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鄉為話題的作文7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以家鄉為話題的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以家鄉為話題的作文1
走進桐鄉植物園,你會看到一組有名的雕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這樣一座:一位仙氣飄飄的女子高高地站立著,下面單膝跪著一位年輕男子,仰望著她,男子雙手托著一株盛開的白菊花。這就是菊花仙子雕像!
這是一個美麗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在我們家鄉桐鄉,生活著一個叫阿牛的男孩子,他家里特別窮,父親沒了,他和他的母親相依為命。母親眼睛瞎了。阿牛一邊起早摸黑地干活,一邊照料母親,給她治病。一天夜里,阿牛做了一個夢,夢見了一位美麗的仙子,仙子告訴他,在運河以西十里的天花蕩,有一株白色的菊花能治眼病。這花要到九月初九重陽節才開放,用這花熬湯喝就能治好眼病。九月初九的時候,阿牛帶上干糧,走了好長時間,終于來到天花蕩,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找到了那株白色的野菊花。阿牛將菊花連根帶土挖了回來,移種在自家屋旁,為母親治好了眼病。
后來,這件事就傳了出去,大家紛紛在地里種了白菊花。就這樣,杭白菊在我們家鄉落地生根了,自然,桐鄉就成了杭白菊的故鄉。
每年清明前后,人們開始扦插杭白菊苗。幾個月后,菊苗便長成綠油油的一片片了。國慶節過后,杭白菊越發枝繁葉茂,一簇簇、一團團的花蕾從繁茂的枝葉間冒出來。在微風中,猶如一粒粒被染過色的小米粒!剛長的花蕾綠得像翡翠,熠熠生輝,有的花蕾已經裂開,吐出了星星點點嫩黃的花瓣兒。小花蕾們在風中就像一位位翩翩起舞的.舞者,展現著它們婀娜多姿的身段。
每當這時,農民們便忙碌開了,起早摸黑采摘起了胎菊。他們有的背著簍子,有的提著桶,忙碌中,他們還會隔著田塍說說笑笑:“大伯,你昨天賣了多少啊?” “不多,才七百多點。老了,采不快嘍!”回應他的是一陣爽朗的笑聲。“您老種了那么多,發財嘍!這錢還用得完啊?”“哈哈哈,用不完!晚上你來,我買酒給你吃!哈哈!”說笑中他們采得更起勁了。
胎菊是杭白菊中最上品的一種,是在杭白菊花朵未完全張開的時候摘收下來,經干燥加工制成花茶。用胎菊泡的菊花茶,味純正、濃冽,色澤金黃,含有花蜜的清香,而且泡久了也不會散開。這就是為什么市面上胎菊的價格會比菊花的價格貴的原因之一。
聽媽媽說,以前都是等菊花花瓣全部開放才采的。花瓣全部開放了,白茫茫的一片,放眼望去,好像剛剛下過了雪一樣,漂亮極了!但是那時候菊農很辛苦,白天采摘菊花,晚上蒸。每天早上把蒸好的菊花抬出去曬,晚上再收進來,這樣循環曬上十幾天,才能去賣。其中的勞累真是難于言說。
杭白菊是一味中藥,功效有很多,比如散風清熱,平肝明目,是用于風熱感冒,頭暈炫目,目赤腫病等的良藥。經過加工包裝的杭白菊遠銷到了世界各地呢!
杭白菊雖然普普通通的,沒有玫瑰那么高貴,芙蓉那樣水靈,但是我最喜歡家鄉的杭白菊!
