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本文要談及的“趣”,不但是指“興趣”的“趣”,也是指我校校長一直提倡的育人目標里面“情趣”的“趣”。
【關鍵詞】課業負擔 厭學 興趣 情趣 環境布置 兒歌 故事 唱歌 音樂 孩子們的幸福人生奠基 良好的習慣 高雅的情趣
時不時,報章雜志上,會見到 “學生課業負擔重輕生”或者“孩子才開學就厭學”諸如此類的報道。作為教育工作者,對這些報道也是極為敏感的。掩卷之余,不禁思考:現在的孩子怎么啦?雖然,此種種事情的發生,有很多內在和外在的因素。我們是天天跟孩子們打交道的人,只能說,在自己的范圍之內,盡自己的綿薄之力,盡量少讓不良現象發生。本人教學方面也好,帶班也好,一直信奉的信條是,科學家愛因斯坦的那句老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今天就小學低年級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從“趣”點切入,談點自己的簡單做法。
本文要談及的“趣”,不但是指“興趣”的“趣”,也是指我校校長一直提倡的育人目標里面“情趣”的“趣”。
我們的學校,雖然“年輕”,可是在校長的帶領下,各項工作有聲有色地開展,辦學理念新穎:為孩子們的幸福人生奠基。育人目標:培養孩子們良好的習慣、高雅的情趣、健康的體魄。
我的工作,自始至終,是圍繞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育人目標進行的。
一、 入學之初,激發孩子愛學校,愛班級的“興趣”。
在香港,學生的入學是漸進式的,比如小學開學第一個星期 ,只是上午上課,下午休息,第二周才過渡到正常一天的學習,給學生一個適應學校生活的過程。我們這里,制度的不同,我是不能擅作主張修改時間,首先做到絕不拖堂,絕不拖延學生放學時間,讓學生在校的正常時間里盡量愉快度過。
1、 環境布置上承前啟后銜接。
一年級時,在班級的布置上,盡量與幼兒園銜接,布置得溫馨,可愛。墻上貼些入學禮儀和各種坐,讀,寫的示范和宣傳;再把學生自己做得好的問候禮儀,各種坐,讀,寫的姿勢拍下來,貼在展示欄,也貼一些他們自己的作品。讓他們盡快適應新環境。
2、 樹立班級“小主人”的觀念。
經常帶孩子們念念兒歌:“一(2)班是我家,我們都要愛護她。”“你拍一,我拍一,愛護公物我第一。”“你拍二,我拍二,講究衛生說一不二”,等等,把愛護公物,講究衛生,集體榮譽觀念等等因素加入其中。在強化入學常規的同時,深化他們小主人翁的意識。
3、 組建班級“干部”班子。
開學的第二天,,一位叫劉鳳的孩子,帶頭把家庭作業登記本和語文作業交講臺上,我大力表揚了她,趁機選舉了每組的小組長。隨后,選了暫時管理的幾個人。(我沒有說他們是班長什么的,只說是班干部,因為還沒有做作業,了解不夠,不要那么快下定論。對他們來說,定了論,到時更換的話,可能對他們心理影響不一定好。)
4、 與科任老師配合,統一口徑的口號,進行課堂教學組織。
比如,鈴聲響,快安靜。
課堂中散亂了,1,2,3,快做好。3,2,1,快休息。等等。
對回答問題好的同學,一致拍掌鼓勵;自己做得好的,也拍掌鼓勵自己。
一節課完畢,馬上總結,誰表現好,誰可以表現更好,然后說,這節課怎么不知不覺的就完啦?老師還想跟你們一起玩呢!暗示學生的心理,小學的一節課40分鐘,可以有意義地度過,讓學生感覺:在學校里,我是快樂的。
當時,在課間,這班小家伙對老師們挺熱乎的,認識一段時間之后,就“Ice姐姐,杜姐姐,吳哥哥,龍哥哥晻晻晻暎漫天漫地的喊,他們對老師們的熱愛,對學校的認可,在此可見一斑?br>
二、在日常學習中,以“班隊會”為陣地,培養孩子高雅的情趣。
學校自己編了一套《林園小學文明禮儀行為規范》校本教材。以《林園小學文明禮儀行為規范》為藍本,結合各月各周的教育主題,每周的班隊會,是孩子們所期待的 。在班隊會里,學生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藝:講故事,唱歌,介紹自己的興趣愛好,朗誦詩歌,表演小品,聽古典音樂,聽童話故事。更可以聽我給他們念長篇小說。至今為止,他們聽過的長篇有 《頑童時代》(作者:鐘麗思),《愛的教育》(作者:艾德蒙多暤聲亞米契斯),國際大獎小說《夏日歷險》(作者:威爾遜暵薅斯),等等。童話故事,寓言故事,英文兒歌更是數不勝數?br>
在一篇篇的故事里,在一段段的音符里,他們明白了很多事理,情操得到了熏陶,審美能力日漸增強。原來五音不全對音樂“反感” 的孩子,對音樂不抗拒了。有一個轉學來的孩子,出操時總是不開口,我問他為什么?他公然對我說:“我討厭唱歌。”從教十幾年,我是第一次聽說有孩子不愛聽歌、唱歌的。經過一段時間的熏陶,他還是給同學們“同化”了。同學們反映說,有一個孩子一學期沒有交過一張畫給美術老師,我找他過來,問他原因,他說:“畫的不好看,不想給老師看。”我引誘他拿出來給我瞧瞧,說好不會笑話他的,一看,是不怎么的,我還是故作驚訝地說:“這畫多漂亮啊!再努力一點,就趕得上我們班的肖子琳同學一樣漂亮啦!(肖子琳是我們班最漂亮的一個孩子。)”他一聽,“嘿!--”一聲笑了。自此以后,沒再聽說他不交畫作了。
我經常把我小時候老師教我的,跟孩子們說: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個“向好的自己”和“向壞的自己”,你要用“向好的自己”打敗“向壞的自己”,讓自己健康成長。
“重視兒童精神的形成,而且應該及早形成,那是可以影響他們日后一生一世的生活的。”①這句名言與學校的辦學理念:為孩子們的幸福人生奠基,有著異曲同工之意。小學階段的教育,是“靜、慢、深、遠”②的一個過程,也許,有些的教育教學行為效果,不能起到立竿見影的顯性成效,但是,它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希望今天小學的“興趣”,“情趣”這些引“趣”切入教育,對孩子們今后的成長,能起到一個正面的導向作用;學生的興趣愛好,能健康持久地走下去,具有可持續發展性;驅趕孩子們心理上的陰魔,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小學低年級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從趣點切入]相關文章:
10.關于養成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