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挑山工教學實錄(精選5篇)
教學實錄為教師提供了一個自我反思的機會。通過觀看自己的教學實錄,教師可以回顧教學過程,發現自己在課堂上的不足之處,如表達不清晰、教學步驟不夠清晰等。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挑山工教學實錄(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挑山工教學實錄1
一、課程導入
師:(展示泰山的圖片)同學們,看這美麗的圖片,這是哪里呀?
生:泰山!
師:對,泰山是我國著名的名山。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和泰山有關,叫做《挑山工》。那你們猜猜挑山工是做什么的?
(學生紛紛舉手發言)
生 1:是在山上挑東西的人。
生 2:是把貨物挑到山上的工人。
師:同學們說得都對,那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中的挑山工是什么樣的。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師:現在請同學們自己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學生自由朗讀)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生字詞。(PPT 展示“泰、杖、敞、拘、蘊”等生字)誰來讀一讀?
(學生朗讀,老師糾正讀音)
師:那我們一起來給這些生字組組詞吧。
(學生積極發言組詞)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同學們,再次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學生默讀后回答)
生 1:講了作者在泰山看到挑山工,并和他們交流的事。
生 2:還講了作者從挑山工身上得到的啟發。
師:同學們總結得不錯。那作者是怎么描寫挑山工的樣子的呢?
四、精讀課文,體會描寫
師:大家找出描寫挑山工外貌的句子,讀一讀。
生 1:“他們穿的衣服,顏色很樸素,背上背著沉甸甸的貨物。”
師:從這里能看出什么?
生 2:能看出挑山工工作很辛苦。
師:那挑山工登山的動作又是怎樣的'呢?
生 3:“他們走的路線是折尺形的,從臺階的左側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級,到了臺階右側,就轉過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側再轉回來,每次轉身,扁擔換一次肩。”
師:大家來模仿一下這個動作。
(學生模仿動作,體會挑山工的不易)
五、深入理解,感悟哲理
師:挑山工說了一段話,大家找出來讀一讀,說說你從中明白了什么?
生 4:我明白了做事情要有恒心,不能走走停停。
師:對,這也是作者從挑山工身上得到的啟示。
六、課堂總結
師:這節課我們認識了辛苦的挑山工,也明白了只要堅持不懈就能成功的道理。
七、布置作業
師: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并且說一說你從中學到了什么。
挑山工教學實錄2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在這堂課開始之前,老師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有沒有見過在山上挑著重物行走的人?(學生紛紛搖頭)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關于他們的文章——《挑山工》。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師:好了,同學們都讀完了。誰來說說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生 1:課文主要講了“我”在泰山上遇到了挑山工,并從他們身上得到了啟示。
師:很好,概括得很準確。
三、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出描寫挑山工外貌、動作和語言的句子,畫出來并讀一讀,想一想這些描寫表現了挑山工怎樣的特點?
(學生默讀、勾畫、朗讀)
師:誰來分享一下你找到的描寫挑山工外貌的句子?
生 2:“他們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擔,扁擔兩頭的繩子掛著沉甸甸的貨物。”
師:從這句話中,你能感受到挑山工的什么?
生 2:我能感受到挑山工的辛苦,他們挑的`貨物很重。
師:很好。那描寫動作的句子呢?
生 3:“他們走的路線是折尺形的,從臺階的左側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級,到了臺階右側,就轉過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側再轉回來,每次轉身,扁擔換一次肩。”
師:從這個動作描寫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 3:我體會到挑山工登山很不容易,他們的動作很復雜。
師:那挑山工說了哪些話讓你印象深刻?
生 4:“我們哪里有近道,還不和你們是一條道?你們走得快,可是你們在路上東看西看,玩玩鬧鬧,總停下來唄!我們跟你們不一樣。不像你們那么隨便,高興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實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那樣,兩天也到不了山頂。就得一個勁兒往前走。別看我們慢,走長了就跑到你們前邊去了。”
師:從這段話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生 4:我明白了做事情要堅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廢。
師:同學們說得都很棒。
四、深入探討,升華主題
師:那么,作者從挑山工身上得到了什么啟示呢?
生 5:作者明白了做事只要認定目標,步步踩實,一個勁兒往前走,就能達到目的。
師:對,這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品質。
五、總結全文
師:同學們,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勤勞、堅持不懈的挑山工,也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寶貴的精神。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能夠像挑山工一樣,勇往直前,永不放棄。
六、布置作業
師:課后,請同學們仿照挑山工的外貌、動作或語言描寫,寫一個身邊熟悉的人。
挑山工教學實錄3
第一課時
師:昨天我們劃了這一課的詞語,并提前抄寫了,課文讀了嗎?
