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文《獨果》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課文《獨果》教學設計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課文《獨果》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能在閱讀的過程中獨立認識本課生字“延”;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并積累“延年益壽”、“聰慧過人”、“叨念”、“飄溢”等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一家人互相謙讓“獨果”的故事,在理解的基礎上嘗試讀出人物不同的說話語氣。
3.感受一家人之間濃濃的互相關愛的真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理解一家人互讓“獨果”的故事,在此基礎上讀出人物說話時不同的語氣。
2.感受一家人之間濃濃的互相關愛的真情。
教學媒體
課件
課前學生準備
按要求預習課文
教學流程
一、 揭示課題,了解獨果
1.(媒體出示果實累累的橙子樹畫面)這是一棵怎樣的橙子樹?
2.往年果實累累的橙子樹去年一個果子都沒有,直到有一天——(出示句子:一天,我爬上橙樹玩,突然發現一個熟透了的大橙子。)指名朗讀。
3.一棵樹上只結一個果子,這就是獨果,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4.獨果,百年難遇,所以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在傳說中,它有許多神奇的功效,究竟有哪些神奇的功效呢?輕聲朗讀課文,邊讀邊劃下有關的詞語。
5.交流板書: 聰慧過人 延年益壽(提醒學生關注第四筆) 能治百病
6.能連貫地介紹一下獨果傳說中的神奇功效嗎?可以用上黑板上的這些詞。
說明:
二、 研讀“發現獨果”,感受驚喜
1.這獨果,可真是個“寶物”啊!發現這個獨果以后,我和奶奶的心情怎樣?找到有關的句子自己先讀一讀。
2.我和奶奶的心情怎樣?誰來讀出我的驚喜?誰來讀出奶奶的驚奇?指導讀句:
(1)我一溜煙下了樹,就往屋里跑,邊跑邊喊:“奶奶,我發現了一個橙子,可是獨果呀!”
看到了嗎?多快的動作;聽到了嗎?多響亮的叫喊聲,誰來讀出我的驚喜?
(2)奶奶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獨果?在哪里?這怎么可能呢?獨果可不易見到啊,你可別騙我!”
仔細看看奶奶說的話,有什么發現?能讀出奶奶的驚喜嗎?(媒體凸現四個問號和一個感嘆號)
三、 研讀“互讓獨果”,感悟謙讓
1.同學們,你們通過提示語里的動作、神態,對話中的標點符號讀好了句子,感受到了我和奶奶的驚喜,那么接下去圍繞著獨果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呢?默讀5-11節,然后用自己的話來概括地說說這件事情。
2.學生交流,在交流的時候幫助學生梳理故事內容,邊梳理邊板書:
我 奶奶 媽媽
3.誰能根據板書再來概括地說說這個故事嗎?
4.他們究竟是怎樣讓的?是怎么說怎么做的呢?下面請大家自己再讀讀這部分內容,邊讀邊想他們為什么要這么說這么做。學生自由讀文。
5.我們先來看看奶奶和我是怎樣讓獨果的.,先要請一個奶奶,誰來做奶奶?指名上前。(你來讀奶奶說的話,明白了嗎?)我們大家就一起來做“我”,也就是小榮。
(1)好,小榮,準備好了,要摘獨果了。摘獨果時要注意什么?(朗讀指導,學生讀第五節第一句。)
(2)(“奶奶”讀第二句)這里有個詞叫“叨念”,誰能說說什么叫叨念?奶奶,你能念叨念著讀好這個句子嗎?
(3)(“奶奶”讀第三句)奶奶,你能告訴大家,猛地,你究竟想起了什么?大家也來說說。(媒體出示句式:孟地,奶奶想起了 。 )奶奶,你能配上動作給我們演演這句話嗎?