以家鄉為話題的作文2
我的老家在河南,對于大多數河南人來說,他們的一天很多時候是從一碗熱氣騰騰的胡辣湯開始的。胡辣湯,又名糊辣湯,是中國北方河南早餐中常見的傳統湯類名吃。
胡辣湯的主要食材有:面筋、木耳、香菇、黃花菜、牛肉、花生、豆腐皮、胡椒、辣椒等等。胡辣湯講究湯底,一般以牛骨或羊骨入水,大火燒開,小火慢熬,熬制五個小時左右,形成香醇濃郁的湯底。然后依次加入面筋、牛肉、黃花菜等配料,使胡辣湯的湯色更加靚麗。最后壓軸出場的是秘制的各類調料,倒入湯中,攪拌,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胡辣湯就大功告成了。
每當放寒假和爺爺回河南,一大早,爺爺帶我去趕集買年貨,北方的冬天比杭州冷多了,那風一個勁地直往我脖子里灌,凍得我直打哆嗦。這時候最讓我期待的就是來一碗熱乎乎的.胡辣湯了,胡辣湯一端上來,那濃郁的香味直往我鼻子里竄,令我飄飄欲仙、心馳神往。熱氣縈繞下的胡辣湯像是一幅水墨畫,褐色的海帶在霧氣騰騰的碗里猶如遠處云霧繚繞的山峰,濃湯里漂浮的幾片木耳,像從遠處駛來的輕舟,剔透的粉絲仿佛是水面波光鱗鱗的水紋,撒上一點香菜,點上醋,一攪拌,濃烈厚重的香味飄散開來,喝上一口,沒等湯咽下,那鮮美的味道便在口腔中蔓延,刺激著我的味蕾,喚醒我全身的毛孔,一碗胡辣湯下肚,頓時驅散了寒意,讓我全身暖洋洋的,再配上炸得酥脆的油條,吃得我容光煥發,精神抖擻。打個飽嗝,嘴里還有濃濃的香辣味,真是回味無窮啊。
前年,老家拆遷,我和爺爺已經快三年沒回河南了,有時看到餐桌上的白粥,爺爺會忍不住說:“要是胡辣湯就好了。”有一次,爺爺熬不住了,讓我陪他去找找有沒有賣胡辣湯的小吃店,在我們快放棄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一家賣胡辣湯的,湯一上來,爺爺便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口,希望能喝出家鄉的味道,只一口,爺爺的眉頭便蹙了起來,慢慢地放下了勺子,我忙問爺爺:“味道如何?”爺爺失望地說:“唉!不正宗,沒有家鄉的味道。”
前段時間,爸爸回老家辦事,回來特意帶了幾包胡辣湯,早上,胡辣湯燒好,我喝上一口,這味道真帶勁。就連爺爺也興奮地說:“中!中!中!是咱家鄉的味道!”
胡辣湯是由多種食材熬制而成,是一個大雜燴,我們501班不也是一碗胡辣湯嗎?來自全國各地的都有,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成長,在班主任老師的熬制下,我們班也成為了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胡辣湯”。
胡辣湯,聯結著故鄉的口味,也聯結著我們一家人的情感,是我對家鄉的記憶,更是爺爺魂牽夢繞的家鄉味。
以家鄉為話題的作文3
我的家鄉在山東淄博的一個小村子,村名叫王五里,因為村子里姓王的占了大多數。其實我爸爸也姓王,不知道為什么,我姓孫,隨我媽媽的姓。
