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的故事【集合15篇】
愛迪生的故事1
愛迪生沒有上過大學,上小學也只有幾個月,但他正式登記的發明卻有一千三百件之多。愛迪生成為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美國大發明家,追根溯源,是和他的媽媽南希分不開的。
愛迪生從小喜歡問這問那,南希理解孩子的心理,總是盡可能給孩子滿意的答復,并且啟發他再想,再問。在他五歲那年,有一次他問媽媽:_雞把蛋放在屁股底下坐著干啥?_南希告訴他,這是雞媽媽怕蛋著涼,給它們暖和暖和。愛迪生又問:_蛋為什么要暖和呢?_南希回答說這是為孵小雞。
愛迪生聽了媽媽的話后想,母雞把蛋放在屁股底下可以孵出小雞來,我也把蛋放在屁股底下能不能孵出小雞來呢?他決心試試看,便找了一些雞蛋,躲到鄰居家的倉庫里,做了一個小窩,把蛋放在里面,自己蹲在上面孵起小雞來。
愛迪生失蹤了,家里人很著急,找了好幾個鐘點才在倉庫里找到他。但是,南希并沒有因此責怪和取笑兒子,愛迪生好問好學的積極性更大了。
愛迪生曾上過幾天小學,因為問老師為什么二加二等于四,惹得老師發怒,南希便把他領回家去自己教。南希給兒子講羅馬帝國的.盛衰,講英國的演變;教他念文學名著。以后,又讓他讀電學家拉法弟的著作,使他增加了不少電學知識。南希看到兒子興趣在物理、化學方面,便買了本《派克科學讀本》,這里面講了許多物理和化學實驗,有簡要說明和詳細插圖。愛迪生一看就入了迷,凡能做的實驗,都要去做一做,做不成不罷休。后來,他終于成為一名發明家。
愛迪生的故事2
愛因斯坦的鏡子
愛因斯坦小的時候是個十分貪玩的孩子.他的母親常常為此憂心忡忡,母親的再三告戒對他來講如同耳邊風。直到16歲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親將正要去河邊掉魚的愛因斯坦攔住,并給他講了一個故事,正是這個故事改變了愛因斯坦的一生。故事是這樣的。“昨天,”愛因斯坦父親說,“我和咱們鄰居杰克大叔去清掃南邊工廠的一個xx囪.那煙囪只有踩著里面的鋼筋踏梯才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們抓著扶手,一節一節的終于爬上去了。下來時,你杰克大叔依舊走在前面,我還是跟在他的后面。后來,鉆出煙囪,我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大叔的后背臉上全都被煙囪里的煙灰蹭黑了,而我身上一點煙灰也沒有。”
愛因斯坦的`父親繼續笑著說:“我看見年幾杰克大叔的模樣,心里想我肯定和他一樣,臉臟的像個小丑,于是我到附近的小河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見我鉆出煙囪時干干凈凈的,就以為他也和我一樣干凈呢,于是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樣上街了.結果街上的人都笑疼了肚子,還以為你杰克大叔是個瘋子呢。”
愛因斯坦聽罷,忍不住和父母一起大笑起來。父母笑完了鄭重的對他說:“其實別人誰也不能做你的鏡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鏡子。拿別人做鏡子,白癡或許會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愛因斯坦聽了,頓時滿臉愧色。
愛因斯坦從此離開了那些頑皮的孩子們.他時時用自己做鏡子來審視映照自己,終于映照出了他生命的栩栩光輝。
阿爾一生中只上過三個月的學。
愛迪生的故事3
