引領”
三、活動時間:20xx年9月1日—9月30日
四、活動內容:
1國旗下講話
2學生儀容儀表檢查
3校園安全隱患排查及整治
4家校聯系
5主題班會
6黑板報
7遵規守紀知識競賽
8班級文化陣地建設
五、活動要求:
1.各年段、班級按活動要求認真組織、力求實效
2.認真組織黑板報創編工作,按時完成迎接評比
3.家校聯系及時建檔、備查。
4.班主任送交一份主題班會材料(a4紙雙面打印)
5.班級文化陣地建設要統籌安排、厲行節約、實用。
設計方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練習用鋼筆描紅。
2、練習輕聲的讀法,正確區重音和輕聲。
3、讀一讀對子,培養語感,理解對子的大體意思,并練習對對子。
4、加標點,學習頓號的用法。
5、熟讀成語。
6、讀一讀《問與底》這首小詩,理解詩意。
7、口語交際:給家鄉的環保提建議。
8、學寫毛筆字。
二、教學時間:3課時。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練習用鋼筆描紅。
2、練習輕聲的讀法,正確區重音和輕聲。
3、讀一讀對子,培養語感,理解對子的大體意思,并練習對對子。
4、加標點,學習頓號的用法。
二、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2、指導。
。1)朗讀這段話,說說這些鋼筆字的特點。
。2)默讀這段話,想想楷書的運筆方法。
3、練習。
。1)描紅要觀察整體,注意一氣呵成。
。2)要注意大小一致,行款整齊。
4、師生評議學生作品。
。ǘ┙虒W第二題。
1、審題。
2、指導。
(1)讀一讀,注意比較加點字的聲調。
。2)分別指名讀,并說一說加點字的聲調有什么特點?
。3)說說第一橫行加點的字有什么共同的特點?第二橫行的字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4)比較上下兩行,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3、齊讀。
4、你還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2、指導。
。ǎ保┳杂勺x,說說這是什么形式的句子。
(2)指名讀,齊讀。
(3)再讀對子,思考含義。
(4)指名說說句子的意思。
。ǎ担┻B讀全文,想象文章描繪的畫面。指名說說你看到一幅怎么樣的畫面。
(6)再齊讀全文。
3、學生自由互相出對子,并應對。
4、教師出對,學生應對。
。ㄋ模┙虒W第四項。
1、審題。
2、指導。
。ǎ保⿲W生嘗試給第一句加標點。
。ǎ玻┙涣鞔鸢,說說你為什么這么加標點。
。ǎ常⿴熜〗Y:頓號表示一句話中并列的詞或詞組之間的停頓。并列的意思是詞與詞之間可以前后交換位置。
(4)讓生再舉出一些并列詞語的例子。
3、練習。
(1)完成第二題。
。ǎ玻┙涣鞔鸢。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熟讀成語。
2、讀一讀《問與底》這首小詩,理解詩意。
二、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五題。
1、審題。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6組成語,不認識的字可以或問老師。
。2)教師范讀。
。3)學生自由讀。
。4)理解6組成語的.意思,學生只要大體說出6組成語的意思即可,有一些理解有難度的成語,教師講解。
3、練習。
(1)學生自由讀。
。2)啟發學生想象這些成語的表現的景象。
(3)同桌練習背誦。
。4)小組賽背。
(5)集體齊背。
。ǘ┙虒W第六題。
1、復習課文《學與問》,說說為什么要問?怎樣問?
2、這首詩告訴我們什么?