我們家鄉的青草很多,大片大片,郁郁蔥蔥,一望無際。微風吹過,波浪起伏,像一片綠色的海洋。在草地的北面,一條清澈的小河——草河蜿蜒流過。之所以叫草河,一是河里草魚特別多,二是河兩岸長滿了碧綠的青草。因為這個緣故,村里很多人家都養了大群大群的羊,羊肉串也頗負盛名,大約二十元一只羊,物美價廉,準夠你吃一天。到了冬季,再向那草地望去,銀裝素裹,白茫茫一片,像新彈的棉絮,煞是好看。每到天寒地凍的日子,村里便會舉行一年一度的碎冰節。那時的河面上已經結了厚厚的冰層,人們聚集到河面上,紛紛用腳踏來踏去,有的還用鐵鎬铇,先在冰上打出一個盆口大的窟窿,然后用自制的魚網漁叉抓魚,捉的`魚多的人家就是贏者。按照規矩,村里的人家要向贏者家里送些東西以示祝賀,無非是些盆、碗一類的生活日用品。我們家也曾得過兩次冠軍呢!到了晚上,全村人都聚集在村口的大場院里,把小學校的課桌抬出來擺成一個大大的“王”字,課桌上擺滿了用白天捉來的魚做的菜,大家圍坐在一起共同品嘗,那場景說多熱鬧都不過分。
村子旁邊還有一座小山。從我們家出發,二十分鐘便能到山腳下。山頂有一個石洞,能容納幾十個人,村民們把這個山洞供奉為神洞。傳說中我們村子第一個姓王的村民就是在這個山洞里出生的。慢慢的,人多了起來,才形成現在的小村子。山洞里立了些石碑,上面刻著我們村里王姓家族世世代代的人名,很象是家譜。雖然我不姓王,但我也是家族的重要一員,在第十塊碑上,就刻有我的大名。
我們村還有一個特別的習俗,大年初一那天拜完年,各家各戶都會端出大小不一的一條鯉魚,把它放歸到村邊的小河里去,象征著家家“年年有余”。然后,人們便會聚集到村委會前的廣場上,看舞獅子、踩高蹺,賣各種小吃的也紛紛聚來湊熱鬧。鑼鼓聲、鞭炮聲交織在一起,買上一串糖葫蘆,邊吃邊看,那才叫享受。聽大人們說,早年的時候,初一上午,村里的大大小小、老老少少都會拿著弓箭聚在一起,箭上寫著自己的愿望,射向天上的太陽,祈求一年的幸福安康。那種萬箭齊發的場面一定非常壯觀。
千人同心,則得千人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我家鄉這些純樸的風俗民情,無不體現著團結互助向上的精神,正是靠著這種精神,家鄉的祖祖輩輩們才堅忍不拔的延綿到今天,過上了無比幸福的生活。
我愛我的家鄉,家鄉的風光美不勝收。我愛家鄉的人們,他們勤勞、忠厚、善良。我愛家鄉的風俗,它給我的成長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以家鄉為話題的作文4
說起家鄉的節日那真是數不勝數,有清明節,元宵節,端午節……但最熱鬧、最隆重的當是春節。在春季中最熱的幾天,當屬初一、初二、初三這三天。
臘月三十是春節的預熱。人們貼對子,掃房,放鞭炮。貼對子是我最喜歡的。貼對子講究用自家熬的糨糊,從門外往家里貼。上午九十點鐘,奶奶拿出剛放涼的糨糊,爺爺拿著掃對子的笤帚和我一起到門外貼對子。貼時先把糨糊刷在門板上,然后將對子貼上,在用笤帚掃平對子。一通忙活下來,家里家外都被紅通通的對子映得喜氣洋洋,過節的氣氛一下子烘托了出來。最累的便是打掃房間了,掃房到沒有講究,把家里收拾干凈就行,但這一年一次的大掃除可夠人忙活一陣子,再加上晚上守夜到12點,初一是最累的。初一是過年氛圍最濃重的一天。人們要穿新衣,拜年最重要的是收壓歲錢。