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作文集錦(5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的作文5篇,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的作文 篇1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首民謠表達了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端午節是夏季里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一般傳統的說法,認為“端午節”源自于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
屈原是戰國時代的楚國大臣,由于敵國實施反間記,朝中的奸臣又對他進行無恥的誤解,使屈原遭到國君的冷淡并被放逐。但是,屈原的愛國之情并沒有因此而受影響,反而變得更加激烈,當他聽到國家淪亡之時,憤而無奈的屈原投江自殺了。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劃龍舟、吃粽子、懸艾草,這是端午節重要的活動。只要到了端午節,街上就更加熱鬧了,賣各種各樣東西的商販們恨不得喊破喉嚨。每家每戶也都在忙著打掃院子,采艾草,包粽子。走到哪家都能聞到粽子的香味。我家當然也不例外,到了端午節,奶奶就會把早買來做粽子的材料拿出來,于是,一家人就圍坐在一起開始包粽子。
剛開始,我不會包粽子。奶奶就手把手的'教給我。先拿兩片包粽子的粽葉,弄成像勺子一樣,把糯米用勺子舀進去,但糯米不能太滿,一些肉或者豆沙之類的材料放在糯米中,然后把糯米包起來,再用繩子系好。這樣一個粽子就做好了,最后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里蒸。我按照奶奶說的方法做了起來。第一次,做的不是很好,可
到了第二次,我就做出了一個漂亮的粽子。然后把粽子放到鍋里蒸,熟了之后,只要你一揭開鍋蓋,濃濃的粽子香味就會飄出來,讓你垂涎欲滴。一家人邊看電視邊吃粽子,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晚上,我們一家人去江邊看風景。看著看著,又想起當年屈原投江時的情景。我就問奶奶:“為什么端午節要吃粽子呢?”奶奶笑著說:“是為了不要讓魚吃屈原的尸體,人們就把粽子拋入江中給魚吃。”“哦,那為什么要賽龍舟呢?”我的問題仿佛總也問不完似的。“因為人們要去尋找屈原的尸體。”奶奶講完后輕輕地撫摩
著我的頭。我突然覺得我現在的生活好幸福。生活在和平年代,我們應該好好珍惜才對。
端午的作文 篇2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我們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我們有古老的民間藝術,如:戲劇、國畫;我們有獨特的風俗習慣,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節鬧花燈等等。今天,就讓我給你介紹一下中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吧!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重五、端陽、端午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這天,家家戶戶吃粽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人們在這天還要懸菖蒲、灑雄黃水、掛艾枝、喝雄黃酒,殺菌防病。傳說端午節源于屈原。他是楚王的大臣,他倡導富國強兵,聯齊抗秦,遭到反對,被流放。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屈原悲憤,寫下了絕筆之作《懷沙》后,投汨羅江身亡。他死后,有人打撈他的身體,有人投飯團,后來怕飯團被蛟龍吞食,就用欄葉抱起飯團,投下汨羅江,這就成為今天的粽子。
我家也有過端午節的習俗呢!因為要吃粽子,所以媽媽要包粽子。首先把糯米用欗葉包成一個三角形,角要尖,然后放入3—4顆大紅棗,用欗葉裹緊,系上五彩繩,一個粽子就做好了。媽媽一個個地做著,汗水無聲的'落著,終于,把粽子都做好了。接著就開始煮粽子,一般要煮一、兩個小時才會又香又糯。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打開鍋蓋,陣陣粽香向我襲來,我嘗了一口,啊多么美味的粽子啊!這是媽媽用辛勞的汗水為我制作的美食,我永遠都不能忘懷。這就是我家的端午節!
一天一夜。再用葉子把粽子包成三角形,每一個角放上大棗或花生,為的是不讓米溢出來。粽子包好后,連同雞蛋一起放到大鍋里,慢火煮一下午。粽子煮好后,打開鍋,芳香四溢,竹葉的香味,粽子的清香,沁入到雞蛋中,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
端午節還有一個傳統;用艾子葉驅蚊。以前醫療不發達,有些體弱殘疾的人被蚊蟲叮咬后會死亡,把艾葉放在門上有一種避邪的作用。人們還在端午節這天綁許多五彩的小掃帚。小掃帚是用麻線做成的。人們用各種染料把麻染成七彩線。綁制成1厘米長的小掃帚,再用一些小果殼染成各種各樣的顏色,中間有一個小孔,將七彩線把小果殼穿在一起,綁在孩子們的手腳上,以示吉祥如意。
中華民俗源遠流長,這不是迷信,而是傳統習俗。我們應該去尊重它、保護它。讓古老的傳統文化成為民族的和諧,為經濟的騰飛做出貢獻。
端午的作文 篇3
今天是端午節,全國各地都在慶祝端午,紀念屈原!