愛迪生這位偉大的發明家的一生中,發明了許多東西,然而,能夠立即得到人們熱烈歡迎的,卻只有電燈。因為電燈的好處是人們看得見摸得著的。它的出現,意味著人們又有一輪太陽,人們的活動不再受到黑夜物制約了。早在1821年,英國的科學家戴維和法拉第就發明了一種叫電弧燈的電燈。這種電燈用炭棒作燈絲。它雖然能發出亮光,但是光線刺眼,耗電量大,壽命也不長,因此很不實用。電弧燈不實用,我一定要發明一種燈光柔和的電燈,讓千家萬戶都用得上。愛迪生暗下決心。于是,他開始試驗作為燈絲的材料:用傳統的炭條作燈絲,一通電燈絲就斷了。用釕、鉻等金屬作燈絲,通電后,亮了片刻就被燒斷。用白金絲作燈絲,效果也不理想。就這樣,愛迪生試驗了1600多種材料。一次次的試驗,一次次的失敗,很多專家都認為電燈的前途黯淡。
英國一些著名專家甚至譏諷愛迪生的研究是毫無意義的。一些記者也報道:愛迪生的理想已成泡影。面對失敗,面對有些人的冷嘲熱諷,愛迪生沒有退卻。他明白,每一次的失敗,意味著又向成功走近了一步。一次,愛迪生的老朋友麥肯基來看望他。愛迪生望著麥肯基說話時一晃一晃的長胡須,突然眼睛一亮,說:胡子,先生,我要用您的.胡子。麥肯基剪下一綹交給愛迪生。愛迪生滿懷信心地挑選了幾根粗胡子,進行炭化處理,然后裝在燈泡里。可令人遺憾的是,試驗結果也不理想。那就用我的頭發試試看,沒準還行。麥肯基說。愛迪生被老朋友的精神深深感動了,但他明白,頭發與胡須性質一樣,于是沒有采納老人的意見。愛迪生走身,準備為這位慈祥的老人送行。他下意思地幫老人拉平身上穿的棉線外套。突然,他又喊道:棉線,為什么不試棉線呢?麥肯基毫不猶豫地解開外套,撕下一片棉線織成的布,遞給愛迪生。愛迪生把棉線放在在U形密閉坩堝里,用高溫處理。愛迪生用鑷子夾住炭化棉線。準備將它裝在燈泡內。可由于炭化棉線又細又脆,加上愛迪生過于緊張,拿鑷子的手微微顫抖,因此棉線被夾斷了。
最后,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愛迪生才把一根炭化棉線裝進了燈泡。此時,夜幕降臨了,愛迪生的助手把燈泡里的空氣抽走,并將燈泡安在燈座上,一切工作就緒,大家靜靜地等待著結果。接通電源,燈泡發出金黃色的光輝,把整個實驗室照得通亮。13個月的艱苦奮斗,試用了6000多種材料,試驗了7000多次,終于有了突破性的進展。但這燈究竟會亮多久呢?1小時,2小時,3小時……這盞電燈足足亮了45小時,燈絲才被燒斷。這是人類第一盞有實用價值的電燈。這一天——1879年10月21日,后來被人們定為電燈發明日。45小時,還是太短了,必須把它的壽命延長到幾百小時,甚至幾千小時愛迪生沒有陶醉于成功的喜悅之中,而是給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一天,天氣悶熱,他順手取來桌面上的竹扇面,一邊扇著,一邊考慮著問題。也許千篇竹絲炭化后效果更好。愛迪生簡直是見到什么東西都想試一試。
試驗結果表明,用竹絲作燈絲效果很好,燈絲耐用,燈泡可亮1200小時。經過進一步試驗,愛迪生發現用炭化后的日本竹絲作燈絲效果最好。一于是,他開始大批量生產電燈。他把生產的第一批燈泡安裝在佳內特號考察船上,以便考察人員有更多的工作時間。此后,電燈開始進行尋常百姓家。后來,人們便一直使用這種用竹絲作燈絲的燈泡。幾十年后,又對它進行了改進,即用鎢絲作燈絲,并在燈泡內充入隋性氣體氮或氬。這樣,燈泡的壽命又延長了許多。我們現在使用的這是這種燈泡。愛迪幾許滄桑,獨自淚空流。因為愛你,我把傷痛藏在自己的心底,卻掛著甜甜的笑容對著你誰知道這是多么痛苦的虛偽因為愛你,我太多的疲憊,多少傷悲,其實我多么需要安慰,在你面前好像無所謂。那一波又一波的愁緒,在陽光明媚的午后似枯木變腐朽?
愛迪生之前,上一天休息一天,早就讓我忘記了什么時候是周末了,周末好像與自己無關,現在,每天都在盼望著周末的到來。我頓住了,虛榮和悲涼同時浮動在心底,良久,我沖他笑了:每個人都像是蒲公英的種子,被風吹到哪里,就是那里的樣子,無論怎樣,開心最好。算算時日,與你不見,已有四年又十個月!愛迪生發因為,哪是最初最真的東西。至少他沒有再留戀。不過也沒辦法呀,誰叫他們兩家交情深,況且他們兩個還是從穿開襠褲認識到現在的朋友,光是看在這兩點,她的確是沒有掃他出門的理由!