清早,穿上衣服趕忙對長輩喊一句“過年好啊”那紅彤彤的紅包便塞進你的手中,這時父母便要對人家推辭一番:“哎呀,不要,不要。”我討厭這種過分客氣虛偽的做法。最后錢還不是到了他們手中?穿新衣服好像只對小孩子而言的,我所知我的長輩們幾乎年年在初一穿的都不是新的衣服的。最重要的是拜年,講究小的去拜年,老的在家等人來拜年,而且全村不管多么臭名昭著的人也要拜年,并且全村人要拜個遍。從早上六點開始直到晌午才能拜完。幸虧我家鄉村子小,要不要拜到何時!拜年時,走進人家的家門,一行人中輩分最大的`要在院子里喊一句“過年好”然后在進屋挨個問候,被問好的人便大聲說一聲“好、都好。”然后對小孩們進行夸獎:“喲,君兒又長這么高了,咱村這個歲數的小孩數他最高了。”這時我便會笑笑,表示認同。拜完年回來吃午飯,午飯是十分豐盛的,不管昨天還剩多少菜,今天一律換新的菜,絕不能有昨天剩下的,這仿佛是個大忌諱。當我說要吃初一的菜時爺爺奶奶都會瞅我一眼。因為有充滿誘惑的紅包,初一是最幸福的。
初二是走親戚的日子,去婆家過年的媳婦今天要回娘家;親戚朋友都來串門。初二的上午非常平淡,一家人看著電視,說著家常。但到了中午可不一樣,親戚朋友們來串門,必然要吃飯啊。一桌子的人吵吵鬧鬧的吃著飯,餐桌禮儀在這天尤為突出,桌上輩分最大的人不動筷子別人不準動,倒水倒酒倒飲料要按輩分從大到小倒,在接受輩分比自己大的飲料時要站起來。彎腰雙手舉杯;吃魚時要先喝一圈酒,再放一盤鞭炮才能吃且絕不能動魚眼。上菜要先上雞,女的不能上桌但她們卻吃的最飽,因為在上菜前她們都會進行所謂的“嘗一下”。我家鄉的飯桌習俗可比外地的簡單得多。我曾隨父親參加海陽的親戚舉行的婚禮,桌上開飯前要放一盤鞭炮,每吃一道菜全桌人必須起立干杯,且一口把酒吞下去,吃魚時要這樣喝上九杯,一頓飯下來,人人必醉,且吃完后要由桌上輩分最大的人講一通酒話。醉到極點,厭惡到極點……因為可以見到多日不見的親戚,初三是最溫馨的。
家鄉的春節在一片鞭炮的喧嘩中開始,在一陣人們的笑聲中結束,我愛我的家鄉,我愛家鄉的春節。
以家鄉為話題的作文5
在我未出世之前,家鄉的九曲廟會就源遠流長,在我來到這個世界之后,九曲廟會已成為我兒時最有樂趣和快樂的場所。時至今日憶起,仍然上那樣的溫馨,甜蜜,幸福。
九曲廟會以燈展為主,橫縱十九,共三百八十一盞;色彩以紅,黃,藍,綠顏色的為主。燈盞內點燃小小截蠟燭,在無星的夜晚,燈盞一閃一閃,顯得分外耀眼,惹人喜愛。從遠處看,像天上的繁星點點,像是湖面倒映的萬家燈火在閃爍呀!?哪里是天上,哪里是人間,此刻難分辨。我也沒有那么多的思維去顧及,只覺得能給幸福和快樂就好,還須什么理由呢?
眾人家端燈到廟會場地,然后是大人點燈,小孩端燈,嘻嘻嚷嚷倒別有一番人間樂趣。最有意思的是轉九曲;由長輩指引,嗩吶人員隨后吹奏,百人長隊在悅耳嘹亮的嗩吶聲中緩緩繞轉前進。其中有七八十歲的白發老人,也有五六歲的青發孩童,更多的是喁喁笑語的青年男女都隨著焰火的燃起和放鞭炮的聲聲中隊伍緩緩前進。人們爭嚷著總想搶一個彩頭,因為聽老人說;“跟著九曲轉,百病除,萬事順,幸福能連成片”,老人在祈禱長長壽,中年人在祝自己事業有為,青年在祈禱甜美的愛情,少年在湊個快樂熱鬧,奧秘就在其中。原來萬事都有緣由,以至于百代萬代永相傳呀!
