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故鄉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故鄉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故鄉作文 篇1
“故鄉”這個詞也許裹懷許多人的夢,在這里我為大家解讀一個下這個詞的涵義。
“故”它的引申義是:以前的、古老的;“鄉”它的本義是:家鄉、鄉土。在這理解“故鄉”這個詞,用“故”的引申義和“鄉”的本義結合起來就是:以前的家、以前的土地。“以前的家,以前的土地”這意味著現在不存在或遠離的,又有另一個家和土地,帶有埋怨、自責自己拋離以前的意思,帶著濃厚的情感色彩。所以“故鄉”這個詞總是帶強烈的憂傷、思念、留戀情感。
而“故鄉”這個詞蘊籍著兩個概念,如果從這兩個概念理解“故鄉”我相信更好的理解它的內在情感。兩個概念是:1、理性(客觀)概念;2、感性(主觀)概念。理性概念的“故鄉”它是客觀存在的表象(也就是實實在在的一件事物、一個客體),它不以人的主觀情感改變而改變。當你遠離故鄉,它和我們的距離從理性概念上它只是物理距離,沒摻雜任何的情感色彩,也不存在任何色彩,因此“故鄉”它只是相對遙遠。感性概念的“故鄉”它是客觀滲透著主觀情感,也就是感性建立在客觀基礎上。是主體(人)對客體(自然)的反應,是主體情感積累對自然的理性靈感感觸。
因此我們理解“故鄉”這個詞時應該用“理性”和“感性”兩個概念才能深入感觸它的`內在情感色彩!
余光中的《鄉愁》為什么能掀起許多人的共鳴?也正是他在文中把“理性”和“感性”協調得淋漓盡致。它把“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些客觀(理性)的物象滲透主觀憂傷的情感,然后通過感性的形式傳達到我們,再通過主體感性的認識。這是我對故鄉情感的認識,其中摻雜個人某些色彩,某些傷感……這也許遠在他鄉的人才能體會到!
感謝我的故鄉,還有那我該感謝的人——你們還好嗎?
故鄉作文 篇2
云融融,風淡淡,與車窗緩緩擦肩告別,離那山腳坐落的小村近了,近了……如飛鳥斂翅般展開單薄的記憶,尋得終有一束美的光芒在我心海里油油地招搖,那便是故鄉。我想寫寫故鄉之秋,因為它的色彩,蝕了我的魂。
下車四顧,真是一葉落而知天下秋。頭頂斜上方那棵梧桐樹,片片枯葉如同飛倦了的蝴蝶,和著混著有草木氣息的風悄然歸入大地懷抱。地面上寬廣的橘黃世界,已擠滿我狹小的目光。踏上小徑的窸窣脆響,似乎在開啟著一年一度秋的旖旎旅程。
跟隨姥姥去北邊的坡地里收玉米,便也是我在故鄉之秋中一項特殊的享受了。我在田里肆意地玩耍,注視著一旁在高出人頭的玉米地中穿梭密麻的身影,她們的手粗糙卻有力,將玉米掰得咔咔脆響,似一曲心中輕快的歌。七月流火,可透明的汗珠還是從她們臉頰后背細密地滲出,口中厚重的喘息聲時而如重金屬伴奏節奏鮮明,亦或像北風過境陣陣寒冷急促不規律。時不時某棵野草上鉤掛的褲腳纖維和婦女們紅腫的手上裂開的血口跳入我眸中,異常清晰。西風漸瘦,夕陽西下,天邊一抹云柳映照著霞彩,投射在婦女們的半邊臉龐上,此時想必她們走過的每一寸土地都已被辛勤的汗水滋潤了吧。一天的勞作,終于挺起腰桿,兩腮共有的胭脂紅色,在余輝的散射下散進我心原,闖進我目光,彌漫在秋的色彩里。
傍晚走在故鄉特意為我鋪設的'“黃金大道”上,細細感受著玉米粒的質感。它們每一個個體,不知沉淀了多少風雨陽光的滋養哺育,不知浸染了多少勞動人民的汗水與心血,不知裹纏了多少老少對它的期盼與等待,不知囊含了多少耕作與收獲者的艱辛與不易,它們此刻安然躺在故鄉所有條條道道,那么扎眼,那么鮮艷。夜晚湛藍色的天空傾涌流下,連綿不斷在月光下翻出濃厚的黑金色澤,如同一陣陣浪潮,鋪天而來,在微風中搖曳。枕著玉米粒香悠悠然睡去,清晨醒來,小小的世界被罅隙中的微光釉色渲染成了梨皮黃色。這是故鄉之秋特有的,我一直這樣相信。
