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教學計劃范文20篇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是時候寫一份詳細的計劃了。計劃到底怎么擬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計劃 1
上月情況分析
幼兒基本能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例如:廢舊的.物品,自制的玩具,家長都配合完成,這段時間,幼兒都能準時回幼兒園參加早操的鍛煉活動。
中心工作
1、加強早操訓練。
2、做好家訪工作;
3、大班畢業匯演排練
4、幼兒講故事大賽
家長工作
1、每天能按時送幼兒回園參加活動
2、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在得到別人幫助時應該怎么做,學習如何以禮待人。
3、請家長為幼兒準備講故事的內容
具體計劃
1、加強戶外活動及早操訓練,鍛煉身體;
2、針對幼兒個性特點與在園表現,做到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家訪。
3、根據本月主題《小小藝術家》內容開展各類活動;
4、根據主題活動安排好每一天的學習活動,讓幼兒有興趣地投入到學習中。
5、加強消毒工作,預防傳染病。
6、選好故事,參加園的故事比賽。
教學計劃 2
(一)引課
1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以前測量旗桿高度的方法,并說明這些方法的理論依據是什么?(相似三角形對應邊成比例)
2 、問題:如果觀測的角是任意的銳角,能否求出旗桿的高度呢?要解決這個問題,只要學完三角函數這節內容,你們就可得到答案。
(二)新課
1、① Rt △ ABC 中,∠ C=90° ,各邊名稱是什么?一般用什么字母表示,學生回答,老師在圖形中標明。
2 、在以上測量旗桿高度的各種方法中,那些量是改變的,哪些量是不變的,它們之間有何聯系?
學生活動:
學生思考,分組討論,并歸納出以下結論(如果學生有缺漏,教師可點撥,同時鼓勵表揚):
(1)、在 Rt △ ABC 中,當∠ A 不變時,三角形的形狀可以改變,即各邊可改變大小,但任兩邊的比值不變。
(2)、當∠ A 取其他固定值時,任兩邊的比值也有唯一確定值與之對應。
3、三角函數定義:由∠ A 取每一確定值,∠ A 的對邊與斜邊的比值有唯一確定值與之對應,我們把這兩個變量之間這種函數關系用符號 “Sin” 表示即: SinA= ∠ A 的對邊 / 斜邊
同理得出: COSA= ∠ A 的鄰邊 / 斜邊tanA= ∠ A 的對邊 / ∠ A 的鄰邊cotA= ∠ A 的鄰邊 / ∠ A 的.對邊
學生練習:
(1)、寫出∠ B 的四個三角函數
(2)、說出 SinA , cosA , tanA , coSA 值的范圍,求 tanA.cotA= ?
4、例題講解:
例 1 、( P108 )由學生回答解題思路,再由學生自主完成。
(三)鞏固練習:P108 第 2 題 P109 第 3 題
(四)隨堂練習
在 Rt △ ABC 中,已知 sinA=4/5 ,求∠ A 的其他三角函數值,學生板書。
(五)課堂小結:(由學生完成,教師講解、歸納、補充)
1 、了解三角函數是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方法。
2 、理解并熟記三角函數的定義。
3 、利用三角函數解決簡單的問題。
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初三數學上學期銳角三角函數教學計劃,大家仔細閱讀了嗎?最后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教學計劃 3
一、導入新課
由復習學過的文體導入說明文學習。
二、通讀全文,概括內容
學生自讀課文后議論回答,然后教師明確:本文給我們介紹了有關物候的知識及研究它的意義。
三、劃分結構層次,理解本文說明的條理性
1、本文圍繞著物候這個中心給我們介紹了哪些方面的知識?全文可劃分為幾部分?
學生討論,教師指名回答,然后教師歸納總結:本文作者圍繞物候這個中心給我們介紹了四個方面的問題,課文因此也可劃分為四部分。(略)
。、再問:以上四個部分的說明采用了什么樣的順序?
