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2025高考志愿填報指南手冊3篇
2025高考志愿填報指南手冊1
高考如何填報志愿
第一步:登錄考生所屬地的網上填報志愿系統
考生登錄所在省份的教育考試院,或所屬地的網上填報志愿系統,在登錄頁面相應欄正確輸入報名號、準考證號、身份證號和密碼等信息后,進入網上填報志愿系統。
第二步:輸入用戶名和密碼
用戶名是考生準考證上的14位報名號數字,第一次登錄網上報名系統的初始密碼是身份證號碼,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后即可登錄網上報名系統。
第三步:閱讀考生須
完成初始密碼修改后,考生還需要仔細閱讀系統公示的須知內容,了解填報志愿的相關規定和時間安排,考生一定要仔細閱讀注意事項,以免誤填誤報。閱讀完注意事項后,考生點擊“開始填報志愿”按鈕進入志愿填報首頁,再進行下一步操作。
第四步:修改初始密碼
考生在第一次登錄網上填報志愿系統時,一定要修改初始密碼,如果不修改,就會自動返回到上一步,無法繼續往下操作。點擊“修改”按鈕,就可以修改密碼和填寫錄取用聯系方式。成功修改密碼后,再開始填報志愿。(修改的密碼一定要牢記,最好是平常用的,錄取聯系方式一定要寫正確,要是經常可以聯系到你的,保持不會停機)
第五步:分批次填報志愿
網上填報志愿采用分批次填報的方式。填報時,考生需要分批次按順序將準備填報院校和專業的招生代碼填寫到對應的志愿欄中,這時系統會根據招生代碼自動顯示出相應的院校和專業名稱。當一個批次填寫完成后,考生要點擊“確定”保存。
第六步:檢查核對
院校代號和專業代號輸入完畢后,點擊“下一步”按鈕,網上填報志愿系統將已填的代號轉換成相對應的院校和專業,屏幕上會顯示已填報的院校名稱和專業名稱。這時候,考生要閱讀屏幕上的提示信息,仔細核實顯示的學校和專業是不是自己想要填報的,如果不是,或出現紅色字體提示的“無效院校”或“無效專業”就說明填錯了代號,一定要按正確的代號更正,要不然就張冠李戴了。如果要修改或補填志愿,可以點擊“上一步”按鈕,返回到填報界面進行修改或補填。(這是高考網上填報志愿非常重要,的步驟之一)
第七步:退出志愿填報系統
最后,再全面查看各批次的志愿填報情況,如果沒有問題,就應該立即退出網上填報志愿系統,關閉填報志愿的瀏覽器頁面,避免密碼被他人盜用而導致志愿被修改。
高考志愿填報技巧
拉開高考志愿梯度
考生在同一批次內選報院校志愿時,相鄰兩個順序志愿之間應有一定的“差異”。即第一志愿院校選定后,考生在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第四志愿欄內選報的'院校一般應是連續幾年內生源不是很充足的院校;這種差異不是指兩所院校錄取線的不同或兩所院校知名度的差異。
填報志愿拉開梯度有助于增加考生的錄取機會,考生如果按照這種差異選報志愿,排在后面的院校順序志愿發揮作用的幾率會更大一些。
留有余地
考生填報志愿要掌握好合理的梯度,在慎重填報第一志愿的前提下,填報第二志愿時不要集中于同一層次,應注意拉開檔次。同時,做到有進有退,退是為了進,在專業上退是為了院校上的進,在院校上的退是為了專業上的進,要充分留有余地,以爭取更多的錄取機會。
突出重點
今年普通高校錄取工作分為六個批次進行,一個完整的高考志愿方案可能要涉及二十余所院校和幾十個專業,要想每個志愿都能夠發揮作用,提高志愿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面對眾多的招生院校和厚厚的招生章程,考生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根據本人情況有重點地選讀有關資料,設計與自己志向相一致又與自己估算的高考成績相匹配的志愿方案。
高考志愿錄取規則
“分數優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檔、不再補檔”
1、分數優先:每一批次每一階段院校錄取時,高考總分高的考生先于總分較低的考生投檔
2、遵循志愿:每個考生所填的院校志愿是有先后順序的,計算機投檔時按考生填報的院校志愿順序依次進行檢索