愛迪生搞直流電,尼古拉特斯拉搞交流電。當時,著名的電流之戰,愛迪生借助自己的社會地位,無下限黑特斯拉,最終還是交流電勝利了,成為主流。曾經CCTV10播過尼古拉特斯拉的專題紀錄片。
愛迪生的故事4
你了解愛迪生嗎?讀了《愛迪生的故事》這本書后,我終于知道愛迪生是一位美國的大科學家和大創造家。他創造了留聲機、電報機、電燈、有聲電影等上千項創造,造福了人類。
愛迪生從小就是一個好奇心很強的'孩子,他不僅喜歡問為什么,還喜歡動手試一試。有一次,他看見母雞在孵蛋,很好奇,便從家里拿了幾個雞蛋,躲到一個地方,自己孵起蛋來,直到天黑了,他還在認真地孵蛋呢。
愛迪生在課堂上總是喜歡問為什么,有時候,他會問老師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老師答不上來,便斥責他為“低能兒”,還把他攆出了學校。從此以后,他的母親成了他的“家庭教師”。后來愛迪生在媽媽的教育下,對讀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通過讀書,愛迪生獲得了很多知識,為他后來搞科學實驗打下根底。有一次,愛迪生在火車上做了一次實驗,結果不小心,點燃了整節車廂,列車長很生氣,扔掉了他所有的實驗設備。
愛迪生雖然遭受了很多挫折和失敗,但是他沒有因此而放棄,反而更加堅決地投入到科學實驗中。經過6000屢次的失敗,愛迪生為人類創造了電燈,還給人類留下了大約20xx項創造創造,為人類的文明作出了奉獻。
愛迪生的故事5
電報、電話、電燈,這些東西在科技發達的今天看來是多么的普通和司空見慣,誰也不會因此而驚奇。可是你知道這些東西對于當時的人們是多么的至關重要和欣喜若狂嗎?人類因此而記住了它們的發明者——愛迪生。
被人們稱為“發明大王”的愛迪生,是美國著名的科學家和發明家。他的一生,僅是在專利局登記過的發明就有1328種。一個只讀過三個月書人,怎么會有這么多發明創造呢?我想,如果你聽說過“愛迪生孵小雞”的故事,就一定會明白,他的成功源于強烈的好奇心。
1847年,愛迪生降生在美國俄亥俄州米蘭市的一個商人家庭里。很小的時候,愛迪生就顯露出了極強的好奇心,只要看到不明白的事情,他就抓住大人的衣角兒問個不停,非要問出個子丑寅卯來。
一天,他指著正在孵蛋的母雞問媽媽:“母雞把蛋坐在屁股底下干嘛呀?”媽媽說:“哦,那是在孵小雞呢!”下午,愛迪生突然不見了,家里人急得四處尋找,終于在雞窩里找到了他。原來,他正蹲在雞窩里,屁股下放了好多雞蛋孵小雞呢!父母看了以后,哭笑不得,只好把他拉出來,又是給他洗臉,又是給他洗衣服。還有一次,他看見鳥兒在天空中自由飛翔,就想:既然鳥能飛,人為什么不能飛呢?于是,他找來一種藥粉給小伙伴吃,為了讓小伙伴飛上天空去。結果,小伙伴差點兒喪命,愛迪生也被父親狠揍了一頓。
好不容易,愛迪生長到了8歲,父母把他送進了一所鄉村小學讀書,以為從此以后他能安安份份上學了。誰知,他仍然愛追根問底,經常把教師問得目瞪口呆,窘迫不堪。有一回上算術課,教師在黑板上寫下了“2+2=4”,愛迪生馬上站起來問:“老師,2加2為什么等于4呢?”這個問題把老師問住了,他認為愛迪生是個搗蛋鬼,專門和老師鬧別扭,于是,在上了三個月的課以后,愛迪生就被老師趕回家了。
愛迪生的母親是位偉大的'母親。她沒有因為獨生子被攆回來而責怪他,相反,他決定自己把孩子教育好。當她發現愛迪生好奇心重、對物理、化學特別感興趣時,就給他買了有關物理、化學實驗的書。愛迪生照著書本,獨自做起實驗來。可以說,這就是愛迪生搞科學發明的啟蒙教育。長大了的愛迪生,學會了無線電收發報技術。他在斯特拉得福鐵路分局找到了一個夜班報務員工作。按規定,夜班報務員不管有事無事,到晚上九點后,每小時必須向車務主任發送一次訊號。愛迪生為了晚間休息好,白天能鉆研發明創造,就設計了一個電報機自動按時拍發訊號。這就是電報機的雛形。
沒過多久,他又對電報機進行了改進,經過多次試驗,一架新式的發報機試制成功了。愛迪生望著自己發明的機器,欣慰地笑了。
應該說,愛迪生的每一項發明都是和他的好奇心緊緊相聯的。在他發明了電報之后,又開始搞電話實驗。他發現傳話器里的膜板能夠隨著說話聲音引起相應震動,就仔細觀察,并且在筆記本上做了詳細記錄。由此,一個“會說話的機器”做成了。人們聽到這個消息,都紛紛前來觀看,并稱他為“最偉大的發明家”。所以,好奇心是一個人取得成功、展示智慧的先決條件。
愛迪生的故事6
愛迪生孵蛋
有一天,愛迪生像是發現了什么稀奇事,一邊喊一邊跑到媽媽跟前,仰著圓臉蛋,喘著氣問:“媽媽,媽媽!那只雞……把蛋放在屁股……屁股底下坐著,干嘛呀?”媽媽放下手中的活,彎下腰把孩子摟在懷里,笑瞇瞇地說:“孩子,雞媽媽怕蛋著涼,給它暖和暖和。”
媽媽說:“這些蛋跟別的蛋不一樣,是孵小雞的。”
“什么叫孵小雞?”
“孵小雞就是讓小雞從蛋殼里鉆出來。你知道嗎?那些像毛絨球一樣的小雞,全是它們的媽媽孵出來的'。”
愛迪生歪著頭,想了想,又問:“是不是只要把蛋放在屁股底下暖和暖和,小雞就可以跑出來啦?”
