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國蜀漢謀臣秦宓生平簡介
秦宓,字子敕,是廣漢竹綿人,就是現在的四川德陽人。他是三國蜀漢時期的謀臣,年輕時就非常有才華,最善長的便是舌辯。
初仕益州牧劉璋,劉璋投降。劉備派簡雍出使,但簡雍十分傲慢無禮,于是就遭到了秦宓的怒斥。劉備稱帝后,提升秦宓為學士。孫權一直想偷襲取得荊州,殺了關羽,對此劉備非常憤怒想要討伐孫權,秦宓苦苦勸阻不要討伐,劉備對于秦宓的不從十分憤怒,想要將其斬首,眾人都為秦宓求情,才能暫時暫時被囚禁起來,后來諸葛亮向劉備求情解救秦宓,但劉備不理會諸葛亮的求情。后來蜀漢和解,東吳遣派張溫出使蜀國。在酒宴上,張溫認為秦宓是蜀國的學士但才能肯定不如他,而且秦宓已經喝醉,所以想要用自己的才華為難秦宓,不料卻被秦宓反駁的啞口無言,于是對秦宓表達了自己的敬佩。
王商想為嚴君平、李宏建立祠廟,秦宓就寫信對他說:“我因為疾病隱避在外,聽說你要為嚴君平、李宏兩位君主建立祠廟,這可是對同道之人的鼓勵和厚愛啊?磭谰奈恼拢鞘鞘浊恢福孟窀呱揭粯硬豢蓜訐u。但是像李仲元這樣的,如果他沒有遇到《法言》,那么他的名聲肯定不見經傳,因為他的文章缺乏華麗的辭藻,也可以說他是一個趨炎附勢依靠他人的人。”
公元214年,也就是建安十九年,劉備平定益州后,廣漢太守夏侯纂想要請秦宓出任祭酒身份,以及出任佐吏之首,尊重他。但秦宓推辭稱有病在家修養,于是夏侯纂帶著功曹古樸、主簿王晉,帶著酒和下酒菜前往秦宓家中設宴交談,但秦宓依舊躺在床上沒有與其一起暢飲。
秦宓論天
秦宓,字子敕,廣漢綿竹人。三國蜀漢時的謀臣,善長辯論。吳蜀同盟后,孫權派張溫到成都訪問。在酒宴上,秦宓與張溫進行辯論戰,秦宓把張溫說得無言以對。后官至大司農,建興四年,病逝。
吳蜀聯盟后,東吳派張溫出使蜀國,讓其前來和解。在張溫將要返回時,文武百官都為他送行。眾人到齊后,唯獨秦宓未到,諸葛亮多次派人催他,張溫見狀后問:“他是什么人?”諸葛亮說:“益州的文人學者!
秦宓到后,張溫問他:“您學習嗎?”秦宓說:“五尺高的孩子都學習,您又為何小看人呢!”張溫又問:“天有頭嗎?”秦宓說:“有頭!对娊洝酚醒浴谑蔷鞈傥魍。由此推論,頭在西方!睆垳貑枺骸疤煊卸鋯?”秦宓說:“天高高在上卻能聽到地下聲音,《詩經》說,‘鶴鳴叫于水澤,聲聞于天’。天如果沒有耳朵,用什么來聽?”張溫問:“天有腳嗎?”秦宓說:“有,《詩經》說‘上天的步履那么艱難,那人已不可靠’。假如天沒有腳,用什么行走呢?”張溫問:“天有姓嗎?”秦宓說:“有姓!睆垳貑枺骸靶帐裁?”秦宓說:“姓劉。”張溫問:“您怎么知道?”秦宓回答說:“當今天子姓劉,從而知道天姓劉!睆垳貑枺骸疤栐跂|方誕生吧?”秦宓說:“雖然它誕生在東方,但最終還是歸宿在西方!币粏栆淮,對答如流,張溫對秦宓的才能十分佩服。秦宓的口辯才能,一直都是如此厲害。
秦宓屈張溫
秦宓,字子敕,是廣漢竹綿的人。三國蜀漢時期十分有謀略的功臣,善長舌辯。年輕時就非常有才華,被當時的君王賞識。曾經上書益州牧劉焉,并推薦為儒士任安。后來吳蜀同盟,孫權派張溫到成都訪問。在酒宴上,秦宓與張溫舌戰,說得張溫啞口無言。張溫對于秦宓的口才不得不佩服。
張溫,字惠恕,吳郡吳縣人。少年時就十分有情操,守本分,身軀凜凜,相貌堂堂。黃武三年,也就是224年,任命以輔義中郎將的身份,被孫權遣派出使蜀漢。對此孫權原本擔心諸葛亮會故意為難張溫,但張溫表示絲毫不擔心。張溫在上書蜀漢朝廷的文書時故意稱贊蜀漢,以表達和解的誠意,蜀國君臣聽后十分高興,于是兩國的關系便更加緊密相連。他在蜀漢的突出表現,被受到蜀漢朝廷器重;貣|吳不久,其職務就被提升,但孫權害怕張溫叛變,于是在事業上不再重用他,從此張溫在事業上再也沒有發展的機會。經過六年,張溫病逝。
三國時,東吳派張溫出使蜀國;卦L結束后,蜀國的文武百官都為張溫送行,唯獨秦宓還沒有到,諸葛亮多次派人催他。張溫便問:“他是什么人?”諸葛亮回答說:“是學士秦宓!鼻劐档胶,張溫就想為難秦宓,于是就問:“你有學習嗎?”秦宓回答說:“在我們蜀國,小孩子都在學習,我怎么能不學習呢?”張溫又問:“天有頭嗎?”秦宓答:“當然有,在西方!对娊洝分芯陀姓f到‘乃眷西顧’!睆垳卦賳枺骸疤煊卸鋯?”秦宓回答:“有啊,天處于那么高,如果沒有耳朵怎么能聽到地上的聲音!对娊洝分姓f‘鶴鳴九皋聲聞于天’。”張溫還問:“天有腳嗎?”秦宓說:“有,《詩經》中寫道:"天步艱難'。沒有腳怎么步行呢?”張溫又問:“天有姓嗎?”秦宓說:“有姓,姓劉。這是從天子姓劉得知的。”對于秦宓應答如流,在場的人都十分驚奇嘆服。
【三國蜀漢謀臣秦宓生平簡介】相關文章:
屈原的生平簡介06-28
孫臏的生平簡介10-09
魯迅生平簡介08-26
關于魯迅的生平簡介10-05
魯迅生平簡介200字12-14
朝鮮仁宗李峼的生平簡介03-29
漢文帝劉恒的生平簡介06-13
徐彥若的生平簡介及代表作品10-07
呂南公生平簡介與代表作品08-13
德國社會學家齊美爾生平簡介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