說明:高考未改革省份,通常可以填6-9個志愿,新高考省份通常有96-100多個志愿,投檔時按照志愿1、志愿2、志愿3、志愿4...順序投檔,直到滿足就投出,都不滿足,就掉檔了,只能等征集志愿和下一批次錄取,所以我們要把分數最高、最想上的學校專業填在最前面,切記切記,不要亂填,如果你志愿1是個分數低的、不想上的學校,那會直接被錄取的,那真是有苦難言。
3、一次投檔,不再補檔:省考試院在正式投檔前一般會進行多次模擬投檔(理解為正式演出前的排練),看是否有問題,以及和各院校溝通是否需要調整招生計劃等,模擬沒有問題后,會正式投檔,投檔后不再補充投檔,只有在院校沒有錄滿的情況下,會組織征集志愿填報。
高考填報志愿注意事項
1、學習成績優秀,在省級重點中學年級排名位于前列的考生,應首選名牌綜合大學,在此前提下選擇自己相對喜歡的專業。切忌以專業定學校。因為在名牌綜合大學里,即使同學對專業不滿意,在入學后仍有很多轉系、轉專業、修第二學位、第二專業等二次選擇的機會。
如果是以專業定學校,這部分同學的某些能力就可能得不到發揮,特別是選擇了那些操作性很強、專業面很窄的工科專業,當想跨學科學習或轉系、轉專業時,便會發現由于專業的限制,困難重重。
2、學習成績中等的考生,似乎可選擇的學校數量多,專業也多為操作性很強的工科、社會科學及相關專業,機會要多于學習成績優秀的考生。
3、對于學習成績相對較差的考生,選學校更為重要。特別是那些考試成績在當地一般本科或專科錄取批次控制線上下浮動的考生。
高考志愿填報的策略
考生要明確自己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氣質類型、能力狀況等情況。確定自己的專業愛好,測定自己是內向還是外向,是動手能力強,還是善于動腦,以及組織管理能力,藝術修養、口頭與書面表達能力,是適合學習基礎理論,將來從事科學研究,還是適合學習應用科學,將來直接從事生產或服務等等。確定自己適合從事什么職業,不適合從事什么職業,最后選擇自己適合的專業。
選報志愿是一個職業定向和職業選擇的過程,它直接影響到考生今后的人生道路,選擇的志愿要符合自己的志趣,這樣能激發自己的潛能,在今后事業發展的道路上更容易成功。
平行志愿錄取注意事項
1.最好服從專業調配。實行平行志愿投檔模式,高校進檔考生的高考成績差距不大,呈“扁平化”狀態。考慮到高校的德、智、體全面擇優錄取,往往會在高校錄取計劃基礎上擴大一定的比例,一般確定為105%左右。如果考生的檔案已經投放到高校,但是因為排名靠后,同時不愿接受專業調配,很可能被高校退檔而不能錄取。
2.準確定位,合理排序。雖然本科一批次的6個志愿是平行志愿,但是只進行一輪投檔,并且在投檔檢索時A、B、C、D、E、F志愿是有順序的,如果所有平行志愿都可以投檔時,優先考慮A,再B,其次是C,以此類推。
2025高考志愿填報指南手冊2
一、系統登錄準備階段
1. 認證信息核驗 考生需提前準備:①高考準考證號(14位)②身份證后6位③動態驗證碼(通過"教育考試院"APP獲取)。特別提醒:2025年新增人臉識別環節,建議在光線充足環境下操作,避免連續3次失敗導致賬戶鎖定。
2. 密碼管理策略 系統強制要求包含大小寫字母+特殊符號的8-16位密碼。建議采用"省份首字母+準考證后4位+@年份"的組合方式(如Jsd1234@2025),切勿使用生日等易破解組合。密碼連續輸入錯誤5次將觸發24小時凍結機制。
二、核心填報操作流程
1. 智能初篩功能 在"院校專業組篩選"頁面,輸入選科組合(如"物理+化學+生物")和預估分數(建議上下浮動20分),系統會自動生成三個梯度清單:沖刺區(高于預估分10-20分)、穩妥區(±10分)、保底區(低于預估分20-40分)。2025年新增"專業就業匹配度"指標,數據來源于教育部近三年就業藍皮書。
2. 志愿表編排技巧 每個批次可填報45個專業組志愿,建議采用"3:5:2"黃金比例分配:
前30%填報"沖一沖"院校(錄取概率40%-60%)
中間50%選擇"穩一穩"院校(錄取概率60%-80%)
后20%安排"保一保"院校(錄取概率>90%)