有那么一種不可言述的色彩,大概一直隱藏在秋天空氣中那淡淡的霧里吧,若隱若現,不張不揚。有時候在思考,秋的色彩到底應用什么顏色來形容?故鄉的美究竟該怎樣去描述?時至今日才驀然發現,也許透明是最好的答案。不需要作任何修飾,不需要作任何渲染,最純真,最樸實。而故鄉也不需要任何華麗的辭藻,因為故鄉之秋所帶給我的,是豐收的意蘊和勞動的精神,是生命的厚重感,和生生不息的向上力量。那種人民的單純與質樸,是別處城市中無處可尋的,如深山中古寺飄出的縷縷香熏,細膩而沉默,亦如淤泥中一支清秀的蓮花,美麗而獨一。
我想,這次的故鄉秋之旅,也是真的值得了,飽覽了那獨特的景,也是不留遺憾,或許人生同是這樣,只有在親身細細體會后,才能感受到不一樣的美麗,在心海里,蕩漾,招搖……
故鄉作文 篇3
我的故鄉在四川,那里是水果之鄉,我愛故鄉的紅桔。 聽奶奶說:紅桔細長的葉子四季常綠,貪婪地吮吸著細雨。 一到農歷的五月,滿山遍野開著白茫茫的一片桔子花,此時經過此地,香噴噴的桔子花味道撲鼻而來,。隨著時光的流失,桔子花凋謝了,長出了果實。 紅桔遍身長滿了桔紅色的小圓點,紅桔扁園扁園的,桔黃色的皮很光滑,剝開它的`皮一股清香甘甜的味道撲鼻而來。 一到農歷的十月紅桔成熟了,像無數盞火紅的燈籠掛在樹上,真喜慶啊! 從底部中心一掰,桔瓣像月牙,這時你摘一個在嘴里,汁水酸甜可口,聽老師說:紅桔全身是寶,桔皮是治咳的藥,桔核和桔絡可以寬胸理氣,是很有名的中藥,紅桔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 啊!我愛故鄉,我愛故鄉的紅桔。你要記住一定要來我的故鄉吃紅桔,但要記住不要吃太多,因為吃多了會上火的。四川成都王賈橋小學校三年級:曾莎
故鄉作文 篇4
故鄉,人們最初生活的地方。從古至今,文人們便寫下了無數關于故鄉的作品。故鄉情也成為了離家在外的人們不能磨滅的一個記憶。
詩仙李白曾寫下過“次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王維也寫下了“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岑參在《逢入京使》也留下了“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的美句。小時候不懂故鄉情到底是什么,心里還想著要早早飛出去,見識一下大城市呢。
姐姐品學兼優,大學后在上海工作。上海可是國際性的大都市,能在那里工作是多么幸運而又幸福啊!我們都十分羨慕。去年,姐姐回來了,我們問她:“上海好嗎?”“好!”雖然她說好,但臉上也沒有喜悅,她說,在上海的幾年,工作打拼十分累,心里還是想家,還念東北的風土人情。懷念家鄉的美食、家鄉的景色、還有親人們。
是啊,人們一離開家鄉,到了外地,便開始了打拼生活,養家糊口,身心俱疲,再加上身處異地,不見故人,自然憑添了無限的孤獨、憂愁。于是便懷念了故鄉無憂無慮的生活。
若是身處異地,能碰見一個老鄉,也是極好的。不由分說,便是熱切地交談。談談自己,談談生活,談談家鄉的面貌。雖然身在他鄉,也會感到十分親切,這便是故鄉的魅力吧。
不久的將來,我們也可能離開故鄉,到外地打拼,那時,我們便會深刻地體會到了故鄉這二字對于游子們的重要性。
故鄉是避風港,是游子們日夜思念的地方,也是外出人們心靈的寄托。故鄉,不僅有熟悉的記憶,也會有人們對游子的思念。
故鄉作文 篇5
八月香飄桂,十里醉長夜。溪水回流,緩緩行悠長。潺潺流淌在心房。春曉四月間,踏花回故鄉。
有一條條小小溪河,有一座座馬尾松樹,有一片片桔園,有一坡坡桃源。彎彎的小路,青青的松樹,綠綠的竹林,紅紅的桃花,波波的漣漪。滿溪靜水憂長流,滿山松樹高節奏,滿園花兒爭芬芳。啊!這就是我生長的地方,這就是我成長的故鄉!