“是這樣的,孩子。”
這天下午,愛迪生突然不見了,接連幾個小時不露面。一家人急得團團轉,四處尋找也不見他的影子。他爸爸跑到鄰居家的倉庫門前,往里一瞧,啊!小家伙在人家倉庫里做了一個窩,窩里放了好幾個雞蛋,他一本正經地蹲在上面孵小雞呢!
愛迪生的故事7
今天我讀了一篇作文,作文名字叫作《愛迪生的故事》,文中主要講了一天晚上,愛迪生的母親急病突發,滿臉發汗,看上去十分痛苦,狠狠的咬住棉布,好想再也忍不住了似的,醫生說:需要馬上手術,可是光線不夠亮,手術無法進行,這該怎么辦呢?
愛迪生絞盡腦汁,想著想著,愛迪生突然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就是平時在白天的時候和小伙伴們玩的一個游戲,能使光線變亮的游戲,就是把玻璃圍在燈光的三個方向,移動玻璃就可以把光線照在那個地方,使那個地方變得更加亮騰,這樣就可以進行手術了。
于是,愛迪生就馬上去拿來幾塊玻璃圍在燈光下面對著媽媽的傷口,就這樣使醫生對媽媽的'手術順利進行,手術進行了幾個小時,手術總算進行完了,媽媽的痛苦也總算進行完了,媽媽正夸著愛迪生,連醫生都贊嘆不以呢。愛迪生通過這件事情之后,受到了許多人的贊美和表揚呢,每次與小伙伴們玩時都會受到小伙伴的歡迎,通過這件事情讓我對愛迪生的童年一部分的了解也使我更喜歡科學。
愛迪生的故事8
英國的科學家戴維和法拉第就發明了一種叫電弧燈的電燈。這種電燈用炭棒作燈絲。它雖然能發出亮光,但是光線刺眼,電弧燈不實用“我一定要發明一種燈光柔和的電燈,愛迪生暗下決心。他開始試驗作為燈絲的材料。用傳統的炭條作燈絲,一通電燈絲就斷了:用釕、鉻等金屬作燈絲,亮了片刻就被燒斷,用白金絲作燈絲,愛迪生試驗了1600多種材料。很多專家都認為電燈的'前途黯淡,英國一些著名專家甚至譏諷愛迪生的研究是,愛迪生的理想已成泡影”愛迪生沒有退卻“意味著又向成功走近了一步,愛迪生的老朋友麥肯基來看望他。愛迪生望著麥肯基說話時一晃一晃的長胡須,突然眼睛一亮,我要用您的胡子,麥肯基剪下一綹交給愛迪生,愛迪生滿懷信心地挑選了幾根粗胡子:進行炭化處理“然后裝在燈泡里,試驗結果也不理想。那就用我的頭發試試看”沒準還行。愛迪生被老朋友的精神深深感動了,頭發與胡須性質一樣,于是沒有采納老人的意見。愛迪生走身“準備為這位慈祥的老人送行,他下意思地幫老人拉平身上穿的棉線外套。棉線,為什么不試棉線呢,麥肯基毫不猶豫地解開外套,撕下一片棉線織成的布。遞給愛迪生,愛迪生把棉線放在在U形密閉坩堝里。用高溫處理。愛迪生用鑷子夾住炭化棉線,準備將它裝在燈泡內:可由于炭化棉線又細又脆“加上愛迪生過于緊張,拿鑷子的手微微顫抖?因此棉線被夾斷了”愛迪生才把一根炭化棉線裝進了燈泡。愛迪生的助手把燈泡里的空氣抽走。并將燈泡安在燈座上。接通電源,燈泡發出金黃色的光輝。試用了6000多種材料。終于有了突破性的進展,但這燈究竟會亮多久呢,3小時……這盞電燈足足亮了45小時。燈絲才被燒斷,這是人類第一盞有實用價值的電燈,后來被人們定為電燈發明日,必須把它的壽命延長到幾百小時。愛迪生沒有陶醉于成功的喜悅之中,而是給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愛迪生的故事9
這本《愛迪生的故事》對我的啟發非常大!
它寫了愛迪生一生做出的偉大貢獻。
有人可能會問:【什么叫天才?】
一位著名人物他這樣回答:【天才不過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這位著名人物就是美國的'【發明大王】愛迪生。
在1929年10月21日,愛迪生發明白熾燈50周年的紀念日來到了,人們為他舉行了隆重的慶祝會。經過愛迪生一番發言后掌聲就鋪天蓋地的響起,而這位老人卻在暴風雨般的掌聲中昏過去了。
兩年后, 84歲高齡的發明巨人終于由于患尿毒癥而病倒了。幾十名記者為他守夜,每隔一小時就向全國發布一次消息:【燈還亮著!】可是,1931年10月18日凌晨3時24分,記者們終于發出了這樣的消息:【燈火熄滅了!】燈火熄滅了嗎?不,愛迪生精神將永遠照耀著世界。
我看完這則故事后,受到了非常大的啟發。瞬時,一股暖流流入我心田,我的眼淚情不自禁地奪眶而出。我被他深深感動了!他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卻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他是多么偉大啊!我們應該學習他:敢于創新、敢于探索、敢于實踐的精神,我永遠為他驕傲,為他自豪!