3、自由讀詩,思考詩句的意思。
4、交流詩句意思。
5、再讀詩歌,要求讀出感情。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口語交際:給家鄉的環保提建議。
二、教學過程:
。ㄒ唬
課前準備:開展家庭所在社區的環保調查,并就大氣情況、污水排放情況,污染治理等情況作一些記錄。
(二)
開展交流。
1、小組討論:本社區的環保情況(大氣、水源、噪聲)
2、集體交流。
3、對于家鄉的確良環保工作你們有什么建議嗎?先想一想,再在小組內說一說。
4、全班交流。
三、教學第八題:學寫毛筆字(略)。
設計方案 篇5
一、單元課文特點
本單元學習先秦諸子散文。四篇課文分別選自《論語》、《孟子》、《荀子》和《莊子》,反映了先秦諸子散文不同階段的特點。《論語》、《孟子》、《荀子》都是儒家典籍。《論語》為語錄體散文,簡樸直捷、用意深遠,《孟子》是對話體論辯文,長于雄辯,重形象性和感染力。它們都類似談話記錄,但《論語》簡括而《孟子》詳明!盾髯印奉愃葡到y的理論著作,很重視邏輯推理過程。道家著作《莊子》接近專題論文,善用藝術形象來闡明哲學觀點,文章汪洋恣肆,想象豐富。
《季氏將伐顓臾》是孔子就季氏將伐顓臾一事跟學生冉有、季路的談話,主要表明他維護魯君地位、反對季氏吞并顓臾的立場,又借機闡明了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的治國主張!豆讶酥趪病肥怯浢献优c梁惠王的談話,孟子通過設喻暗示梁惠王好戰殘民與鄰國之君無異,故民不至,又因勢利導,勸梁惠王發政施任,行王道!秳駥W》提出學不可以已這一中心論點,依次談學習的意義、作用、方法、態度!肚锼芬院由褚姾I駷橛,說明個人的見識有限,經過比較,就會顯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驕傲自滿,就難免貽笑大方。
二、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了解本單元課文涉及的孔子、孟子、荀子、莊子亦即儒家、道家的`哲學思想、政治思想、治學思想的基本內容。
2.教育學生要有積極的人生態度,增強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增強刻苦學習、提高自己、培養自己的意識,同時感受先秦諸子散文生動、優美、各具特色的語言,增強對我國古代漢語言文學的熱愛之情。
3.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掌握一定數量的實詞、虛詞,了解常見的文言句式,進一步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4.學習比喻、對比、類比等寫作手法。
5.背誦本單元四篇課文。
三、單元教學重難點
1.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放在理解掌握文言常用詞語和句式上,放在熟讀背誦課文上,這樣可使學生有效地積累語言材料,形成一定的語感。此外,課文不同的寫作手法也是教學的重點。
2.孔子、孟子、荀子、莊子如何以不同的方式表達各自的哲學觀點、政治主張和治學思想,即每篇課文的思想性、邏輯性是教學的難點。
四、單元教學設計
1.指導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認真完成預習作業,初步理解重點實詞、虛詞和常用句式,然后通過課堂點撥、完成課后練習以及熟讀、背誦,切實掌握。
2.通過提問、課堂討論等教學方法,使學生理清課文思路,了解文章的思想性、邏輯性以及寫作特點。
3.學習本單元后,可指導學生對四篇課文不同風格作一番比較,為他們閱讀諸子散文打一定基礎。
4.課時安排:本單元共用9課時。其中《季氏將伐顓臾》3課時,《寡人之于國也》3課時,《勸學》2課時,《秋水》1課時。
設計方案 篇6
教學準備:
學生每人準備兩張長方形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溝通知識。
師:老師這有一組題,你能解決嗎?出示:
列算式,解答。
1、5的1/2是多少? 2、15的1/4是多少?
3、100的1/2是多少? 4、80的1/10是多少?
這幾道題,有什么共同特點?
生:這幾道題都是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的。
師:同學們,老師這還有幾道口算題,相信你們能口算正確。出示口算題:
3/52 101/2 2/36 117/12 3/49
1/3 1/2
師:最后一道題,與前面幾道題有什么不同?
生:前面都是整數與分數相乘的乘法,最后一道是分數乘分數,不會算。
師:那分數與整數相乘,你是怎么計算的?
生:分數與整數相乘,用分子乘整數的積做分子,分母不變。
師: 那分數乘分數該怎樣計算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分數乘分數。(板書課題)
二、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活動一:
師:同學們,課前老師讓大家準備了長方形紙,現在,拿出其中的一張,我們一起玩一個折紙游戲。請大家按老師的要求折一折。
(1)把這張長方形紙對折,這時你得到這張紙的幾分之幾?能列算式嗎?