我緊跟著,不時地和朋友調侃,談起幼時事,更是幸福洋溢在臉上;腳步輕,心情爽,神仙也難以和我們爭寵美好人間的快樂呀!現在雖然時至冬日,寒風不時光臨臉面,但有那數百盞搖曳的燈,數百號人的涌動,更有能勾起我兒時的回憶和眼前的愜意,熱意已沖滿人的心田。我知道:只有懷著對生活事業有百般信心和細微的心思,一切隱匿的幸福都會人我的心頭縱情的綻放。快樂緣自然,來自人與人之間的每一個會心的微笑和一個善意的眼神……
處于高潮時,是人們來到長壽燈和幸福燈之間,每個人默默地許愿:希望自己今年事業有成,天天快樂。此刻數百人聚攏沉默,好像處于宗教的人們在祈禱自己脫離苦難追尋快樂無極的境界,時光仿佛停滯,心跳卻清晰的很呀!一切 浮花名利此刻在心田業已蕩然無存,人活著只要踏實愉快就足矣。
時的尾聲,嗩吶停湊。人們又嚷嚷著亂成一片,都懷著滿腹的幸福離開九曲廟會的.場地,瞬間只有那數百盞燈在默守著那幸福的尾號,留給人們無限的遐思和憧憬。人們又去觀戲看那人間自古以來的戲曲并在其中尋找生活中的趣味。唯獨我久立河邊,目睹著那星星燈光的閃動,我知道:每年開端的企盼都在那閃動的光明中……
夜靜,我和好友拿著幾盞燈向家門走進。燈光雖然照途不遠,但是腳下的光明卻照著我的影子在家鄉的小路上前進……
以家鄉為話題的作文6
我的家鄉——隆德,座落在六盤山腳下。
我從小在農村爺爺奶奶家長大,爺爺奶奶家周圍的環境衛生太差了,路邊的白色垃圾到處飄,尤其是刮大風的時候那種“壯觀”的場面可想而知,像一只只白色的蝴蝶在空中飛舞,每當有車輛駛過時,塵土飛揚,使人灰頭土臉!奶奶家的房子是土壘成的,家里沒有雞圈,只好讓雞在院子里到處走,雞屎拉得滿地都是,一不小心就會踩上。做飯時還要去撿柴,只要柴一點著屋子里就烏煙瘴氣,煙嗆得人上氣不接下氣。上個廁所都要跑到遠處去,太不方便了。最困難的就是買菜了,每次買菜都要上鎮上買,沒有自行車只好步行,一走就是十幾公里路,所以每次去買菜就多買一些來。每當下雨或下雪后,走到路上鞋底都要沾滿泥,弄得我都走不動了。哎!別提多臟、多亂了。
幾年前,由于爸爸的工作原因,我們一家人只好搬到城里來生活了。
就在去年暑假,爸爸媽媽讓我和他們一起去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我連忙推辭說:“不行,不行,我明天還要去補課,萬一不去老師該批評我了,你們去吧!下次,下次去還不行嗎?”其實,我并不是要去補課,而是我一想到爺爺奶奶家的環境衛生,真是讓人受不了。媽媽似乎猜透了我的心思。連忙對我說:“走吧,去了保證讓你大吃一驚,不會后悔的。”母命難違,極不情愿的我還是和爸爸媽媽踏上了回老家的路。剛下車,眼前的一切令我目瞪口呆,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土路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筆直平坦的柏油馬路;以前“飛舞”的垃圾“跑了”;路邊新栽的小樹已吐出了嫩芽兒,與遠處綠色的田野交相呼應。在遠處還修建了小公園,公園里有健身器材,老人們在鍛煉身體,小孩子們在公園里奔跑玩耍,就像一群小螞蟻在那里跳來跳去,真快活呀!……媽媽看著我陶醉的樣子,笑著問我:“不虛此行吧?”我連連點頭。一排排紅瓦白墻的磚房,一條條硬化的水泥巷道,一個個粉刷干凈的垃圾池……在陽光的照映下顯得格外整齊!