愛迪生的故事10
尼古拉·特斯拉(1856年—1943年),是世界知名的發明家、物理學家、機械工程師和電機工程師。塞爾維亞血統的他,出生在克羅地亞。特斯拉被認為是歷史上一位重要的發明家。他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對電和磁性作出了杰出貢獻。科學界普遍認為,人類有史以來的兩個曠世奇才,一個是列奧納多·達·芬奇,另一個就是尼古拉·特斯拉。
1912年,由于特斯拉和愛迪生在電力方面的貢獻,兩人被同時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但是兩人都拒絕領獎,理由是無法忍受和對方一起分享這一榮譽。特斯拉為何不肯跟愛迪生同臺領取諾獎?他們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恩怨,甚至達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其實很早以前,特斯拉和愛迪生就是朋友,可以說,愛迪生還是特斯拉的伯樂。那時,特斯拉找不到工作,是愛迪生發現他是個人才,于是便邀請他來自己的公司上班。剛開始時,特斯拉只是為愛迪生公司設計一些簡單的電器,但是他的進步卻非常之快,不久便為公司解決了最難解決的問題。后來,特斯拉便完全負責愛迪生公司的直流電機的重新設計工作。
1919年,特斯拉在他的日記中寫道:如果他完成馬達和發電機的改進工作,愛迪生承諾將提供給他驚人的5萬美元(如計入通貨膨脹,相當于今天的100萬美元)。特斯拉說他的工作持續了將近一年,幾乎整個電機系統重新設計了,使愛迪生公司從中獲得了巨大的利潤和新的專利所有權。當特斯拉要求獲得5萬美元時,愛迪生回答說:“特斯拉,你不懂我們美國人的幽默。”意思是,我雖然承諾給你那筆錢,但只不過是開個玩笑而已。最終拒絕給他這筆巨額獎金。 后來,特斯拉想,既然得不到那筆巨額獎金,便要求每周的薪水提升到25美元,就是這一小小的要求,也遭到了愛迪生的拒絕后,于是他辭職了。當時特斯拉的薪水是每周18美元。在臨走的時候,特斯拉一個人跑去愛迪生公司的后院,挖了一小段水渠,以此來作為對愛迪生公司的諷刺,一個偉大的工程師,雖然為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但是他得到的報酬竟然是一個挖渠工的工資。 愛迪生也表示,再也不想聽到關于特斯拉的交流電的消息,并相信自己的.直流電才是未來。特斯拉卻專注于交流電系統的設計,認為只有交流電才有未來。即使在他挖水渠的時候,也堅信這一點,就這樣,特斯拉與愛迪生的關系破裂了。
愛迪生發明直流電后,在世界各地的電器行業上得到了廣泛應用,而電費同時也十分高昂,所以經營輸出直流電成了當時最賺錢的生意。到1884年,特斯拉脫離愛迪生公司后,遇上西屋公司負責人喬治·威斯汀豪斯,并在他的支持下于1888年,正式將交流電帶給當時的整個社會。在1893年1月,位于芝加哥的一次世界博覽會開幕禮中,特斯拉展示了交流電同時點亮了9萬盞燈泡的供電能力,一舉震懾了全場,因為直流電根本達不到這個效果。事后,特斯拉因為此次成功的展示,取得了尼亞加拉水電站電力設計的承辦權。 從此,交流電咸魚翻身,取代了直流電成為供電的主流。而特斯拉擁有著交流電的專利權,在當時,每生產一匹交流電,就必須向特斯拉繳納1美元的版稅。在強大的利益驅動下,當時一股財團勢力要脅特斯拉放棄此項專利權,并意圖獨占牟利。經過多番交涉后,特斯拉決定放棄交流電的專利權,條件是交流電的專利將永久公開,誰都不準用來牟利。從此他便撕掉了交流電的專利,損失了收取版稅的權利。后來,交流電再也沒有了專利權,成為一樣免費的發明。
后來據史學家找到的一資料中顯示,特斯拉最大的仇敵還不是愛迪生,而是同時代的整個企業。雖然他一生不斷地致力于研究和創造,并取得約1000項發明專利。可惜,與他同時代的企業家們,卻利用了這位天才科學家的愛心和才華,騙取了他的研究成果和榮譽。因他的發明而腰纏萬貫的企業家多得數不過來,但特斯拉卻一生窮困潦倒。1943年1月5日晚間到8日早上之間的某個時間,特斯拉在紐約旅館孤獨地死于心臟衰竭,享年86歲。因為拒絕出售他的交流電專利,特斯拉臨終時已經債臺高筑。在他死后,美國政府秘密地刪除了有關他的歷史記載和報道,他的研究成果大部分被收繳并列入高級機密,他的名字就這樣被抹去了。
后人是這樣評價特斯拉的:如果說愛迪生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家,那么特斯拉對人類所作出的貢獻,要比愛迪生偉大很多。 別說特斯拉不愿與愛迪生同臺領取諾獎了,就是與他同時代的任何人,想與他同臺領取諾獎,特斯拉也不會同意的。