吃過早飯,穿上新衣。叫上孫子。“萌萌,今天,我們回老家去啰”孫子摸摸頭,提出很多疑問,“老家在哪里?”“什么叫老家?”“我們為什么要去?”“媽媽說,今天是星期天,帶我去五柳公園。”一個五歲的孩子,天真,活潑,燦爛。問題多多,給他解答,他才不問。
芳菲四月,溪水情萬千。我和愛人領著孫子,騎上一輛摩托車,從縣城出發,向西前行。行駛在那滿山綠葉的花叢中。
我的故鄉--枝江市仙女鎮張家灣村。村上有兩條溪河,一個叫張家灣溪河,一個叫彭家沖溪河。
東邊彭家沖溪河,全長約九十多公里,自上往下,途經高峰村,云峰村,橫店村,彭余村,新民村,新建村,在枝江市董市鎮新周村出口。西邊張家灣溪河,全長約八十多公里,途經東躍村,青春村,新生村,田家廟,新建村,再到董市鎮新周村出口。兩條溪河匯成一條,二溪和一。就有了新的地名--兩河口村。
張家灣溪河,寬度不過二十米,深度不過八米。自上而下,彎彎曲曲。洪水暴漲,沖毀糧田。平時悠靜,灌溉農田,似一條彎曲粗繩,靜靜地躺睡在故鄉的土地上。
余家沖溪河,九曲八灣,粗細跌宕,自由奔放。抗旱以它為水源,豐收以它為保航,甘甜水質以它為光榮。他悠悠淌流在正沖。它在我心中是永遠唱不完的深情!
記得小時候,在張家灣溪河長大。夏天一到,身穿短褲,一雙赤腳。在溪港里,撈豬草,打泡游,學蛙泳,,蹬仰渦。雙眼一閉,鼻子一悶,就沉下水底,腳朝天,臉望地,水中摸小魚,捉蚌殼,撿螺螄,揪鱔魚,抓泥鰍,找螃蟹。追青蛙,捕蜻蜓......
有時候,三個成群,五個成伙,小伙伴們在一起玩耍。打水仗,搶調堡。撒魚網,打突擊。撿起瓦片在溪河水面打水漂,一漂幾十個浪花,漂到溪中間就落下。摘凌角,刺手指。踩甲魚,陷泥潭。抽蘆葦,撮腿傷。踏水浪,滄濁水。難忘。
有時候,唱一唱紅色歌謠:《閃閃的紅星》,紅星照我去戰斗,《洪湖赤衛隊》洪湖水呀,浪打浪。還唱京劇《沙家浜》,《紅燈記》,《智取威虎山》......