學生討論,教師提問后小結。作者在介紹物候現象時采用了這樣一種邏輯順序:先提出本文說明的對象是什么,接著說明它的重要性,然后說明它取決于什么因素,最后說明研究它的意義。這種說明順序符合人對事物的認識規律,同時使得文章很有條理性。這種條理性不僅表現于文章的整體,而且也表現在文章的局部,
3、請大家快速閱讀第三部分“決定物候來臨的因素”,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來說明的?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小結。課文在說明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時,是按照由主到次的說明順序來安排的,在行文上使用了“首先”、“第二個因素”、“第三個因素”!按送狻钡仍~語。
教師提示:我們讀一部小說,總是先讀到前面的“提要”。提要是對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內容全貌做極為簡要和概括的說明。有時我們還經常讀到摘要。摘要,顧名思義就是對原文的要點進行摘錄。寫摘要和寫提要有相同的地方,即都是抓住要點,寫成文章。不同的地方是提要用自己的語言對原作的內容全貌作簡要的概括說明,而摘要卻是在不損害原作內容的前提下,摘錄原作的要點,將原作的主要內容準確地按原作的順序寫出來,不摻進自己的觀點和評論,但為使上下文連續,可適當加上一些詞語,原文有的句子太長可取其主要成分。
學生寫完以后,教師把預先準備好的投影儀展示出來,供學生參考。(略)
四、總結
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向人們介紹事物本質特點的一種文體。寫說明文應按照一定的順序,使文章有條理性。《大自然的語言》這篇說明文向我們介紹的是物候學的知識,本文從具體、生動的物候景象說起,條理分明地說明了物候現象的特征、成因和意義。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檢查作業。叫學生回答上節課布置的作業。
二、理解本文說明的生動性
。、請三位同學分別朗讀前三段課文。
2、理解題目的含義。問:“大自然的語言”指什么?課文為什么以此為題?
學生討論,回答。第二段結束時說:“這樣看來,花香鳥語,草長營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第三段開頭又說:“這些自然現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為物候”?梢姟按笞匀坏恼Z言”是指“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物候現象。作者將豐富多彩的物候現象比做大自然的語言,顯得形象生動。課文以“大自然的語言”為題,作者是經過一番認真構思的。首先在課文第二段中有“傳語”、“暗示”、“唱歌”等詞語,將大自然人格化了,生動含蓄地揭示了物候現象對于農業生產的重要作用。其次,“大自然的語言”概括了豐富多彩的物候現象,給人以形象生動的印象。說明抽象深奧的物候學知識,從生動豐富的自然現象說起,精彩動人地展示出一幅四季風景圖,使人容易對其產生興趣,也符合人們由表及里認識事物的'過程。
。、理解課文生動形象說明事物的特點。課文第一段可以說是對題目的解釋和具體化,本段語言的最大特點是什么?哪些詞語用得好?
學生討論回答。本段具體描寫了“大自然的語言”──豐富多彩的物候現象,語言生動、優美、形象,給我們展示了一幅美妙的四季圖。寫大地回春,用了擬人手法,“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寫燕子歸來,用“翩然”形容,給人以輕快敏捷的感受。寫秋天植物葉枯落地,用“簌簌”一詞,寫昆蟲用“活躍”和“銷聲匿跡”對比,令人仿佛置身于肅殺的秋天之中。這些貼切生動的詞語或狀其具體情態,或概括其總體特征,給人以生動形象的感受。恰當貼切地解釋了“大自然的語言”。
。、口頭作文(略)
三、學習舉例說明
。薄耄罕疚脑谡f明事物時除了條理清楚和生動形象以外,還有一個特點是采用了舉例說明的方法。舉例子可以將一些抽象深奧的事理形象明了地說出來,令人容易明白。請大家將課文中的例子找出來。
學生快速讀課文,尋找文中的例子。教師指名回答。然后補充說明。
2、本文在舉例時常用“例如”之類的用語。請同學們看看,這樣的用語還有多少?有沒有不用的?
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教師指名回答,然后明確:這樣的用語,課文中還有“下面是一個例子”、“如”、“又如”等。也有不用的、如第二段舉了“杏花開和布谷鳥來了”三個例子都沒有用。
。、本文在多數情況下只舉一個例子,而在說明經度差異對物候的影響時卻舉了兩個例子,這有必要嗎?為什么?