愛迪生的故事11
電燈早已經存在,白熾燈也早已經存在,而且都在他“發明”之前就已經誕生。愛迪生靠對電燈的“卓越”的制造品質以及營銷大賺了一筆,多么惡心卑鄙。
這些家喻戶曉的名字還有故事,你一定不會陌生:愛迪生發明了電燈,貝爾發明了電話,惠特尼發明了軋棉機。
不過你可能不信,事實上這些并不是他們發明的。他們可不是雅典娜下凡,那些創想也非靈光一現,總之肯定不是他們的一人之力。 其實,沒有一項發明創造是由某人單獨完成——發明家和他們的“發明時刻”的神話。
“任何發明創造,即使是那些改變時代的、不同凡響的發明,都是由瞬間的靈感以及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相結合而完成的。” 馬克.A.萊姆利(Mark A. Lemley)在他那篇著名的文章《唯一的發明者之謎》中這樣說過。萊姆利的這篇文章中主要討論了發明專利的.歷史及存在的問題。 不過,其中他也記述了19世紀和20世紀最著名的發明家的故事——只不過重點很獨特,主要闡述了這些發明家的發明并不是一人之力完成,有些發明甚至跟他們沒有任何關系,張冠李戴了而已。 萊姆利對過去200年間的“協作創新”做了非常精彩的描寫,下面幾段故事就是對其描寫的提煉。
正如你所聽說的那樣,托馬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發明了電燈。 不過也正如你后來所了解的一樣,愛迪生不可能發明了電燈。 電燈早已經存在,白熾燈也早已經存在,而且都在他“發明”之前就已經誕生。而且當其他發明家聽聞愛迪生對電燈做了“修改”,他們都向法院控告他侵犯了專利權。
那么愛迪生到底有什么貢獻呢? 他發現,一種特殊的竹子中的竹纖維絲要比碳化的紙纖維絲電阻更大,更適合做燈絲。這樣一來,提高了電燈的生產效率。 愛迪生靠碳化的竹纖維燈絲發家致富。同時也靠對電燈的“卓越”的制造品質以及營銷大賺了一筆,多么惡心卑鄙。 不過,幾十年之后,就有其他發明家發現了更好的燈絲材質,并且發明了我們現在使用的燈泡。
愛迪生的故事12
愛迪生是世界聞名的發明家。他是美國人,小時候因為家里窮,只上過三個月的學,十一二歲就開始賣報。他熱愛科學,常常把錢節省下來,買科學書報和化學藥品。他做實驗的器具,是從垃圾堆里揀來的一些瓶子罐子。
愛迪生十二歲的時候,在火車上賣報。有一節車廂是專給乘客吸煙用的,車長同意他在那里占用一個角落。他把化學藥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個角落里,賣完了報,就做各種有趣的實驗。
有一次,火車開動的時候猛地一震,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白磷一遇到空氣馬上燃燒起來。許多人趕來,和愛迪生一起把火撲滅了。車長氣極了,把愛迪生做實驗的東西全扔了出去,還狠狠地打了他一個耳光,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聾了。
愛迪生鉆研科學的決心沒有動搖。他省吃儉用,重新做起化學實驗來。有一次,硫酸燒毀了他的'衣服。還有一次,硝酸差一點兒弄瞎了他的眼睛。他沒有被危險嚇倒,還是頑強地做實驗。
愛迪生試制電燈。為了找到一種合適的燈絲,他不知做了多少次實驗。他常常在實驗室里一連工作幾十個小時,實在太累了,就躺在實驗臺上睡一會兒。他這樣不懈地努力,終于找到了價錢便宜、使用時間長的燈絲,制成了可以供大家使用的電燈。
后來,愛迪生又有了很多發明,他一生中發明的東西有一千多種。
愛迪生的故事13
人們常說,托馬斯·愛迪生是他那個時代最偉大的天才,歷史上只有為數有限的幾個人像第一盞電燈的發明者一樣大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但當愛因斯坦等科學家稱他是“一位發明的神靈”、“一位能生產的天才”,而把他列為世界偉人的時候,他感到心神不安,他甚至對天才二字感到憎惡。他說:“將自然界的奧秘取出來運用在為人類謀求快樂上——當我們在今世最短促的時光中,我不知道有比這樣更好的服務。”
他又解釋說:“天才就是百分之二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八的流汗。”他對那些稱贊他是天才的人反駁說:“這完全是假話,艱苦的工作才是實在的。我的發明是靠實踐得來的,絕不是什么天才。”
