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作文優秀[6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爺爺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爺爺作文 篇1
我的爺爺愛我,我也愛我的爺爺。
我的爺爺胡子不多,頭發不多,牙齒也不多。唯一多的就是笑容,爺爺愛笑,一天到晚總是樂呵呵的,好像永遠不會遇到什么不順心的`心情。
爺爺有時很天真。一天中午,我們正在吃飯,偶然談到了以前的生活。奶奶說以前的人沒有錢,兩元錢的學費都交不起;沒有錢,幾分錢的餅子都買不起。許多人就這樣被活活的餓死了。誰知,爺爺突然從嘴里冒出一句:曉得以前的錢跑到哪里去了(四川話)?全家一起哈哈大笑,爺爺還莫名其妙,不知我們在笑什么,于是,也跟著一起笑。
媽媽生我的時候,和我們一個院子的人問爺爺,媽媽生的是男還是女,讓你見笑了,是女;姑姑生了妹妹,又有人問爺爺,爺爺說是女,但我家的女兒頂你們的十個兒子。
就因為這個,爺爺和奶奶對我和妹妹疼愛有加,希望我和妹妹努力學習,好證明女兒也會比男兒強。爺爺奶奶一有好吃的就給我,一有好喝的就給我們。我明白他們的苦心,我一定要發奮學習,長大回報爺爺奶奶。
爺爺錢最多,可以疊五本書那么厚,可都是一角的。但爺爺依然很開心,因為和以前比起來,畢竟有錢用了。
爺爺愛喝茶,天天都坐在陽臺上品茶。所以爺爺很少生病。我希望爺爺永遠身體健康。
爺爺,我永遠祝福您!
爺爺作文 篇2
一進我家,第一時間映入你眼簾的一定是門口那張別致精美的小板凳,告訴你,那可是我爺爺的杰作呢!
國字臉上嵌著一雙雖小卻散發著智慧光芒的眼睛,一個高挺的鼻子,一張大而扁的嘴巴顯得很沉穩,他,就是我的爺爺。
有一次,奶奶對我說:爺爺年輕時,曾是學校的大隊輔導員,一個人帶五個班,那時候差不多兩百多人,真的很辛苦。他曾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作過,下連隊支援連隊生產,總能出色完成上級交給他的任務。奶奶邊說邊比劃著。我聽得入了神,爺爺怎么就這么能干呢!呵,你別不信!
爺爺退休以后閑來無事,便找了一間空房子,找來幾根廢木料和幾塊木板準備做木凳。這我就奇怪了,爺爺退休后該好好休息,他還在折騰什么呀?于是我帶著疑問找到了爺爺。只見他正坐在桌前,手里拿了一支筆,在紙上畫畫弄弄,不知在干什么,走近一看,哦!原來在畫一張小凳子的平面圖,我不忍心打擾他,但是強烈的好奇心還是讓我開了口:爺爺。我輕聲地說,可爺爺嘴里嘀咕著什么,沒有理睬我。爺爺!這次我用手拍了拍他。你什么時候來的?爺爺頭也沒回,邊列豎式邊說道。剛來,爺爺,我有事想問您,退休了,您不好好享受生活,還在忙什么呀?爺爺聽了我的話,慢慢放下了筆,回過頭來說:勞動不也是一種休息的方式嗎?我呀,年輕時候做慣了,歇下來無事可做反倒覺得不自在了!說罷,又低下頭繼續他的構思。我張大了嘴巴,沒再說什么,悄悄地走出了房間。
十幾天過去了,我來到了爺爺的木工房,迫不及待地想看看爺爺的勞動成果。一走進去,哇!幾張尚未油漆的小凳子出現在我眼前,小巧,精致!我拿起一張凳子來,細細端詳:厚厚的凳面,四條向外八字伸展的長凳腳和四條橫檔做支撐,穩穩的`,質量好得無可挑剔,想不到這竟是用廢木料做成的!呵,真像一個小花架呀!頓時,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一天我在家悠閑地看書,忽聽得耳邊傳來聲音:蘇老師,你能幫我做一張凳子嗎?這是七十幾歲的王瑩婆婆來找爺爺幫忙。好!爺爺二活沒說就答應了,說吧,要一張什么樣的凳子?爺爺拍了拍手上的灰塵說。我要一張稍微高一點的凳子,用來坐著穿鞋子,唉,人老了,蹲不下來了!王瑩婆婆皺了皺眉頭,晃了晃手說。沒問題!我看著婆婆興沖沖地走來,又樂呵呵地離開,不禁對熱情而又爽直的爺爺敬佩之極!沒過多久,一位老爺爺又走過來,老蘇,這凳子賣不賣?我不賣,我只送人!爺爺揚了揚眉,自豪地說。
你知道嗎?現在爺爺已經做了數百張凳子了,凳子的式樣也很多:方凳、靠背凳、長凳可真了不起!