熱浪一夏,游泳一夏。有時候在溪河水中,興趣玩得正濃時,右腿叮螞蟥,左腿粑牛駝。甩也甩不掉,拉也拉不脫。腿上咬得鮮血直流。心里怪怪癢癢,難受。
春夏秋冬,總是離不開溪水河畔的蕩悠。一件件小事,一擔擔豬草,一條條小魚,一只只青蛙,一個個蜻蜓。使我深情地難忘回憶。
記得小時候,經常到外公家去玩,要經過彭家沖溪河。有一年夏天,“雙搶”農忙,父親早早叫我去外公那里吃午飯。那天,天氣特別晴朗,風和日麗。就在中午。突然,天上烏云滾滾,很快就遮住了太陽,狂風四起,雷電閃鳴,一陣傾盆大雨,雨霧飄飄。山洪暴發,溪水陡漲,渾水濁濁。沖毀荘稼,水面浮漂成塵有南瓜,西瓜,冬瓜,黃瓜,辣椒,茄子,西紅柿。站在山坡,望溪河看一看,被嚇呆了。洪水奔騰直瀉。怎么回家,要爹娘,隔“海”相望。在外公陪伴下,只好回轉。
晚上,望著滔滔的“江水”,淚水哭長流。在外公家徹夜未眠。
那山,那地,那溪,那水,那父老鄉親,那兩條溪河,有講不完的`故事,有說不完的深情,是我一生中最留戀的童年!
摩托車在奔駛,順沿溪河,走過山山水水,穿過曲曲彎彎,橫過高鐵函洞,爬過黃土高坡。一山松林,一片桔園,一排桃樹,一浪油菜。花芳四溢,金色燦爛。那小小苦菜花,一朵挨一朵,密密麻麻,爭先恐后地盛開著......
父親是山,母親是河。父母逝去,深深懷念。故鄉的腳步,是我終生留戀。啊!故鄉,我愛你!
車行駛一洼又一洼,走了一茬又一茬。沿溪故鄉美景,攝幾張彩照,永久紀念。翻過一沖一崗,就到了兩河口,再上一公里處,舅舅家就到了。
今夜中秋,聞到桂香。一輪明月掛天空。孫子萌萌,左手拿著書,右手拿著筆,坐在櫈子上。朗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使我沉睡那柔柔的情,深深地意,兩條溪河旖旎的夢中......
故鄉作文 篇6
有一首歌唱道:“啊,故鄉的青石板路,每一次帶我夢回童年夢回故鄉。啊,故鄉的青石板路,每一步記著我的青春我的夢想。”多么動聽的歌,一字一句中引出了我的記憶,眼前又浮現出故鄉的那條蜿蜒曲折的青石板路,那雙光腳丫就在一塊塊石板上跳啊蹦啊……
那條石板路就在外婆家的門前,這條石板路就如一根小木棒,把奶奶家與左右鄰居串在了一起,親密無間,又似一條繩子,把我童真的回憶緊緊拴牢于此,魂牽夢縈。
那石板路歲長,雖曲,但卻是由一塊塊石板組成,那些石板幾歲了,誰也知道,但看他那布滿皺紋的臉龐,傷痕累累的身軀,便知它歷盡滄桑,小時候,我長蹲在外婆家的門前,眼里充滿憐憫和敬佩,還著一種莫名的情愫,用一雙小小的手輕輕撫摸他的傷痕,嘴里喃喃“多少人從它身上踩過,它得多痛啊,可為什么它從不抱怨啊?”
石板是長方形的,歪歪扭扭地靠在一起,許多石板的四個角已不完整,化為碎石泥土了,許多不知名的小草啊,青苔啊就乘機從這些縫隙里探出了腦袋,依偎在石板身上,星星點點的綠給石塊披上了嫁衣,遮住了暗淡的灰色,留下了一片清新。草兒生根了,便有了蟲兒,是辦成了蟲兒們的活動廣場,蟲兒們唱啊跳啊,石板路也不再孤單。
小時候,最大的樂趣也就是數石塊路的石塊數了,卻總也數不清,但正因為那樣,令我更樂衷于這個游戲。外婆坐在門檻上破菱角,而我便脫下鞋子,提在手中,光著胖乎乎的小腳,走到石板路的盡頭,輕輕向前一跳,跳到另一塊石板上喊道:“一。”又跳第二步“二”,每次躍起的'一瞬間,我是多么幸福,每當光腳丫觸摸到坑坑洼洼,清清涼涼的的石板的一瞬間,又是多么幸福,但心中總是有一絲憂慮,生怕落地種了。踩痛石板。“一,三,四,二,,五……”我的聲音順著石板傳的很遠很遠,突然腳被小石子絆倒,重重摔落在地,外婆見了,很著急,連忙跑來扶我起來,問道:“疼不疼,有沒有摔壞啊?”“我搖搖頭,,傷心地摸摸剛才砸到的石塊,說:“疼不疼,對不起!”外婆見了,笑得皺紋都舒展開了,幫我拍了拍身上的塵土,說:“放心,它也不疼,你要小心點啊。”我便又蹦跳起來了,不亦樂乎。
記憶中的石板路真如一位年邁的智者啊,在默默流淌的歲月中帶給了我多大的快樂啊,有保存了我多美的回憶啊!