愛迪生在談到他的創造發明說:“倘若一個人過去沒有成績,不足以表揚自己,那末,請他埋頭工作,不要多開他的尊口。我深信實事求是不空談的人。”他還說:“我的人生哲學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奧秘,并以此為人類造福,這是度過我們短暫一生的最好方式。”當有人問起愛迪生的成功秘訣時,他說:“要干,一直干到底,不成功決不罷休,要有毅力才行。”這些話,既表達了他從事創造發明的目的,同時也反映出他為達到這一目的而付出了何等艱巨的勞動。為了找到一種既能發光又不會立即被燒毀的燈絲,愛迪生到圖書館翻閱了數百種技術資料,做了200多本資料摘要。與此同時,他對各種有可能被用作燈絲的材料進行了廣泛的實驗。
年輕時的愛迪生一心埋頭工作。有人曾作過這樣的計算:“五十年中,愛迪生在他的實驗室里或工廠里,每星期的6天,甚至7天,常平均有18小時的日常工作。以多數人每日8小時的工作計算起來,他在建設的工作上所貢獻的時間,普通人要費125年的勞力。”一位跟隨他多年的人描寫初次見到愛迪生的情形:他無異于普通青年,油垢滿身,好像工匠一樣,蓬首粗服,仿佛是個流浪漢,但是心胸深廣,一見到他,就令人油然起敬。”由于他對科學發明入了迷,所以鬧出了不少笑話。
“一天早晨,仆人送早點來時,他正昏昏的睡著,仆人不敢去驚動他。但這時,他的助手已吃完了早餐,趁著片刻的休閑,有心愚弄他一次——他把雞蛋火腿等空碟子放在愛迪生面前,等他醒來,看見這些空碟子,喝干了的咖啡杯子,和滿桌的面包屑,他懷疑地擦了擦眼睛,思想了一下,以為他確已用過早餐,于是,他照例吸完一枝香煙后開始工作了!直到他的助手們哈哈大笑以后他才知道是被作弄了!”
1871年圣誕節,是愛迪生同瑪麗小姐結婚的日子。他做起實驗來竟把這個日子忘了,一直工作到深夜,而讓新娘一人在洞房里空等著他。
又如,在他鉆研電報技術時,忘記了交稅,稅務局催促他,說如果再不來交,就要增抽12%。于是,愛迪生匆匆地跑去了。那里,隊排得很長,他只好等著。可是,當他擠到窗口的時候,竟把自己的名字忘了。
愛迪生總是專心致志,完全不管時間,埋頭鉆研和實驗。據說他終身未帶手表,所以,愛迪生的生活,不為時間所束縛。
愛迪生是一個不尚空談,持之以恒的實干家。1914年,愛迪生的實驗所失火焚毀了,損失達400萬美元。這一重大打擊并沒有使他停頓下來。他說:“我已67歲,但還不算太老,我要重新做起。”
1924年5月,美國投票選舉國內最偉大的人。愛迪生得票最多,光榮當選。美利堅合眾國授給他一枚特級國會榮譽勛章,這是國家的最高獎賞。這時愛迪生已經77歲,還是照樣“一天干兩班”,從來沒有想到要退休。他的座右銘是:“我探求人類需要什么,然后我就邁步向前,努力去把它發明出來。”
凡是和愛迪生接觸過的人,對于他不尚空談這一點深有感觸。我國一位總工程師曾于1925年考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他和愛迪生有過一些接觸,他后來在一篇回憶文章中寫道:“在我幾次和愛迪生的接觸中,感到他不尚空談,重視實際。有一次愛迪生又來工廠,看到我們這群大學生,說要考考我們。他拿起一個燈泡對我們說,‘請你們計算一下它的容積是多少?’我們忙拿起紙和筆,有的用積分去算,有的用微分去算……算了很久,還未算清楚。愛迪生邊看邊笑地說,你們已很有點學者的樣子,但是這樣太麻煩了。其實求它的容積很簡單,只要在杯子里盛滿水,燈泡放進去溢出多少水來,這就是它的容積,說得我們恍然大悟。這一次的談話給我的印象太深刻了,使我一輩子都牢記,搞科學要講究實際效果,不能空談理論。”
愛迪生有獨創的推理力,更重要的還有實驗的態度。他在要做一種研究以前,第一步必先準備充分的預備知識,先去調查前人關于此事項已有過何等造詣,他對前人所已獲的成果并不即信,還須運用自己特殊的方法,施行種種實驗。因之常發現新結果。
“愛迪生與人走著同一的路,結果常會到別人未曾涉足過的荒地里去。”他有一個多年的助手曾這樣說:這個助手曾費了許多心力想制某種化合物,終于不成,可是愛迪生卻以同樣的方法,得到很滿意的結果。
愛迪生對于自己的行為常抱相當的自信,別人對于他的研究,任憑怎樣批評,一概不睬。當他研究用鐵筋土造建筑物的時候,許多人都以為鐵筋土中所加的小石子必將在柔軟的水門汀底沉聚,決難成功的。可是他卻照了自己的方案好好地成功了。他常先把既定的事實擺在腦子里,然后再去運用他的豐富的獨創力。
他必須把自己研究的結果一一留記于筆記簿,把所筆記的交給助手,叫助手再把實驗的結果一一記入,每日報告他一次或數次,他終日巡回實驗所中的各室,指導監督,記憶力很強,全體助手所做的實驗,他都能一一記得,宛如自己去實驗一樣,實驗用的筆記簿每冊厚約200頁,從門羅公園時代以來,已要以千數來計算了。這許多的筆記簿中,保存著他數十年的.想法、設計、圖稿等等的成績,以及部下所進行的無數的實驗。