生有的說讀了,有的說沒讀。
師:那再認真讀兩遍。
生讀書,教師巡視督促學生迅速進入讀書,鼓勵那些讀得認真投入的學生。
師:誰來讀給大家聽聽(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生讀第一自然段。
師:讀得很正確,也很順,但從你的讀中,大家都聽出你還不是很理解這一段。你讀書的時候不少同學聽得很認真,這既是對你的贊揚,也是他們會學習的表現。他們一定在聽讀中又聽出許多新的東西。誰接著讀?
生讀第二自然段。
師:你讀真好!同學們從你的讀中聽出你讀懂了這一段。請坐。接下來
生讀第三自然段。
師:幾個字的音沒讀準。像馬嶺兩個字單個出現你一定不會讀錯,但在文中你讀成了第二聲,什么原因?剛才兩遍沒有用心讀沒把它們讀順,是不是?(生點頭)像咧是第三聲,你讀成第二聲,是受平時方言的干擾。以后要看準了讀,再用點心,好嗎?也請坐。接下來
生讀第四自然段。
師:問句讀得好。接下來
生讀第五自然段。
師:挑山工說話的語氣讀得很逼真,說明你很會讀書。好的,請坐。你接著往下讀。
生讀第六自然段。
師:以后讀書聲音要大點,因為你和你的聲音很重要,大家都想聽到。最后一段想讀的都來讀。
全班同學都一齊讀起來。
師:味道不對啊!再來一次吧。
生又讀,這一次好多了。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讀了三遍課文了,讀了課文你讀懂了什么?
生:我讀了課文知道了挑山工工作是很辛苦的。
師:是啊!
生:我知道喝山泉水牙齒很白。
師:是嗎,你要是在那里每天就不用刷牙了是不是?
眾生笑。
生:我知道挑山工走路是怎么保持平衡的,他們是靠一條胳膊甩來甩去保持平衡的。
師:對。從你們剛才的匯報看出你們還沒有來得及觸及課文深層的東西。不急,下面再給你們五分鐘時間,你們再讀一下課文。課文的作者游覽泰山,發現了挑山工,完成了一次奇妙的'精神之旅,讓我們也走進課文,透過語言,去向作者問一問。然后,想一想如果你是老師,來教這篇課文打算提什么問題給學生答?
生讀書。
師插話:看誰在較短的時間里讀得效果卻最好。不少同學很投入。
師:好,時間到了。誰第一個來當老師,向大家提問題?
生:我要是老師,我會問挑山工為什么走的路長又挑著東西,還比游人走得快?
師:這是個很有價值的問題,你這個老師當得好。哪位同學能回答?
生;因為游人走走看看,而挑山工一個勁地走。
師:這個問題課文里有答案嗎?
生;有,第二自然段就說了。
師:你讀讀。
生讀。
師:對啊,大家一起讀讀。除了第二自然段還有嗎?
生;還有,就是挑山工說的話里也回答了這個問題。(生讀)
師:這個問題弄明白了嗎?
生齊:明白了。
師;還有哪位老師要提問題?
生:我要是老師我會問我為什么要畫下挑山工并把它掛在書桌前,并說需要它?
師:你也是個好老師,你這個問題問題到點子上,很好!哪位同學接受挑戰?
生;這很簡單,是因為我需要挑山工的精神。
生:我需要挑山工的堅持精神。
生;我需要不怕困難的精神。
生:我需要挑山工堅強的意志。
生:我需要挑山工說的哲理。
師;已經下課了,下節課再接著研究,好吧!
下課。
第二課時
師;好上課了。同學們上節課對葉老師(生笑)問題都有了自己的答案,很好!那么這個哲理是什么呢?作者沒有寫出來。我們能不能幫作者一下把它寫出來?
生;能!
師:這么有信心!這樣,我們每個人把它寫下來。寫下來的話就不能太隨便,要說得美一點,因它是哲理嘛!提示一下(板書:目標 快 慢),挑山工和游人的目標都是一樣的,是什么?
生:登上山頂。
師:那么一個看起來快卻慢,一個看起來慢卻快。老師只能提示到這,寫吧!
生寫。師巡視中插話:看誰寫得獨特,寫得美。
幾分鐘后
師:誰第一個來讀自己寫的哲理?
