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的作文合集【4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分享的作文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分享的作文 篇1
分享就是一種快樂,分享就是一種幸福,分享也就是一種溫暖,生活因分享而充滿快樂、幸福、溫暖。
在那一個非常熱鬧的傍晚,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奶奶在老家大院里享受大家四個人的晚餐時間。但是,由于老家缺少食材,只有我和奶奶那熱騰騰的面條上有一個油光發亮的荷包蛋和一根火腿腸,唯獨爸爸媽媽碗里只有面條和漂浮的青菜。
奶奶把她那只荷包蛋和火腿腸分成了兩半,一半荷包蛋夾給了媽媽,奶奶又把那半根火腿腸夾給了爸爸,奶奶說她現在不能吃太多油膩高脂肪的食品還是你們吃吧,她沒關系的。爸爸是個固執的.人雖然不能夾給奶奶,但是又把那半根火腿腸夾給了媽媽,“你多吃一點,我不餓。”爸爸的話里帶著一絲嚴厲。媽媽無可奈何只好吃了,我看看爸爸的碗里又看看我的碗里,我把我的荷包蛋和火腿腸分成了兩半,決定一定要把我碗里的一半給爸爸可爸爸是一個固執的人,我想了好久,終于想到了一個好方法。
我在荷包蛋上輕輕咬了一小口,說:“爸爸你吃吧,好咸啊!”爸爸聽了,先是一愣,然后把荷包蛋夾過去咬了一口,趁這機會我趕緊又把那半根火腿腸放到爸爸碗里,片刻后,爸爸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又看到自己的碗里多了半根火腿腸于是對笑著我說:“你這個小鬼,還騙家長,真是長大了,學會和大家分享東西了。”
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與別人分享東西,我忽然覺得我真的長大了已經不是父母眼中的小孩子了。
后來在生活中,我和別人分享的東西變得多了起來:童年的趣事、考試考得好成績、剛買的零食、新的玩具等我也從這些“分享”中再次明白了這個道理:分享是快樂的!
分享的作文 篇2
我深深地愛著我的故鄉。我愛那里的一年四季,因為不論什么時候它都給我美的享受,不論什么時候它都用獨特的性格陶冶著我的情操。那里的春天是溫柔的,清明過后,春天跋山涉水千里迢迢的走來了。嫩嫩的小草探出頭來,四下張望著,山換上了淡綠色的服裝,大地也散發著泥土、花草的清香,楊樹、柳樹的枝條都泛著青色,在微風中搖曳……
那里的夏天是豪放的。在夏天,最值得贊美的是夏雨,在午后,在黃昏,夏雨來了,劈啪劈啪,她的腳像炸開了的豆子,這聲音好象是美妙的音樂。
那里的秋天是豐碩的。在果園里,有許許多多的果樹,上面接滿了果子,這就是大樹的收獲,許多小孩子看見了果樹上的果子,就瘋了一樣的'摘。秋天是我最喜歡的季節,因為我出生在秋天,爸爸也是生在秋天的。
那里的冬天是純潔的,雪花慢慢的飄下來,覆蓋在房子上、樹上……看一看,這是多么美呀,每當我在這銀色的天地,我就會感覺我是白雪公主。許多小孩子在打雪仗、堆雪人,他們玩的不亦樂乎。我還喜歡冬天,因為我的媽媽是生在冬天的。
我愛我的故鄉。我愛故鄉的四季!
分享的作文 篇3
分享,是一只活潑可愛的小精靈,把歡樂撒滿人間;分享,是一臺復制機,把幸福復制的到處都是;分享,又是一種潤滑劑,使人與人之間更加和諧;分享,也是一種黏合劑,使人與人的心緊貼在一起……
記得小時候,姥姥曾給我買了一盒橡皮泥,有紅的、黃的、紫的,真是五顏六色,漂亮極了!當時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心想:同學們都有橡皮泥,今天我也終于有了!第二天,我就把橡皮泥帶到學校,同學們看到了我的橡皮泥,很羨慕地說:“我們可以玩玩嗎?”我點了點頭,于是,她們便爭先恐后地搶了起來,不一會就搶光了。看著光光的橡皮泥盒子,我傷心地哭了起來。小伙伴們嚇壞了,一個個不知所措。
回到家后,我把自己獨自關在屋子里,默默地流眼淚。“叮當、叮當”門鈴響了,我聽見姥姥去開了門,還和來訪的人說了幾句話,是一個小女孩的聲音,到底是誰呢?不一會兒,姥姥走進了我的.房間,說:“汝汝,不要哭了,你的小伙伴讓我把這個給你。”
我接過一看,原來是一封自制的道歉卡,我好奇地拆開看了看,上面寫著幾行醒目的大字:劉正汝,對不起,我們不是有意拿走你心愛的橡皮泥的,請原諒。----王文欣、王語含等。我看后,眼淚又一次流下來了,心里在埋怨自己:怎么這么小氣呢?有東西不就是要和好伙伴一起分享嗎。我想起自己玩過王文欣的布娃娃、小海螺,吃過王語含的薯片……想到這里,我再也坐不住了,急忙跑出門,去找她們。
從那以后,我們幾個天天一起,一直到我轉學才和她們分開。但我們的友誼卻一直沒變,一到節假日,我們又會一起痛痛快快地瘋玩。
因為分享,我得到了快樂;因為分享,我感到了幸福,讓我們一起學會分享,去感受朋友之間的友情和快樂吧!
分享的作文 篇4
傳統節日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傳統節日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直到今天,傳統節日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要談傳統節日清明節,需從一個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說起。
寒食節,又稱熱食節,禁煙節,冷節,它的日期又距冬至108天,也就是距傳統節日清明節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個節日的主要節俗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食備好的熱食,冷食,故而得名。
傳統節日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互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從20xx年開始,我國將傳統節日清明節認定為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至20xx年,又改為三天。一直延續至今。
清明掃墓是我國的傳統風俗,它表達了我們對先人的懷念,同時又是踏青賞春的絕好機會。
【分享的作文】相關文章:
分享蘋果,分享世界作文02-06
分享的作文【經典】01-16
分享的作文(精選)01-05
【精選】分享的作文10-20
[經典]分享作文09-22
分享的作文(精選)09-24
分享的作文06-06
分享的作文06-06
分享的作文08-12
分享的作文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