在我心里,爺爺有魯班一樣的智慧,爺爺真是一個能工巧匠!
爺爺作文 篇3
我家的后院,是爺爺耕作的地方,雖然面積不大,但卻是他一天中待的時間最長的地方。
爺爺平日里就穿著農村里的白色對衫,拖著鋤頭,戴著斗笠在后院里刨土。然后挑著扁擔去村口的水井里打水,我有時也會屁顛屁顛地跟著去打水。走在田間的小路上,爺爺在前,我在后,但我卻怎么也追不上爺爺。那扁擔,扛在爺爺的肩上,穩穩的。
透過夕陽,我能看到爺爺黝黑的肩膀,被汗水打濕后,黑得發亮。等到了水井那,爺爺就會放下扁擔,從荷包里掏出一包煙,拿出打火機,慢慢靠近煙頭,然后點上,放進嘴里,享受地吸著,吐出一個個煙圈,笑著看著我。那煙圈,是我兒時見過最有趣的玩物,隨著風吹,就漸漸散去。等抽完一根煙后,爺爺就會掐斷煙頭,扔在地上,用腳碾兩下,把水桶提起來,裝上水,回家澆在后院里。
爺爺知道我愛吃土豆絲,就在后院種滿了土豆,待到成熟后,就會摘下來給我煎一碟過過口癮。
但爺爺身體也不怎么好,患有肺病,要每天服口噴藥。夏日時,我拿著風油精擦蚊子包,那天爺爺剛好出去打水,我一時興起,翻出爺爺的口噴藥,往噴嘴里抹了兩滴風油精。那晚,爺爺差點沒換過氣。但爺爺并沒有責備我,而是用他粗糙的大手摸著我的.小腦袋,告訴我味兒有點沖,下次別給他弄風油精口味的。
后來,爺爺身體越來越差,不能去村口提水了,所以我就一個人挑著那副扁擔,去井口打水。打水前真覺得那扁擔挺輕的,但是裝滿水以后沉甸甸的,連挑起來都吃力。也許是因為返途時我總走在前面,看不見爺爺挑扁擔的樣子。回到家后,我問爺爺:“為什么我們要跑那么遠去挑水呢?家里明明有啊。”爺爺并沒有說話,只是點了點頭。
不久過后,爺爺走了,后院也沒人打理,變得全是雜草。出殯那天清晨,我穿著孝服,和爺爺一起走在那條熟悉的路上。這次,是我在前面,爺爺在后面,走到村口那井面前,發現井里已經沒有水了。
回家的路上,太陽早已升起,那路看起來很寬、很長,我感覺和爺爺終于并肩走在了一起,肩上又變得沉甸甸的。
爺爺作文 篇4
來到爺爺家,那年長的門栓上了一把銹跡斑斑的鎖,我左右瞧了幾眼,連人影都不見,只見那小河邊楊柳依依,河水綠盈盈的,映著柳的倩影。移開門鎖,魚網消失得無影無蹤,門前的雨鞋,成了一雙布鞋。原來爺爺去魚塘了!