曾:在你認為你做出超過別人的事時,往往已經有人超過你了。
師:真是一個哲理,把它寫在黑板上。曾xx就是曾xx,他往往很獨特,有個性,有創造!還有誰寫得跟他不一樣?
梁:踏踏實實地走,終有一天會走到終點。
師:也寫到黑板上。(師轉向黑板)寫好后寫上自己的名字,對,再加上中國,用括號。
(眾生笑,一生舉手)
師:好,你說。就要這樣,寫好就要說。
生:不管誰走得快還是慢,只要目標明確,堅持不懈就能取得好的成就。
師:也好,寫到黑板上。我知道有的同學寫好了,不愿與同學分享,大家看看哪位同學會寫得好,推薦一位,我也推薦一位,比比看,啊個推薦得好,你們先來。
生(情緒高昂):張xx,張xx!
師:好,有請張xx!
張:專心致志的人一定比三心二意的人先達到目標。
師:還是你們有眼光,寫得真好。也把它寫到黑板上,別忘了寫上大名。(轉向大家)我推薦誰呢?金xx,快快幫老師這個忙,給老師爭口氣,要比過張。
金:就寫好。
師:其他同學也可以自告奮勇。金xx你直接到黑板上寫吧。
(一生舉手。)
師:你要說?
生:老師寫得很長可以讀嗎?
師:可以!
生:這好比學習,學得慢的人要是能夠堅持認真學,就一定能學好。相反,學得快的人如果自以為自己聰明,就一邊學一邊玩,那也會學不好,學不過學得慢的人。
師:好啊!幾句樸素的話卻包蘊著意味深長的哲理。
(部分生笑,師看黑板。有生小聲議論金丟字了)
師:我相信金xx寫好后會檢查的。
(金寫好,師提醒檢查,金把人補上。)
同學們齊讀:因為自己基礎比別人好,而以為能一步登天時,這往往是失敗的關鍵。(該生學習基礎好。)
師:建議把關鍵改為原因。黑板上寫的都是名言,而這些名言都是根據課文寫出來的。(指黑板),葉馨文你說說你是根據課文哪些內容寫出來的?
葉:我是根據挑山工的表現寫出來的。
師:你讀讀具體的句子吧。
生讀得很對。
師:曾xx你也讀讀有關的語句。
曾也讀得很對。
師:梁xx也讀讀。
生讀了第五自然段后面幾句話。
師:張xx也讀讀。
生也讀第五自然段。
師:金xx也讀讀。
生也讀了有關語句。
師:好了,我們一起來讀讀他們寫的這些富有哲理的話。
生齊讀。
師:(指黑板)我要把曾xx的名言送給楊杰威等同學,因為他們需要。建議你們把它掛在書桌前;(眾生笑)我要把張xx的名言送給金田等同學,也建議你們把它掛在書桌前;我要把梁xx的名言送給我自己,因為我從中發現了我比較笨但只要踏實,也能走到終點,我要把把它掛在書桌前;(生大笑)我要把金xx的名言送給像金xx一樣的人,也愿他們把它掛在書桌前。最后讓我們再讀讀這些至理名言。
生讀。
師:孩子們,九七年老師在登泰山時就看到了挑山工,而且想到了這篇課文。當我累得氣喘吁吁不想再登時,是挑山工給了啟示和繼續攀登的力量。我想這也是作者寫這篇文章的原因。
今天我們雖然沒登真的泰山,但是我們卻登上了精神的泰山,有了這座泰山,我們一定能看到輝煌的日出!
生鼓掌!
挑山工教學實錄4
一、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課前視頻,展示挑山工工作的場景。)
教師:同學們,剛才我們看到的就是挑山工的日常工作。他們在高山上辛勤勞作,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他們的課文——《挑山工》。
二、初讀課文
(教師分發課文《挑山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
教師:請大家先默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詞可以做記號。讀完后,我們討論一下你們的感受。
(學生閱讀后,教師邀請幾位同學分享他們的讀后感。)
學生A:我覺得挑山工很辛苦,他們每天都要挑很重的東西上山。
學生B:我很佩服他們的堅持,雖然很累,但他們從不放棄。
三、重點分析
(教師逐段分析課文,引導學生深入理解。)
1. 挑山工的.艱辛
教師:課文開頭就描繪了挑山工的工作,他們每天要走多遠啊?這樣描述有什么用意?
學生C:突出他們的辛苦,讓我們更加敬佩他們。
2. 挑山工的堅持與勇氣
教師:文中提到挑山工在風雨中依然堅守,大家覺得這體現了他們怎樣的品質呢?