在研究工作中,愛迪生對于實用性非常重視,從不把自己束縛在抽象的數學推導和繁難的計算中。美國著名科普作家艾·阿西莫夫寫道:“抽象的知識很少能引起愛迪生的關心,他是一個非常講究實際的人,他的興趣在于把別人一些抽象的發現聯系起來,做出實際有用的裝置。”有一次,他讓助手設計發電機中線圈的繞法,這位助手拉了好幾天,還無結果。愛迪生對他說:“你為什么不叫工人做幾個模型呢?你可以用繩子在模型上繞來繞去地試,用這種方法決定繞圈怎樣繞最合理,而不必再在紙上畫那些憑空想象的線條。”助手反對說:“可是,您說的這種做法在書本上是找不到根據的呀!”愛迪生卻說:“如果的確能用,你又何必去管它呢!”助手按他說的去試,馬上發現這個方法既簡便又實用。
愛迪生不僅不尚空談,而且還能持之以恒,直到離開人世間的最后一刻。當愛迪生77歲的時候,有人問他:“你什么時候退休呢?”他回答:在出殯的那天!84歲了,他還說必須至少再做15年工作,必須勤奮工作,在退休之前完成所想到的一切。還有一次,有人問他是否同意“為科學十年休假”,他回答說:“科學是永無一日休息的,在已過的億萬年間,它于每分鐘都工作,并且或要如此繼續地工作下去。”
1931年8月1日,愛迪生在西奧蘭治研究所工作時,突然倒地不起。這個新聞震驚了全世界。他的病況嚴重,但稍微好些的時候,卻仍念念不忘地說:“我希望快到研究所去。”
愛迪生的大量發明,固然是適應當時社會生產發展的需要而作出的,但是,他那嚴肅認真和重視實踐的科學態度,刻苦鉆研和勤奮工作的精神,以及不畏艱難險阻的頑強意志,是他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愛迪生的故事14
暑假的一天晚上,我在明亮的電燈下一口氣讀完了《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故事》,雖然我沒有見到過愛迪生,但看著電燈,我的眼前便浮現出了他的身影。
愛迪生是一位偉大的發明家。19世紀前,人們用油燈或蠟燭等來照明,一到晚上,世界就變得黑暗了。愛迪生暗下決心:“我要發明一種晚上也能亮的東西。”
愛迪生發明電燈的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困難。最大的'困難就是找到一種適合的燈絲。愛迪生用了許多材料進行實驗,都失敗了,可他沒有灰心。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愛迪生每天工作十八、九個小時,餓了他就吃餅干,困了就頭枕兩、三本書,躺在實驗用的桌子下面睡覺。正是這種堅持不懈,不屈不撓的精神,三年后愛迪生把試驗室的芭蕉扇的竹絲撕成細絲,炭化后做成一根燈絲。這便是愛迪生最早發明的熱電燈——竹絲電燈。
人們常說:“天才,不過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和百分之九十九滴汗水。”科學家的每項發明和創造都是他們心血和汗水換來的。我也暗下決心在今后的學習中,我要有恒心,有鉆勁,長大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愛迪生的故事15
由于愛迪生對許多事情感興趣,他經常碰到危險。一次,他到儲存麥子的房子里,不小心一頭栽到麥囤里,麥子埋住了腦袋,動也不能動了。他差一點死去,幸虧被人及時發現,抓住愛迪生的腳把他拉了出來。還有一次,他掉進水里,結果像落湯雞一樣被人拉了上來。他自己也受驚不小。他4歲那年,想看看籬笆上野蜂窩里有什么奧秘,就用一根樹枝去捅,臉被野蜂蜇得紅腫,幾乎連眼睛都睜不開了。
從這些故事中,我覺得愛迪生是一個善于思考、刻苦鉆研、不怕困難、不怕危險、百折不撓的一個科學家。
我特別喜歡愛迪生的.兩句名言。第一句是:人生太短,要干的事太多,我要爭分奪秒。第二句是:失敗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對我一樣有價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
【愛迪生的故事】相關文章:
愛迪生的故事03-24
愛迪生的故事03-12
愛迪生創造燈泡的故事06-02
愛迪生的故事(15篇)03-12
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故事06-24
愛迪生小時候的故事03-09
愛迪生的故事15篇(精華)03-14
愛迪生的故事通用【15篇】03-12
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故事06-02
[優]愛迪生的故事15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