我放下行李,奔向魚塘。午后二時,烈日炙烤著大地,路上空無人跡。走了一會兒,汗流浹背,遠遠望見一個身影在左右挪動,站近一看,是爺爺。爺爺正瞇著眼睛,將纏繞著的漁網無情地分拆開,抖了抖漁網,把白色細絲線成的漁網牢牢地系在蘆柴的.一端,另一端系在岸邊的欄桿上,用力拽了拽繩子,又抓起幾塊大鐵塊墜在網下面。他握住蘆柴一端,像扔標槍一樣將蘆柴射向魚多的地方,手揮了一大圈。
爺爺歡迎著走近的我的到來。漁網輕快地貼著水面掠到了目的地。爺爺那襯衫黏在身上,汗不斷的從上往下流,白發貼在額頭上,汗珠從發尖上滑過眼睛往下滴。
盯著爺爺那背影,心頭一股寒酸涌上心頭。一天天,一年年,他就如那樹藤離不開大樹的后脊,像那魚兒永遠依賴著水的撫摸,如樹苗離不開雨水的滋潤,不眠不休,不離不棄。
回到家,等了爺爺許久,他肩頭上扛著那個沉甸甸的漁網,裝著幾只活蹦亂跳的魚,坐在椅子上擺弄魚。
爺爺弓著背在洗魚,還時不時露出淡淡地笑意。他是看到雨后彩虹的美貌,還是聞到了桂花的濃香?是飲到甘甜的井水,還是嘗到了肥美鮮嫩的魚呢?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爺爺一定日日惦記著他每日割草、喂食的勞動成果。不然,他的笑怎么會那么燦爛呢?
幸有這魚塘,才讓爺爺弓著腰打魚的畫面如此長久地駐留于心間,仿佛花海隨風搖曳,輕輕地奏著永不停歇的愛之歌。
爺爺作文 篇5
爺爺日漸蒼老的臉上布滿了深刻的皺紋,黝黑的皮膚就是爺爺勤勞樸實的象征。
爺爺從前是村里唯一的大學生,在大學里學的是當時無人問津的英語,畢業后成為一名英語老師。現在爺爺退休了,按理說應該像其他人那樣過著平靜而悠閑的生活,但是他選擇了當一名辛勤而平凡的農民,用自己的雙手播種自己豐富多彩的生活。這已經成為了爺爺的一種情趣,或者說是,一種習慣。
去年冬天,爺爺搬到了城市,住進了樓房,然而他不甘清閑寂寞,在城郊的一片廢棄廠房中找到了一片土地,斬草、破石、開荒、搭棚、播種,一片寸草不生的荒地變成了充滿綠意的菜園,還美其名曰“云臺坪”,真是不可思議。于是在十一長假,我便跟著爺爺去游覽了他的樂園,收獲還不小。
從遠處的山下望去,是一道半圓形的墻,圍墻的上面是一塊平地,這就是爺爺的“云臺坪”我們從墻根沿著一條陡而滑的小路向上攀爬。能上的.去嗎?我躊躇著。爺爺把這段路叫做“三瞪眼”,道理是這樣的:“看到這條路愁得瞪眼,爬到中間累得瞪眼,爬上平臺向下看就嚇得瞪眼。其實爬上去也不難,只要‘三咬牙’就輕松地過去了。”
氣喘吁吁爬上平臺,展現在眼前的就是爺爺所稱的“云臺天路”了。這是一條在高墻之上的險路,只有大約四十厘米寬,一邊是菜園,一邊就是八九米高的懸崖,一失足就會摔下去。我跟在爺爺身后,戰戰兢兢地走著,不敢往下看。而爺爺卻健步如飛,我真是佩服爺爺的膽量。
走完了“云臺天路”,就到了爺爺休息的小屋“南崖別墅”。從高墻的下面看,“南崖別墅”高懸于懸崖之上,就像是空中的仙閣樓臺。我暗暗贊嘆爺爺的細心和耐力,同時又想到了那條“三瞪眼”和“云臺天路”。這些蓋屋用的水泥、磚瓦、木料,全都是經過了那兩條路一點點運過來的,那艱辛是可想而知的了。奶奶也曾經來幫過忙,但是累得腰酸背疼,沒幾天就嚷著不干了,只有爺爺始終不叫苦不喊累,無怨無悔地堅持著。
農田中更是一派生機勃勃。平臺之上的“綠畦半畝”和山坡上的“壁掛山田”,無不滲透著爺爺的汗水。紫紅色的豆角成串掛滿棚架,一棵棵大白菜翠綠欲滴,黃瓜懸在架上嫩得發光,金黃的玉米種滿山坡,碩大的南瓜也藏在厚厚的葉子底下。今年又是個豐收年。
遠處,城市中的樓房高低錯落,火車從山后林蔭中呼嘯著駛向遠方。小路上,看門大爺養的白鵝正成群結隊地搖擺著,山風使滿坡的莊稼蕩起綠波,我看到爺爺擦去額頭上的汗水,欣慰地笑了。