學生邊操作,邊回答問題,教師相機板書:11/2=1/2
。2)在此基礎上再對折,這時你得到這張紙的幾分之幾?能列一個算式嗎?
學生可能答:11/4=1/4或1/21/2=1/4。如果學生不出現第二種情
況,教師可出示教材示意圖,提問,你發現1/2和1/4有關系嗎?引導
學生發現1/4就是1/2的1/2。教師板書:1/21/2=1/4
活動二:
師:同學們拿出,課前準備的另一張紙,我們把它當作張大爺家的地。(師口述教材活動的內容)你能在這張長方形紙上折出題中的已知條件嗎?
生動手折紙,并分別涂上不同的顏色。
師:蔬菜地的1/2種西紅柿,西紅柿地占整塊地的幾分之幾?就是求什么?
生:就是求1/3的1/2是多少?
師:怎樣列式?
生:1/31/2=
師:1/31/2得多少,我們先動手折一折,看是多少?
生動手折紙,涂色,發現1/31/2=1/6。
師:你能說說1/31/2為什么等于1/6嗎?
學生可能這樣回答:
生1:(結合折紙和涂色)因為求西紅柿占整塊地的幾分之幾?就是求1/3的1/2是多少,也就相當于把整塊地平均分成了6份,取了其中的一份。
生2:(結合折紙和涂色)西紅柿地是占蔬菜地的1/2,蔬菜地占整塊地的1/3,求西紅柿地占整塊地的幾分之幾?就是求1/3的1/2是多少,也就相當于把整塊地平均分成了32=6份,取了其中的一份。
師隨學生的發言板書:1/31/2= 1/2*3=1/6
師:那問題(2)該怎樣解答呢?同學們結合折紙圖獨立列式計算,然后和小組同學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師:誰把你的`想法和大家說說?
生:(結合折紙和涂色)糧食作物占整塊地的2/3,糧食作物的1/3種黃豆,求黃豆地占整塊地的幾分之幾?就是求2/3的1/3是多少,也就相當于把整塊地平均分成了33=9份,取了其中的2份
(師隨學生發言板書:2/31/3 = 2*1/3*3 = 2/9 )
師:其他同學有不同意見,可以站起來說一說。
學生可以繼續進行補充發言。
師:題目中只說糧食作物的1/3種黃豆,也沒說是2份呀?這里的2是怎么回事?
。ㄒ源艘饘W生的爭論,使學生明白,糧食作物占整塊地的2/3,糧食作物的1/3種黃豆,黃豆的這一份包含了2小份)
師:有點明白了,那老師再補充一個問題,你幫著解答解答。如果糧食作物地剩下的這2/3(指圖),種玉米,玉米地占整塊地的幾分之幾?
生:2/32/3 = 2*2/3*3 = 4/9
師:給大家講講吧。ㄒ龑w學生結合圖理解其中的算理)
師:經過剛才的學習,你能總結一下,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嗎?
。ㄒ龑W生總結方法: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
三、及時拓展,鞏固新知。
1、完成試一試。師:通過剛才我們共同的努力,已經探究出了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相信下面幾道題一定難不住你。出示試一試中的題目,要求學生說出計算過程和結果。
2、完成練一練第1、2、3題。學生獨立做,集體訂正,訂正時要求學生說名列式的想法及計算過程。
3、完成練一練第4題。學生獨立做,訂正時,請學生說明比較的方法。如果最后一題學生用乘法交換率進行比較,教師要給予表揚。
4、作業:練一練第5題。
教學后記:
在教學完這節課后,我覺得學生對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的理解時還不夠課透,以后繼續加強這方面。對于一個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學生比較容易掌握,但是有個別學生會把整數跟分子約分,有個別學生沒有約到最簡分數,以后不斷加強學生的訓練。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完整的教學設計方案11-11
設計方案11-03
設計方案【精選】07-29
設計方案(精選)07-27
(經典)設計方案07-28
【經典】設計方案07-22
[經典]設計方案08-05
(精選)設計方案08-06
設計方案(精選)09-14
設計方案[經典]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