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社交禮儀?
所謂社交禮儀是指在人際交往、社會交往和國際交往活動中,用于表示尊重、親善和友好的首選行為規范和慣用形式。
這一定義包含了以下幾層意思:
第一,社交禮儀是一種道德行為規范。
規范就是規矩、章法、條條框框,也就是說社交禮儀是對人的行為進行約束的條條框框,告訴你要怎么做,不要怎么做。如你到老師辦公室辦事,進門前要先敲門,若不敲門就直接闖進去是失禮的。
社交禮儀比起法律、紀律,其約束力要弱得多,違反社交禮儀規范,只能讓別人產生厭惡,別人不能對你進行制裁,為此,社交禮儀的約束要靠道德修養的自律。
第二,社交禮儀的直接目的是表示對他人的尊重。
尊重是社交禮儀的本質。人都有被尊重的高級精神需要,當在社會交往活動過程中,按照社交禮儀的要求去做,就會使人獲得尊重的滿足,從而獲得愉悅,由此達到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和諧。
第三,社交禮儀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維護社會正常的生活秩序。
沒有它,社會正常的生活秩序就會遭到破壞,在這方面,它和法律、紀律共同起作用,也正是因為這一目的,任何國家都非常重視社交禮儀規范建設。
第四,社交禮儀要求在人際交往、社會交往活動中遵守。
這是它的范圍,超出這個范圍,社交禮儀規范就不一定適用了。如在公共場所穿拖鞋是失禮的,而在家穿拖鞋則是正常的。
二:我們少年兒童為什么要學習社交禮儀。
(一)學習社交禮儀有利于提高社會心理承受力。
沒有誰能夠與世隔絕,于是就有了交際。人在社會化過程中,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而社交禮儀教育是一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因為,禮儀是整個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課。任何一個生活在某一禮儀習俗和規范環境中的人,都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該禮儀的約束。自覺地接受社會禮儀約束的人,就被人們認識為“成熟的人”,符合社會要求的人。
反之,一個人如果不能遵守社會生活中的禮儀要求,他就會被該社會中的人視為“驚世駭俗”的“異端”,就會受到人們的排斥,社會就會以道德和輿論的手段來對他加以約束。
一個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的人,在交際活動中遇到各種情況和困難時,都能始終保持沉著穩定的心理狀態,根據所掌握的信息,迅速采取最合理的行為方式,化險為夷,爭取主動。
相反,一些缺乏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的人,在參加重大交際活動前,常會出現驚慌恐懼,心神不定,坐臥不安的狀況,有的在交際活動開始后,甚至會出現心跳加快,四肢顫抖,說話聲調不正常的現象。
學習社交禮儀教育,不僅滿足你走向社會的需要;而且,還可以培養你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提高你的社會心理承受力。
(二)學習社交禮儀可以提高人文素質。
文化素質教育主要是指通過人文學科的教育去塑造和培養你的內在品格和修養,也就是塑造你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高品位的文化境界。人文教育有明顯的教化功能。
它作用于人的情感狀態,影響和改變人的價值觀、人生觀、個性等,最終目標是較會你學會與他人相處,學會做文明人。現在一般認為人文素質教育滲透在文學、藝術、歷史文化、哲學、倫理學等學科中。
而社交禮儀教育涵蓋了中國民族的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可見,社交禮儀教育更能直接地教會你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做文明人。
因此,我們少年兒童就應該學習《社交禮儀》課,這有助于你的人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三:本教材的基本結構和教學目的。
本教材基于少年兒童的需要,從少年兒童的實際情況出發,精心挑選了一些社交禮儀知識,旨在能夠幫助少年兒童很好的適應社會生活,做一個有知識,有涵養的人。能夠得到別人的尊重。
本教材由七個單元構成,每個單元是一個大主題,每個單元有五個子題目組成。
第一章 社交禮儀概述
一、禮儀的形成與發展
(一)禮儀的形成
(二)禮儀的發展
二、社交禮儀的內涵與特點
(一)社交禮儀的內涵
(二)社交禮儀的特點
三、社交禮信的功能與作用
(一)社交禮儀的功能
(二)社交禮儀的作用
四、社交禮儀的規則與慣例
(一)社交禮儀的規則
(二)社交禮儀的慣例
第二章 儀表禮儀
一、儀容修飾
(一)儀容美
(二)儀容修飾的要求
(三)頭發的美化
(四)面容的修飾
二、行為舉
(一)手勢
(二)站姿與走姿
(三)坐姿與蹲姿
(四)舉止禁忌
三、表情神態
(一)眼神
(二)微笑
四、常規著裝
(一)著裝的原則
(二)服飾的諧調
(三)面料的選擇
(四)色彩的搭配
(五)西裝的要求
(六)打領帶的禮儀
(七)穿著的禁忌
五、佩戴飾品
(一)佩戴飾品的原則
(二)佩戴飾品的方法
(三)手表的選擇
(四)皮包的選擇
第三章 交往禮儀
一、稱呼
(一)稱呼概說
(二)稱呼的使用
(三)生活中的稱呼
……
第四章 談話禮儀
第五章 出行禮儀
第六章 聯會禮儀
第七章 應酬禮儀
第八章 餐飲禮儀
第九章 生活禮儀
后記
小學生禮儀三字經
晨風吹,陽光照。
紅領巾,胸前飄。
好學生,要做到。
講文明,講禮貌。
見老師,問聲好。
見同學,問聲早。
上下樓,靠右行。
互禮讓,要記牢。
樓道內,靜清凈。
教室內,莫喊嚷。
桌椅齊,地面潔。
好環境,好心情。
課堂上,勤動腦。
勤回答,勤思考。
鈴聲響,課間到。
做游戲,不追跑。
玩得精,玩得巧。
悅身心,練大腦。
愛樹木,護花草。
主人翁,責任感。
你我他,不缺少。
學校外,需做到。
有氣質,有風度。
儀態美,舉止雅。
衣整潔,精神好。
站坐行,仿前輩。
站如松,坐如鐘。
臥如弓,行如風。
尊重人,文明語。
講理解,講和善。
談話時,面帶笑。
若問路,要禮貌。
“老爺爺,阿姨好”。
若購物,注行為。
不亂動,買賣和。
看演出,提前到。
輕入座,不遲到。
不喧嘩,不亂跑。
演出閉,要鼓掌。
有紙屑,不亂拋。
有果皮,扔進箱。
乘車時,不擁擠。
尊長輩,愛幼小。
客人到,心歡笑。
物品齊,房間整。
主動迎,又周到。
送物品,接物品。
雙手呈,謝聲到。
親友家,去做客。
重禮儀,少不了。
用物品,不隨意。
經允許,教養好。
用餐時,不搶先。
離去時,招呼到。
要告別,說感謝。
有禮貌,人人笑。
好習慣,早養成。
一生世,忘不了。
[社交禮儀教學大綱 班主任工作論文(四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社交禮儀論文
5.現代社交禮儀論文
6.關于社交禮儀論文
7.社交禮儀畢業論文
8.寫社交禮儀的論文
10.關于社交禮儀的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