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七月與安生后感
觀七月與安生后感
你是世界上另外一個我
七月比安生要復雜。表面上七月是一個乖孩子,學校的三好學生,家里的乖寶寶,一切沿著既定軌跡走著。與安生成為好友也許是計劃外的事,安生奔放叛逆,與七月格格不入。可是安生的灑脫自由,也是七月內心的羨慕。七月的內心一直住著一個安生。與安生的相遇是選擇也是宿命。
安生流浪各地,七月跟著她的明信片走遍世界,卻從不離開家鄉,其中一個原因也許就是害怕自己真實的內心被激發而不可收拾。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七月十分羨慕、甚至嫉妒安生。七月羨慕安生的忠于內心和膽大妄為。說實話,每個人心中都有叛逆的因子,其實大多數青春期的乖乖女多多少少羨慕過那些壞女孩,幻想過自己像他們一樣抽煙喝酒打架,呼朋喚友,和不同的男孩子談戀愛。但是大多是人沒有遇到一個像安生一樣的朋友。
可是,想象總會被現實擊碎,七月心中的安生盡管叛逆,卻是真實的忠于自我的那個人。在兩人同游上海的時候,七月知道原來安生這些年為了生存也曾放縱,她討厭這樣的安生,也討厭當年逼走安生的那個自己。
“我恨你,可是我也只有你。”無論他們如何相互傷害,永遠會被緊緊綁在一起,就像硬幣的正反面一樣無法剝離。安生曾經替七月過她向往的生活,而七月就像安生心中完美的白月光。
把我的胳膊借你靠
安生,人不如其名,一點都不安生。學習不好、不聽話、叛逆,沒有家庭溫暖的安生有自己的一層保護殼。遇到七月以前,安生是孤獨的,遇到七月以后,安生仿佛找到了一個可以依靠的地方。安生心中,七月是她唯一的朋友,甚至是親人。
所以在第一次從七月口中聽到家明這個名字的時候,她突然意識到以后七月不再是她一個人的七月,朋友的愛會被分走一大部分。她又一次感到了孤獨、不安甚至是背叛和嫉妒。
“我愛你,所以我不希望你去愛別人。”也許,安生從始至終都沒有愛過家明,她只是不想讓家明搶走七月。這無關性別,而是從沒體會過親情、友情的安生的一種獨占心理,希望在七月心中自己永遠是最重要的那個人。
安生是個簡單的人,但是她不傻。離開家,更多的是因為自己不想成為七月的敵人,也許她敏感地意識到了如果自己不離開,她和七月很可能貌合神離,最終形同陌路,而安生不愿意變成這樣。所以她跟著一個合適的人,一個自己不愛的人開始了北漂生活。這段流浪的日子里,安生與七月一直相互通信,從明信片上知道對方的生活現狀,也體會對方的、與自己截然不同的那個令人羨慕的人生。
也許真的是距離產生美,再親密的朋友之間也需要隔著一個安全距離,在明信片上的七月與安生仿佛回到十三歲初識得美好,帶著對方去看一個不同的世界,這樣一個人就可以同時擁有自己和對方的兩個人生。當然,除了那句“問候家明”。安生真的是在關心家明嗎?也不盡然吧。
青春要是永遠停留在十三歲該有多好。安生永遠可以是七月最重要的那個唯一。
當然電影中還是有一些不合理得處理,但是也有很多值得回味的地方。一部值得回味思考的電影就可以列入好電影的范圍。
【觀七月與安生后感】相關文章:
觀《江姐》后感(精選8篇)07-31
觀《地雷戰》后感07-13
觀《姐姐的守護者》后感1500字03-12
軍訓的后感范文03-19
革命舊址游后感03-19
關于《數新房》教后感03-19
竊讀記教后感作文07-13
關于《她是我的朋友》的教后感03-19
蘆芽山游后感(精選21篇)08-10
《金孔雀輕輕跳》課后教后感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