臨行前,我發現“南崖別墅”中的木板上寫著一副對聯:“勤勞益福壽,善德延年華”。我終于明白了,爺爺的勤勞,是多少年風風雨雨所磨練的烙印,已經成為了一種別樣的習慣。他沿著他勤勞樸實的習慣,走出了自己的養生之道。
爺爺作文 篇6
怦然令我心跳的,是他那三種不同職業所化的一種最寶貴的精神——奉獻。
一介書生
他出生平凡。那時候,在鄉下讀書是一個極其困難的事情。在那個人口膨脹的年代,家里大大小小十多號人。兒女們必須要幫著砍柴種田。孩子對讀書不感興趣,也沒有時間,即使長輩重視孩子讀書,也難以支持那么多孩子的學費。因此,鄉下的`讀書人少之又少。而他從小好讀書,且成績優異。在全家人省吃儉用下,竟從小學一直讀到了大學。要知道,那個時候能上大學是件殊為不易的事,連城里人都難,更別提從鄉下出身的他了。無奈啊,在大學一年多后,他竟身患重病被迫退學。他奉獻了最燦爛的青春,犧牲最寶貴的童年,卻換來這么一可悲的結局,當真可嘆。休養的這段時間,他居然沒有頹廢,仍然在學習物理化學的知識,還對中醫方面產生濃厚興趣。不得不說,為了學習而奉獻一生,是一名真正學者必備的精神。
一任老師
幾年過后,他的病好了,在江西一個縣城做老師。家境的貧寒使他從小節約,空塑料瓶,廢鐵罐,見到就撿,不是去賣,而是費勁心思變廢為寶。更不愿意花錢,花錢好像要命似的。因此他的學生們私底下就用“鐵公雞,瓷鵪鶉,玻璃耗子琉璃貓”來形容他。有一次一個同學生了一場大病,他一下課就去中藥店抓藥,花了不少錢。拿著藥就到那同學家里:“這藥一定要吃,吃完好好休息。”說罷,不等那同學反應過來便走了。他宛如一嚴父,表面上漠不關心,實則處處留意,默默奉獻。這,大概是老師應有的奉獻精神吧。
一位醫者
退休后的他,癡迷于中醫學。我從出生開始就看著他對著中草藥,人體筋絡不斷地研究。還寫了一本非常厚的書,上面全都是他自己寫的文章和自己畫的圖。因此除非生大病,他從不去醫院,僅憑一手中醫術調養自己。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和他在一郊區旅游時,一個人被割傷,傷口長達五厘米,而且很深,血像水一樣往外冒,所有人都慌了,大聲叫喊著有沒有藥有沒有醫生。我看著爺爺跑到旁邊林子里面,便問:“爺爺你在干啥?”“找中藥。”說罷,他戴上眼鏡仔細尋找。不一會就抓著一些植物跑了出來,揉碎它們。他平靜地對那個流血的人說:“這里是一些止血的中藥,趕緊敷上。”流血的人也只能相信他,便迅速地將那些揉碎的植物放在傷口上。爺爺又從林子里面抓出一些植物,將植物汁液擠出,涂在傷口處。神奇的,那么長那么深的一個傷口竟然不再流血了,眾人紛紛贊嘆稱奇,對他投以敬佩的目光。而他只是報以微笑道:“大家過譽了,我只是將傷口暫時止血而已,還是要去醫院才能處理好傷口。”他頓了頓,又道“其實讓傷口暫時止血很容易,我研究出一種植物搭配可以有效止血……大家以后都可以試一試。”數十年研究,調查,實踐的成果,就這么公之于眾。這才是一名醫者該做的,不為名利,只為奉獻!
三種職業,三種奉獻,為自己,為他人,為社會。我要向他,向所有擁有奉獻精神的人學習并傳播,讓社會擁有更多奉獻精神,讓社會更加美好。
【爺爺作文】相關文章:
我的爺爺-關于爺爺作文02-15
爺爺作文[精選]08-23
【經典】爺爺作文08-24
[精選]爺爺作文07-28
爺爺作文(經典)10-25
(精選)爺爺作文11-12
爺爺作文【精選】12-19
(經典)爺爺作文10-24
爺爺作文[精選]08-27
爺爺的作文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