學生D:這是堅韌不拔的精神,他們不怕困難。
3. 深入思考與討論
教師:如果你是挑山工,你會面臨哪些困難?你又會怎么克服呢?
(學生們討論,分享個人的想法。)
四、語言欣賞
(教師引導學生品味課文中的優美句子。)
教師:在課文中,有一些描寫很生動,比如“挑山工的背影像一座移動的山”。請大家找出你喜歡的句子,分享原因。
(學生紛紛發言,教師適時給予贊賞和引導。)
五、總結與反思
教師: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對挑山工有了更深的認識。我們要珍惜他們的付出,感恩每一份勞動。你們能想到什么實際行動來表達對勞動者的尊敬嗎?
(學生提出各自的想法,如參與社區勞動,幫助父母等。)
六、布置作業
教師:請同學們回家后寫一篇短文,題目是《我心中的勞動者》,可以是挑山工,也可以是其他你身邊的勞動者。
挑山工教學實錄5
一、多媒體展示、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泰山是一座中外聞名的山岳,有許多人前來游覽,在游覽的同時,我們會看到一些人肩挑重物,在陡峭的山坡上奮力前行,他們就是挑山工。
師:板書課題——挑山工
師:多媒體展示挑山工奮力攀登的情景。
師:這些挑山工登山時比游人多走一倍的路程,而卻比游人先達到頂點,這是真的嗎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請大家看書。
[點評:多媒體展示,把學生帶入了情境中,引發了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極大關注,調動了他門主動參與的情感,激發了他們讀的濃厚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生:自由讀文
師:你讀懂了什么?
生1:挑山工是幫助游人挑東西的人。
生2:挑山工比游人先到山頂。
生3:挑山工比游人走的路程大約多一倍。
師:同學們還有什么問題不懂,想提出來和大家討論嗎?
生1:挑山工說的那段話蘊含著什么哲理?
生2: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點?
生3:為什么挑山工的速度不比游人慢?
生4:“因為我需要它”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生5:為什么挑山工的牙齒很白?
師:第5個問題,請同學們讀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話“山民們喝泉水,牙齒都很白”,就解決了。對前四個問題我們先“存”起來,在深入研究課文中解決。
[點評:“學而不思則罔”,學習從質疑問難開始,來自學生的問題,比老師提的問題,更能激發學生深入學習的積極性,為下一教學步驟營造良好的心理氣氛。經常要求學生學有所問,能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品質。]
三、以讀為主、讀中探究
教學第一部分
師:“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點?請同學們默讀第一自然段。
生:邊讀邊畫出描寫挑山工登山的句子。
師:讓提出“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點”的那個學生回答。
生:挑山工走的路線是折尺形的從臺階左側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級到了臺階右側就轉過身子,反向斜行,到了左側再轉回來。每轉一次身,扁擔換一次肩。
師:好,大家能把挑山工走的路線圖畫出來嗎?
生:能。
師:指名到黑板上畫,其它同學在座位上畫。
生:畫出挑山工走的路線圖。
師:同學們畫的都不錯,誰能把你的線路圖拿到前面來給大家展示一下。
生:講解。
師: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師:你認為他讀得怎么樣。
生:“沉甸甸”讀得比較平淡。
師:挑山工的擔子不夠沉,該怎么讀?
生:重讀“沉甸甸”。
師:范讀“挑山工走的路線是折尺形的,”突出“折尺形”。
生:讀“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程大約比游人多一倍”。
師:重讀“多一倍”。
生:再讀一遍。
師 :很好,請同學們默讀第一自然段,把你的體會“讀”出來。
點評:通過各種形式的讀,拉近學生與教材之間的距離。同時,表情朗讀,又是一種很好的表達手段,指導學生通過表情朗讀,將學生的心得表現出來,使學生更能進入文章中的情境之中.本環節注重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讀中表達。
師:學生們,剛才讀的很不錯,獎勵你們一段錄像。
師:(展示課件:挑山工登山實況錄像)看完后說出你看到了什么?
生1:看到挑山工穿著紅背心。
生2:看到挑山工一直在登山。
生3:看到泰山非常陡。
生4:看到挑山工走的是:“之”字形成的路。
[點評:運用現代多媒體,幫助學生建立閱讀表象,為理解文章說明深刻哲理打好基礎。]
師:按常理來說,挑山工登山走彎曲的路,路程大約比游人多一倍,游人應該比挑山工快得多,但是事實是這樣嗎?朗讀第二自然段。
生:集體朗讀。
師:我怎么聽不出作者覺得“奇怪”?再好好讀一讀這句話。
“騰云駕霧”不是在騰云駕霧,是慢悠悠的`,該怎么讀?