走進奶奶家,我發現院子里鋪上了青磚,又修筑了兩間屋子,衛生間更是大變身,干凈的`面盆、太陽能熱水器、浴霸樣樣俱全,買菜不用到鎮上去了,雞也不滿地亂跑了,也就沒有討厭的雞屎了,寬大的院子走上去感覺像城里的步行街。廚房里也有自來水了,做飯用的是沼氣灶,白面、大理石灶臺一應俱全,和城里的居家裝飾沒什么兩樣,感覺舒適極了。
我驚喜地發現,我的家鄉正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們的祖國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家鄉的變化是祖國繁榮昌盛的一個縮影!
啊!我愛我可愛的家鄉。
以家鄉為話題的作文7
“為了讓大家熟悉我們與周圍的環境,請大家回家后去調查家鄉的石角河,了解石角河被污染的情況。”語文老師嚴肅地說道。我回到家里,向爺爺咨詢了石角河的昔日的容貌,爺爺搖了搖頭,嘆了口氣,說:“八十年代以前,石角河是一條清澈美麗的河,水面一點雜物也沒有。一眼看過去,魚兒們都在成群結隊的自由自在地一起游來游去,快樂地嬉戲著。一到烈日炎炎的夏日,石角河里酒會人生鼎沸,充滿了歡聲笑語。許多貪玩的小孩都會到河里游泳、玩耍。婦女們一邊哼著家鄉小調一邊興致勃勃地在河里洗著衣服。但是,今非昔比,你瞧!現在的石角河多臟啊……”
我對爺爺的話深信不疑。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六下午,我準備到河里調查個究竟。眼看就要快到石角河了,但是,從河水散發出來的陣陣惡臭撲鼻而來,詩人透不過氣來。來到河邊,我看見路過的人都用衣袖、雙手捂住鼻子,匆匆地走過,我也不約而同地捂住鼻子。我來到岸邊的護攔旁,這里好象打過仗似的,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黑乎乎的河水,水面上漂浮著的是被人們一起的一次性飯盒、穿爛的鞋子、大大小小五顏六色的塑料袋、一具具發漲發臭的死老鼠的尸體、一些令人惡心的剩飯剩菜……難怪水里靜得連魚蝦的影子都沒有,水藻也長不成了,那里的環境是多么惡劣!
石角河為什么會遭到這么嚴重的污染?它的來源是什么?我帶著一個個疑團,沿著河的上游走去。我驚奇地發現,有幾間小工廠的排水管流出大量的污水,其中有不少的化學物質。而排出來的水的顏色可謂五花八門:黑色、泥黃色、奶白色、紫色、灰色……這些污水不但流進石角河里,而且還流進附近的小溪里,造成了水資源的嚴重污染。
為了村里的發展,卻要拿環境作為犧牲代價,這個代價未免太重大了!如果現在才整頓石角河,那將要花費多少人力物力和資金啊!水資源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我國的.渤海已經成了死海,最大的淡水湖——太湖也難逃一劫。現在,全世界每分鐘都有85萬噸的污水排入江河大海,每年污水排放量為4500億噸。淡水資源受到了威脅,正在發展中的國家80%到90%的疾病和1/3的死亡者其死因都與水污染有關。
環境是人類共同的朋友。它一直以來都大公無私地哺育著人類。然而,人類卻為了自己的利益財產而不顧后果,三番四次地污染了環境。試問,人類真的可以問心無愧,一點也不反省自己的惡行嗎?我建議有關部門一定要好好整理環境問題,不能袖手旁觀,一些無牌少收入的小工廠就要進行關閉、罰款,還有,要樹立起村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親手毀滅了自己美好的家園,才能造福后代!我希望地球的最后一滴水不是人類的淚水!
【以家鄉為話題的作文】相關文章:
【推薦】以家鄉為話題的作文03-21
【熱】以家鄉為話題的作文03-21
以家鄉的特產為話題的作文03-16
以家鄉特產為話題的作文05-02
以家鄉的風景為話題的作文04-14
以家鄉的田野為話題的作文02-23
以我愛家鄉為話題的作文03-03
以家鄉的風景為話題的作文(11篇)04-14
家鄉的四季為話題的作文03-17
以家鄉為話題的作文(通用53篇)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