3. 優先級調整秘訣 拖動志愿欄左側"三橫線"圖標可調整順序。重點利用2025年新增的"概率模擬"功能:系統會基于近三年錄取位次,實時計算每個志愿的成功率(如"78%"),建議將成功率相近的專業組按個人興趣排序。
三、確認與提交關鍵步驟
1. 防撞車驗證 提交前務必使用"志愿分析"功能,系統將檢測是否存在以下風險:①同校不同專業組重復填報 ②專業組梯度倒置 ③體檢受限專業誤報。2025年新增"同分考生預警",可查看該專業組去年同分段考生的去向分布。
2. 最終確認環節 收到短信驗證碼后,需在30分鐘內完成最終確認。特別注意:2025年起取消"打印志愿表"環節,改為PDF加密電子存證,考生可通過"教育考試院"APP隨時調閱,修改權限在截止時間前2小時自動關閉。
四、特殊類型填報通道
藝術類考生需先通過"專業合格證驗證"入口上傳校考合格證編號;強基計劃考生會看到單獨的"破格入圍"選項;農村專項計劃新增"戶籍自動核驗"功能,不再需要上傳紙質證明。系統在7月1日18:00準時關閉,建議提前6小時完成提交以避免網絡擁堵。
2025填報高考志愿的方法
一、準備階段
了解政策:在填報志愿前,首先要仔細研讀省招辦發布的高考志愿填報政策,了解填報的規則、時間節點和注意事項。
自我評估:根據自己的高考成績、位次、興趣、特長和職業規劃,確定自己的填報目標和范圍。
二、登錄填報系統
登錄指定網頁:在規定的時間內,登錄省招辦指定的網上志愿填報系統,通常是考生準考證上印制的網址,或者通過省招辦官方渠道查詢。
輸入用戶名和密碼:用戶名通常是考生準考證上的14位報名號,密碼是初始設置的身份證號碼(首次登錄后需修改)。
閱讀考生須知:進入填報系統后,仔細閱讀考生須知,了解填報的具體流程和注意事項。
三、選擇批次和志愿
選擇批次:根據自己的成績和職業規劃,選擇合適的填報批次,如本科批次、專科批次等。
輸入志愿信息:按照系統提示,輸入院校代碼、專業代碼等信息。在填報時,要遵循“沖、穩、保”的`原則,合理安排志愿順序。
沖一沖:選擇往年錄取分數略高于自身成績的院校,但要有一定的錄取概率。
穩一穩:選擇錄取分數與自身成績相當或略低的院校,這些院校投檔幾率較大。
保一保:選擇保底院校,確保自己檔案不會因無法投出而成為死檔。
四、核對和保存志愿
檢查核對:在輸入完所有志愿信息后,仔細檢查核對,確保沒有錯誤。特別是院校代碼、專業代碼等信息,一旦填錯可能導致志愿失效。
保存志愿:核對無誤后,點擊“保存”按鈕,將填報的志愿信息儲存到網報系統中。只有點擊了“保存”按鈕,填報的志愿信息才會有效。
五、確認志愿
仔細研讀招生章程:在確認志愿前,仔細研讀目標院校的招生章程,了解招生政策、錄取規則和特殊要求。
確認志愿信息:在規定的時間內,確認自己填報的志愿信息無誤后,進行網上志愿確認。一旦確認,將無法再修改志愿信息(部分省份在規定時間內允許有限次數的修改和確認)。
填報高考志愿指南
平行志愿 vs 順序志愿
平行志愿:分數優先,多個志愿平等競爭。比如你填了A、B、C三所學校,系統會按分數從高到低依次檢索,分數夠哪所就投檔哪所。
順序志愿:志愿順序決定優先級。如果第一志愿沒錄取,第二志愿可能因為名額已滿直接滑檔。
關鍵技巧:平行志愿要用“沖穩保”策略,順序志愿第一志愿必須穩。
新高考“院校專業組”模式
一個學校分多個專業組,組內專業選科要求相同。比如某校物理組包含計算機、機械等專業,歷史組包含法學、新聞等。
避坑提醒:調劑只在專業組內進行,如果組里有你討厭的專業,慎選!。
特殊政策別忽略
強基計劃、國家專項、地方專項等,可能讓你低分上名校,但需要提前準備材料。
2025高考志愿填報指南手冊3
一、平行志愿是什么及錄取流程是怎樣的?
平行志愿錄取規則總結起來就是16個字,即“分數優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檔、不再補檔”。平行志愿投檔具有三個特點:
一是每一批次每一階段院校錄取時,高考總分高的考生先于總分較低的考生投檔,即分數優先;
二是每個考生的院校志愿有先后順序,投檔時按院校志愿順序依次進行檢索,即填在前面的學校先檢索;
三是平行志愿實行“多次模擬,一次投檔、不再補檔”,即在正式投檔前省市院會先模擬投檔,同時會和報考人數過多或過少院校溝通招生計劃,投檔后不再補充投檔。
1、那么針對我們某個考生來說,平行志愿錄取規則和流程又是怎樣的呢?