似水流年,唯憶那夢中的石板路……
故鄉作文 篇7
離開故鄉已經很久很久了,可故鄉的一花一葉、一草一木依舊那么清晰。最令我難以忘懷的,是故鄉那只老黃狗。
清晨,我睡眼朦朧,下了樓。遠遠望去,它眼睛微微閉上,一副似睡非睡的樣子。耳朵聳拉著,時不時豎了起來。身子一起一伏,仔細聽,呼吸著像流水般溫柔地流入你的耳朵。
當我走到它身邊時,老黃狗警惕地站起來,發現我后,邁著輕盈的步伐安靜地來到我身邊,舔舔、蹭蹭、抱抱。有時故意不理它,老黃狗還不高興地發出哼哼聲。
冬天,帶著黃狗出去散步,地上留下一串串美麗的腳印。突然,我頭頂一涼,咦?帽子呢,阿黃呢?我坐在地上,焦急地等待著。過幾分鐘后,老黃狗終于回來了。嘴里還叼著我的帽子。我生氣地拍了拍它,臉上不知是融化的雪水還是淚水。阿黃可能認識到了錯誤,回家的路上一言不發。不知是什么動力,使它不怕冷不怕苦。在冬夜里,雖然寒風刺骨,摸摸狗背,像抖動機一樣瘋狂哆嗦。有一次,老黃狗的狂吠吵醒了我,下樓一看,原來是爸爸。
中午,烈日炎炎,阿黃可耐不了。每次吹風扇時,前面都要放一張板凳,它用火眼金睛看到了,像離弦的`箭,跑過來。一骨碌跳了上來,變成了木頭狗。老黃狗樣子真慫,四條腿緊密地放在一起,尾巴伸直,不時左右搖頭,成了一個完美的倒梯形。
現在,老黃狗已經離我遠去,我在地上,它在土下。但阿黃那忠誠、老實、憨厚的樣子依然清晰地浮現在我眼前,始終感染著我,從肉體到靈魂。
阿黃,你在看我嗎?我想你。
故鄉作文 篇8
其實,有的時候真說不清那個普通的小村有什么可戀之處,然而那卻是我的故鄉。總感覺說不盡的是故鄉,那地、那人、那印記著我童年的小河。離開她的時間愈久,思念就愈深。每當忙于工作而疲憊不堪的時候,每當糾結在心而悶悶不樂的時候,每當聽見他人談論故鄉而興高采烈的時候,故鄉就會自然地浮現在我的腦際,特別喜歡一個人坐下來,靜靜地仰望連著家鄉的那同一片藍天,任憑微風拂面,似是故鄉呢喃的呼喚,勾起我所有的思緒,隨風飛揚。是什么讓我對故鄉魂牽夢縈?