(4)“你吃吧,我怕酸。”王老師要問問小榮了,奶奶真的怕酸嗎?多聰明的孩子啊,所以——(引讀“執意不肯”句)。什么叫執意不肯?堅決不肯吃,小榮會怎么說怎么做呢?(想象說話訓練)可是小榮真的不想吃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5.多懂事的孩子,多可愛的老人!奶奶和媽媽又是怎樣互讓的呢?同桌分角色讀一讀。讀的時候注意提示語中的表情,對話中的標點符號。
6.指名反饋朗讀。
四、研讀“分享獨果”,升華情感
1.誰都不肯吃,誰都想把這個神奇的獨果留給對方吃,這個寶物究竟該怎么處理呢?(媒體出示課文最后兩句)引讀。
2.“飄溢”的意思是什么?(指名讀句)
3.師范讀句子(朗讀時可在“從此”、“香氣”處予以強調)。你不覺得奇怪嗎?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學生質疑,自主解疑。)
4.是啊,屋子里流淌著的不僅僅是橙子的香氣,還流淌著一股濃濃的暖流,這是股人和人之間互相關愛的暖流。板書:關愛
5.配樂讀句。
6.今天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家人聽,把這份關愛帶回你的家。
板書設計 36 獨果
聰慧過人 延年益壽 能治百病
讓 讓
我 奶奶 媽媽
關愛
本課小結 朗讀是最基本、最有效的語文實踐活動,是解讀文本最根本的途徑,學生只有在熟讀文本的基礎上,才能實現對文本的感悟與內化。教學中我緊緊抓住了朗讀指導。
“讀誰的話,就把自己當成誰。”這句話我把它視作朗讀的經典之言。注重情感體驗,是閱讀教學的基本要求,也符合語文學習的規律。讓學生讀好課文,讀出自己對文本的理解來,就需要進入角色,做到“讀誰的話,就把自己當成誰。”指導學生朗讀我主要采用激勵、與點撥結合的方法:當學生抓住了關鍵詞,運用重音(多是重音輕讀)等朗讀技巧讀出了感情,尤其是讀出了自己對文本內容正確的理解。
反饋教學效果的作業
小練筆:寫寫家的溫暖。
課文《獨果》教學設計 2
設計理念:
從“趣”入手,“情”貫始終。
教學目標:
1、在讀準、讀通課文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
2、反復朗讀,感悟一家三代之間互相關愛的親情;鼓勵個性化的理解和朗讀,讀中培養語感,開發學生朗讀潛能,提高審美能力;
3、根據板書和創設的情境創造性地復述文章內容,開發學生的語言學習潛能;
4、讓學生把課文改編成劇本,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
教學重難點:
反復朗讀,感悟親情,開發學生的朗讀潛能。
課件準備:
文字片。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導語:齊唱《相親相愛》。一首相親相愛讓在座的所有老師都有一種回家的感覺,我們就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讓我們在這種愛的氛圍中開始今天的學習。
一、用“獨”字組詞,不露聲色巧解題。
組詞:板書“獨”:誰能用這個字組詞?最好是四個字的.成語。(學生說。)陳老師也來組個詞—獨果(板書)。齊讀。
二、聽、說第二段,獨特之處有興趣。
1、聽:誰見過?其實它并不是一種水果的名稱。這種水果可神奇了,聽陳老師慢慢道來。看誰聽得清,記得牢。
小時侯聽奶奶說,這種水果百年難遇,老人吃了長壽,小孩吃了聰明。但只能獨吃,不能分吃。(培養專心聽的習慣)
2、說:指名說---加上關聯詞語“雖然------但是------”說----加上“不但------而且------”說。(訓練語言表達的規范性、條理性)
三、創設情境談感受,聯系生活打基礎。
如果陳老師每人發一個這樣的獨果,讓你們明天帶回家,你們有何打算呢?(學生自由說)
四、蓄勢待發弓已滿,迫不及待讀下去。
1、聰明的同學已經知道我們今天學習的課題了,就是《獨果》。其實我們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學完了文章的前兩段。我現在發材料給你們,你們接著讀下去,讀兩遍,不認識的字問老師,問同學,查詞典都行,把文章讀正確,讀通順。速度要快,開始吧。(學生自由讀書。)
2、標出小節號,每人一節開火車讀書。(及時糾正讀中的問題)
五、理清條理,根據板書練復述。
1、這一家有哪些人?(板書:我---奶奶---媽媽)
2、他們之間圍繞獨果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板書:讓吃)
3、她們真傻,換了我十個也吃了。你認為這是怎樣的一家人?
4、根據板書把事情的過程說一說,(由概括到具體:訓練表達和思維,體現語言潛能的開發)
六、濃墨重彩是朗讀,心情、親情感悟出。
1、請同學們帶著這份感受再次走進課文,走進她們的內心世界,好好讀讀課文中人物的對話部分,仔細體會應該讀出人物什么樣的心情?可以自己讀,可以找伙伴分角色合作讀。(學生讀書。)
2、指名一組上臺先介紹自己的角色,邊讀邊評(師導評,生互評)(培養學生的品評、審美能力,開發學生的審美潛能)
3、齊讀最后一段,說說你對“沁人心脾”的理解。(引導學生說出獨果的香味,更要體會出全家人互相關愛的濃濃親情的芬芳)
七、齊寫對聯結全文,升華中心高潮起。
根據這個故事我們一起寫副對聯送給這一家人,(學生先試寫)我寫上聯:讓吃獨果一家人。你們接下聯。(學生有問題時,給出詞語組合句子)
板書: 讓吃獨果一家人,相親相愛樂融融
八、語言、音樂創情境,沉醉其中陶情操。
多么美的文章,讀來讓人陶醉;多么相親相愛、其樂融融的家庭,讀來讓人羨慕。像這樣的故事,像這樣的家庭在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正是他們構建了我們整個社會相親相愛的良好氛圍。你,我,他讓我們都融入到這個大家庭中來吧。(齊唱《相親相愛》)
九、編寫劇本,創造性勞動結碩果。
下節課,我們把文章寫成劇本,然后把它搬上舞臺。(下課)
附板書設計:
讓吃獨果一家人,相親相愛樂融融
獨果
小榮------奶奶------媽媽
【課文《獨果》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獨果》優秀教學與板書設計09-09
《獨果》教學反思09-06
關于獨果教案設計10-11
獨果說課教案設計07-22
《獨果》教案設計(通用7篇)09-11
《獨果》的說課稿范文09-20
《燈籠果》教學設計01-17
課文《江姐》的教學設計12-04
課文《挑山工》教學設計11-30
課文散步教學設計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