一大早,奶奶就迫不及待的往菜市場趕去,回來的時候手上提著大袋小袋。我問奶奶這是準備做什么,奶奶不假思索的回答:“當然是食餅筒啦!”出于好奇,我就站在旁邊觀看起了奶奶做食餅筒的過程。 奶奶先把粉和上水,然后不停的攪均勻,三五分鐘就成了一個面團。揪出一小團的面團糊在平底鍋上,就成了一張薄薄的餅皮。餅皮好了之后,接下來當然是做餅筒的餡料了。首先,奶奶從籃子里拿出了好幾個雞蛋打在一起,然后就像做餅皮一樣把蛋糊成圓形的,然后放在案板上把蛋切成了長細的`條。接下來就是炒面和土豆絲了。奶奶的手藝特別好,在炒面的時候我都忍不住流口水。媽媽看見我這么喜歡,把每個菜都留了一點出來,我吃了個飽肚。就這樣, 奶奶做完這個菜后又開始忙活別的菜,直見中午才吵完所有的菜。
11點半的時候,奶奶終于開始做食餅筒了,從每一盆菜里都拿出了一點菜來放在餅皮上,把餅皮撐得飽脹飽脹的。奶奶做了很多個,我和爸爸媽媽都很喜歡吃,一下子就解決掉了四五個。
我最喜歡過節日了,既能放假還能吃見美味的食物。我很喜歡吃食餅筒,央求奶奶晚上還繼續做給我吃,奶奶說晚上還有粽子等著大家一起吃呢。 今天不僅嘗見了美味的食餅筒,還知道了食餅筒的制作方法。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
端午的作文 篇4
端午節“粽子香,香廚房。艾草香,香滿堂。柳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伴隨著這首民謠,端午節如期而至。農歷五月初五,是屈原為國捐軀的日子,人們為了不讓魚蝦撕咬他的尸體,便向河里投入大量包好的糯米,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紀念屈原成為了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我對家鄉的端午節情有獨鐘,因為這里有綠茵茵的山,清凌凌的水,還有勤勞樸實的人們,家鄉的端午節熱鬧非凡,處處洋溢著人們的歡聲笑語,顯出一派濃濃的節日氣氛。
清晨,我被一陣布谷鳥的叫聲驚醒,我揉了揉眼睛一看,發現大家都起床了,本來不想起床的我,仔細一想,啊!今天是端午節,媽媽要帶我去割艾草,擺露水,想到這些,我迫不及待地去找媽媽。
媽媽已經做好了出發的準備,家鄉的人們很勤勞,今天比往常起的更早,擺露水的人很多,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我發現自己身處一片綠色的“海洋”,一片莊稼的海洋里。在這里,你不但可以呼吸到清新的空氣,還可以聽見小鳥在枝頭歡樂的歌唱,天邊的朝霞,清晨的微風,頭上飛過的布谷鳥,它們和勤勞的人們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
一陣微風吹過,飄來青草的香味和各種野花的芳香,還夾雜著一股濃濃的香甜味,遠遠望去滿山遍野的槐花開得正歡,原來這股香甜味是槐花的味道。
看,那帶著露珠的楊柳在微風中,擺動著她婀娜的身姿,像一個翩翩起舞的.少女。我和媽媽割了艾草,摘了楊柳,回到家把楊柳插到門楣上,媽媽還給我帶了五彩繩,這時,房頂上飄起了縷縷炊煙,不時飄來一陣香味,讓我感到家鄉人濃濃的熱情和暖暖的節日味道。
家鄉人在端午節要吃粽子、涼粉、甜醅、南方人吃肉粽,在乳白的糯米團里放上一顆肥膩的肉塊,我倒不怎么喜歡這種口味,油腥味掩去了糯米的清淡,失去了原有的滋味。家鄉的粽子味道清香,不加修飾,夾一個放在盤里,倒入蜂蜜,一家人圍在一起,吃著香甜的粽子,拉起了家常,平時田園的勞累,一揮即散,仿佛來到了人間仙鏡,我享受著甜粽的美味,體會著端午的味道。
最開心的要數那些小孩子們,他們在碧綠的草地上藏貓貓、翻跟頭有的還在樹上掏鳥蛋,捅蜂窩看上去是那么有趣。我愛家鄉的景色,也愛家鄉勤勞樸實的人們,更愛瑞午節。
端午的作文 篇5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我和穆建軍有個約定——爬南山,我興奮得一晚沒睡著覺。
凌晨四點,我、穆建軍以及我們的家人一起向快樂出發了。一路上,我活蹦亂跳地像只兔子,一點兒也不老實。
走到半山腰廣場,我們已經滿頭大汗。在休息的時候,我們聽到游人說:“瓜子張”企業正在舉辦一個南山“尋寶”的活動,在南山生態園里或者附近的草叢中藏有寫著“有獎獲得……”的小紙條,憑借此紙條,可以到活動中心的`領獎處領獎。聽到這個信息,我們興奮不已,馬上起身趕奔生態園。我想:我和穆建軍‘眼觀六路’,可不能錯過這次機會,這回“瓜子張”可要虧大了!
到了南山生態園,我們便投入緊張的“尋寶”活動中,我們東瞅瞅西瞧瞧,不一會兒,我和穆建軍手里就有了好多紙條。爸爸雖然沒有和我們在同一個“陣地”,可他手里的紙條比我們倆個加起來的都要多。這時,我發現身邊的一位老奶奶也在找紙條,但她只找到了三張。許多哥哥、姐姐、叔叔、阿姨還在搜索紙條的行蹤,可從他們沮喪的神情看-——一無所獲。我們尋找的時候,爸爸繼續向上進發,準備采些艾蒿回來。
五點半:兌獎的時間。當我們把那么多紙條放到桌面的時候,好多工作人員都輕輕“啊”了一聲,一位工作人員夸我們:“起得早啊,找得真不少!”天道酬勤!
領完獎后,我們又看了一會兒“瓜子張”工作人員的表演,等到爸爸下山后,我們興高采烈地提著獎品、帶著喜悅的心情,邁著輕快地腳步回到了家。
好快樂的端午節!噢……耶……!
【端午的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作文02-16
(經典)端午的作文04-10
(精選)端午的作文12-10
(經典)端午的作文12-09
端午作文(經典)12-10
【精選】端午的作文12-16
端午作文(精選)01-19
端午作文02-16
[經典]端午的作文02-29
(精選)端午作文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