故鄉,是溫馨的港灣。孩提時代,她以舔犢之情護佑我成長,盡管外面的世界風起浪涌,盡管也會有風霜雪雨襲來,有了她的遮蔽,我照樣盡情地歡呼雀躍,歷練自己的翅膀。長大后,故鄉把我放飛,卻用情感這根結實的線兒,牽住我這飄搖在外的風箏,生怕我有什么閃失。這個時候,工作上的失意、奔波的勞苦、生活的煩惱......只有她才可以傾訴。尤其是活在當下,有誰不戴著假面具示人呢?說著言不由衷的話語,辦著違心失意的事情,個中的苦惱向誰說?故鄉!回到這個溫馨的港灣,我才能找到自我,才能展示自我。在我心里,這里才是地球上的一小塊樂園,一個和平的.角落。
故鄉,是蒼勁的大樹。她植根于這方肥沃的熱土,更深深地種植在我的心里。她見證了無數成長的身影和輪回的春秋歲月,自己也在這輪回中感悟著人間冷暖與塵世風月。而我這故鄉的游子,就是這樹上的葉子,故鄉泥土的芬芳沁潤了我的靈魂,總有某種難舍難分的情感。多少年后不管是功成名就,榮歸故里,還是心煩意亂,失魂落魄,這里就是唯一想回去就可以回去的地方。拉一把條椅躺在樹下,這棵大樹就像是慈祥的母親一樣,分享我的快樂,或者陪伴我休養療傷。
故鄉,是唱不完的歌。她的旋律和著你喜怒哀樂的節拍,時而歡快,時而悠揚,時而低沉,時而委婉。那深情的曲子大概從我一出世的時候,就已經融入到了我的血液和精神之中,陪伴我一生。不論是身在咫尺,也不管走到天涯海角,這首悠揚的歌兒,總是會從我的心底流出,與我的心臟一起跳躍。唱起這首動人的歌,我就會自然而然的昂首挺胸、輕松自如走世界,就會覺得與母親之間,其實也就是這首歌的距離,她始終和著我的脈搏在我的耳邊輕柔地響起......
故鄉,是流不盡的河。盡管今人的改造使得我已經看不到她原來的模樣,盡管我找不到自己童年的影子,然而她卻一直流淌在我的心上,與我血脈相連,成為永恒的記憶,成為每一個遠離家鄉的游子心底處一道最美麗的風景,無論何時、無論何地都縈繞在心底最深處,幾多懷想、幾多留戀。在那驀然回首的尋望中,更漣漪起幾多的情感,使得我每段文字或多或少都閃現出她的迷人風景。
故鄉作文 篇9
今天回到了我的故鄉。
天微亮。雞鳴后。農家小院里。
我聞到那種生火的味道,感覺特別溫馨,起來走到飯屋門前,卻發現我比門高出一塊。便俯身進去。
飯屋子里,母親被淡藍色的煙霧籠罩,在爐子邊生火,用一塊破舊的毛巾蒙在頭上,毛巾上,幾根麥秸。母親嫻熟的折斷木柴,用龜裂的手將柴火捅進爐子里。
剛進去,嗆的我直咳嗽,我被母親趕了出來,“這里嗆,你過來干嘛?別礙我,你上那屋去。”我出來后,嗆的流出了淚。
我仿佛回到了童年。
記憶中,每天雞打鳴后,天還沒亮,母親早已蒙著毛巾在這間小屋里忙里忙外,為一家老小做飯。燒水。炒菜。蒸饅頭。攤煎餅。給我煮芋頭。還要為牲畜。那只豬額得直叫喚,用豬嘴巴抗攔門,母親會拿跟條子趕出它來,將和好的豬食倒在槽里。看著膘肥的豬呱噠呱噠吃完,然后用條子趕進欄里。掛上攔門。
那時的我愛懶床,還小的時候,母親讓我坐在床上,喂我雞蛋。一口一口看著我吃完。母親忙完這些后,會用冰涼的手拉我起床。“趕快起,在不起太陽曬糊屁股了!”
那溫馨的回憶屬于玩紙風車的.童年,現在那種新股的感覺已蕩然無存,或許是離開故鄉太久了,每當看到煙鹵里冒出的縷縷青煙,就會想起蒙毛巾的母親
啊,母親,我想您,也想我的故鄉。想清澈的河,環繞村莊的山,如果將來有機會,我要回去給村子披上美麗的素裝。
【故鄉作文】相關文章:
故鄉作文-故鄉作文01-25
故鄉作文 故鄉作文初中03-31
故鄉的城,故鄉的人作文04-18
故鄉的山水,故鄉的云作文01-02
記憶中的故鄉-故鄉作文02-15
故鄉的什么作文_故鄉的什么作文03-27
故鄉,故鄉02-25
【經典】故鄉的作文04-04
[經典]故鄉的作文03-27
故鄉作文(精選)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