如果本科一批第一志愿里設有A、B、C、D、E、F等6個平行志愿(有些省份以院校專業組形式招生,每個學校的一個專業組就是一個志愿,可能有幾十個志愿,),A、B、C等志愿是有順序的,投檔時首先將考生檔案投到A學校(院校專業組),如成績不夠,則將考生檔案投到B學校(院校專業組),若符合B院校的投檔條件,就不再向CDEF院校投檔,以此類推,所以最想上的學校(或院校專業組)就填最前面。
一般來說,平行志愿填報按照“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原則
沖一沖:把有希望夠得著的理想學校作為AB志愿,如果該校報考人數少,也許就低分上個好學校了;
穩一穩:把與自己成績“門當戶對”的學校作為CD志愿,只要當年報考該校人數沒有大漲,那應該問題不大;
保一保:把比自己成績低點的學校作為EF志愿,作為保底,以防萬一上面ABCD志愿分數都不夠。
不過,要注意的是,“沖一沖”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亂沖,當然其中一個亂沖也無妨。
2、為什么建議大家時選擇“服從調劑”?
志愿填報時我們建議大學選擇“服從調劑”,因為普遍來講,后一個好學校比專業更重要些,在社會上、等院校更有競爭力,而且沖一沖的好學校基本上也很難被自己喜歡的專業錄取,如果你不服從調劑,退檔后,只能等征集志愿和下一批次了,下一批次那就是分上學校,上不了一批還是可以被二批院校錄取的;
至于征集志愿,不說100%就不是好學校,也有少數人征集上了好學校,但是基本上都是自己不愿意去的學校,很難有你喜歡的專業讓你選,基本都是需要被調劑專業的,倒不如就直接讓前面志愿更好學校服從調劑。
如果你非某一專業不上,選擇不服從調劑的話,建議AB志愿就填自己分數夠,而且專業分也足夠被錄取的院校,要不然退檔跟上面一樣就只能等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
相信看到這里,大家應該知道平行志愿是如何錄取的了,接下來我們以2023年理科600分為大家舉例,如何根據分數選擇學校和專業。
二、如何根據分數選擇學校和專業?
1、如何確定自己能上什么大學?
由于每年高考難度不同,今年的600分并不等于去年的600分,但是某個大學錄取最低分對應的位次還是相對來說較穩定的,當然那些爆冷暴熱的'學校就不穩定了,但是分數對應的位次是相對準確的參考指標,所以我們主要根據自己分數在全省位次排名來確定學校和專業。
高考是按照省份來招生的,在招生人數、報考人數變化不大的情況下,某個學校錄取最低分對應的位次排名是變化不大的,這也是填報志愿時非常重要的參考依據。
在高考公布分數時,各省市教育考試院會公布全省考生的分數排名,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分為文科和理科,當然合并文理科省份那就只一個了。這里我們假設20xx年河南理科600分在全省理科排名第8000名。
這時,我們再反推最近3年(20xx年、20xx年)在河南理科排名8000名左右的大學,具體如何推算呢?
依次查看20xx年、20xx年、20xx年一分一段表中全省理科8000名對應的分數,再根據這個分數去看20xx年、20xx年、20xx年當年對應的學校,可以根據當年投檔分數線和學校公布的去比對。(大家可以在公眾號:高校數據,搜索各學校錄取分數線)
2、如何確定自己能上什么專業?
通過步驟1確定了學校后,再按照類似步驟1中的相同方法,根據學校發的志愿填報上各學校專業分數線,再來確定自己的分數能上什么專業。(大家可以在公眾號:高校數據,搜索某大學、等)
三、其他問題解答
1、大學一年多少錢?
有國家、地方財政支持,學費較便宜,一般4000—6000元/年,但是也有中外合作辦學等部分高收費專業,通常10000元以上,通常分數會比普通專業低,家庭條件好的可考慮;
需要自籌資金辦學,學費較貴,通常20000—30000元/年,也有超過30000元/年的,也按照民辦大學收費,家庭條件不好的同學慎重選擇。
2、民辦大學學歷受認可嗎?
民辦大學雖然自籌資金辦學,但是是國家教育正規組成部分,學歷、畢業證是受國家認可,學信網可查的,不過大學東方學院、青島農業大學海都學院等獨立高校,畢業時獲得的畢業證是由獨立高校頒發的,而非山東財經大學、青島農業大學頒發。
【高考志愿填報指南手冊】相關文章:
高考志愿填報指南手冊06-17
[薦]高考志愿填報指南手冊08-03
2025高考志愿填報指南手冊06-06
2025高考志愿填報指南06-06
2024高考志愿填報指南06-24
2021新高考志愿填報指南07-16
2024廣東高考志愿填報指南06-26
2024北京高考志愿填報指南10-16
2024高考志愿填報技巧與指南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