生:自由感情朗讀第一段。
[點評:打破傳統的“串講”“分析”,以學生的閱讀為主,學生自己能讀懂的,教師決不代替分析,而是導讀、激勵、評價、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學第二部分
師:有一次,我同幾個畫友到泰山寫生,就遇到過這種情況。我們該如何深入學習這部分內容呢?
生:小組合作學習。
師:課件展示:小組合作學習要解決的問題;
①找出描寫挑山工外貌的句子。
②找出描寫挑山工神態的句子。
③幾次相遇,相遇的地點,看見挑山工在干什么?
④用“―”畫出挑山工說的話。
生:自由組合以小組為單位學習、探究、交流、匯報。
師:請同學們把你學習成果匯報一下。
生1:第一組:讀、寫挑山工外貌的句子。
生2:第二組:讀、寫挑山工神態的句子。
生3:第三組:敘述和挑山工的三次相遇。
生4:第四組:讀挑山工說的話。
師:挑山工說話很風趣,還解答了剛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為什么挑山工走得快”,請我們好好學學。“我們哪里有近道……。是不是這個理兒?”這段話。
生:默讀重點段,畫出重點詞語
師:你從挑山工的話中體會到了什么?
生1:我們做什么事都要認定目標。
生2:我們做什么事都要堅持不懈。
生3:我們做什么事都要有堅韌不拔的精神。
[ 點評:引導學生讀、說、寫反復感悟文章的重點段落,突破教學難點。學生在語言實踐中進行了扎實的語文基本能力訓練。]
教學第三部分
師:導讀:從泰山回來,我畫了一幅畫,是這樣的畫?
生:集體讀“在徒走的似乎沒有盡頭的……”
師;展示圖畫。
師:誰能把畫中的內容讀出來。
師指導朗讀:突出:“陡直”;“沒有盡頭”讀慢一點,拖長音:“壓彎了腰”讀的低沉一點,“一步一步讀出他的艱難”;“向上登攀”要讀得有勁,挑山工肉體上的“腰”能壓彎,但精神上的“腰”永遠挺直。
師:范讀。
生:比賽讀、推薦讀。
師:教使用手勢表示抑揚頓挫,“指揮”全班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老師把這幅送給同學們,你們需要他嗎?
生:需要
師:需要什么?請在圖畫下面寫幾句最想說的話。
生:需要挑山工認定目標,堅持不懈,腳踏實地的精神。
[點評:指導感情朗讀,首先引導學生真正的入情入境,其次,加強朗讀技巧的指導,通過范讀,比賽讀,推薦讀,手勢讀各種形成反復讀書,又促進學生進一步入情入境,在感情上與作者真正融為一體,實現學生與文本之間的“零距離”接觸。最后用“送畫”的形成,啟發學生說出內心的感受。]
四、聯系生活,遷移運用
師:挑山工的話蘊涵著哲理,挑山工的精神富有很深的啟迪作用,請聯想生活實際想一想,你能舉出幾個類似的例子嗎?
生1:龜兔賽跑。
生2:笨鳥先飛。
生3:身邊同學通過勤奮學習而后來居上的故事……
師:挑山工的精神對我們的學習有著怎樣的啟示呢?把你的理解,體會用筆表達出來。
生:寫讀后感
[點評:語文不僅需要理解,更需要延伸、應用。]
五、評價,總結
師: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生1:我知道了挑山工為什么比游人先到山頂。
生2:我明白了挑山工說的話的含義。
生3:我知道了作者畫畫的目的是什么。
師:希望同學們把挑山工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目標專一,堅持不懈的精神永遠留在心中,用在學習和生活上。
擴展性閱讀:
今天,老師把自讀課本中《普通小站》推薦給大家,請同學們課后讀一讀。
[點評:一節好課的結束,應該是課外閱讀的開始,即讓學生走進新文本,擴大視野,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
【挑山工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挑山工教學設計03-27
《挑山工》教學設計04-18
《挑山工》教學設計05-20
《挑山工》教學設計07-01
語文《挑山工》教學反思10-10
《挑山工》的教學設計范文05-16
《挑山工》優秀教學設計02-16
挑山工教學設計優秀05-23
課文《挑山工》教學設計11-30
《挑山工》的教學反思(精選9篇)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