學生討論、舉手回答。明確:舉例多少應根據需要而定,容易明白的就不舉或只舉一個例子;不容易明白的就要舉兩個乃至更多的例子。本文在說明經度差異對物候的影響時舉兩個例子很有必要。因為近海的地方比同緯度的內陸地區冬天溫和,這是人所共知的。若依此來推論,春天會來得早,但事實上是春天反而來得遲,且又寒冷。舉兩個例子說明,才能使人對此確信無疑。
四、總結擴展
。、請學生談談學習本課以后的感受。
。病⒔處熆偨Y。
五、布置作業(略)
教學計劃 4
一、班況分析:
本學期的幼兒年齡在2歲2個月—3歲4個月之間幾乎都是獨身子女,第一次離開家庭,開始集體生活。他們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平時都是由爺爺奶奶,他們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大多是采取包辦代替,因此大部分孩子這方面的能力不夠,對家人有很大的依戀。孩子們雖然對幼兒園充滿了好奇,但當父母離開后即表現出焦慮、不安等情緒以至一整天哭哭啼啼,更有甚者不要上幼兒園。家長對于送孩子入托也有著種種顧慮和擔心,怕孩子生活上不能自理,怕吃不飽飯。
因此,我們要給他們更多的呵護,足夠的愛。從穩定情緒,培養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入手,使他們能盡快地適應幼兒園生活,為以后的生活、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班級工作
1、我們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穩定孩子的情緒,消除家長的顧慮。我們還將逐步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與人相處等方面的能力,并加強情感培養: ⑴與老師間建立良好的感情,讓每個孩子天天都高高興興來上幼兒園。
、菩∨笥阎g學習友好相處,讓他們交好朋友,培養孩子初步的社會交往。
2、本學期,我們的工作要提現“教養并重”的原則,特別是要加強保育工作,精心呵護每位幼兒,從情感教養入手,給予幼兒以精神上的.安慰,把保育當作重點工作來抓。日常生活中加強對幼兒的護理,把保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注重培養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使幼兒能逐漸習慣集體生活。老師要平等對待每位幼兒,引起孩子愉悅的情緒反應,盡快使幼兒把對家長的依戀轉移到老師身上。
三、生活常規
新生入園是跨入集體生活的一個轉折點,也是進行常規教育的關鍵期。因此,我們把常規教育納入工作重點,我們要誠懇、和藹、有耐心,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地指導每位幼兒,特別是培養生活自理能力,如洗手、入廁、吃飯等。要多給他們時間進行反復練習,多給予贊美和鼓勵,是他們逐漸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具體做到:
1.高高興興的上幼兒園,向老師問早、問好,離園時會說再見。
2.逐漸養成范縣便后要洗手,主動向老師表示大小便,學會上廁所。
3.學會自己用勺子吃飯,能自己主動表示想喝水。
4.會拿小椅子,主動玩完玩具要收拾。
5.在大人幫助下能安靜的午睡。
6.在大人的帶領下,手扶把桿一級一級上下樓梯。
四、教育教學
本學期,我們將主題課程探究與單科教學結合,從五大領域開發幼兒智力,教學內容貼近幼兒生活。運用游戲形式,讓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探究學習,使幼兒樂意參與集體活動。
1、健康:
(1)養成按順序洗手的好習慣,洗手時不玩水,會擦肥皂,會用自己的毛巾擦手;
(2)能正確使用餐具,有文明的進餐行為,細嚼慢咽,不挑食,精神集中地吃飯;
(3)保持桌、地面和衣服的整潔,餐后會擦嘴和用水漱口;
(4)在老師的幫助下,愿意嘗試自己脫衣褲、鞋;
(5)能安靜就寢,睡姿正確。
2、語言發展方面:
(1)繼續學念兒歌,理解兒歌的內容;
(2)樂意用動作、語言表達自己的喜好與需求;
(3)能專注地看圖片、圖書,并隨意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感受。
3、社會發展方面:
(1)初步懂得收放玩具、愛護玩具,不是自己的東西不拿回家;
(2)學習觀察別人的情緒,分辨高興和不高興的表情;
(3)愿意和同伴一起游戲,一起分享自己的和別人的物品;
(4)隨時幫助、提醒內向的幼兒與他人進行交流;
(5)繼續學習在集體生活中遵守簡單的規則;
(6)在短時間內能專心做簡單的事情。
4、科學發展方面:
(1)在大人引導下注意周圍環境中有趣的事物。
(2)學習用多種感官感知生活中接觸到的事物,嘗試覺察其聲響、顏色、形狀等明顯的特征。
(3)愿意親近花草樹木和小動物,接觸水、沙、石等自然物。
5、藝術發展方面:
(1)繼續感受生活中的美,在大人引導下,能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2)樂意參加涂畫、撕畫、搓捏等活動,學會在規定的范圍內涂畫,能正確使用固體膠。
(3)樂意聽音樂。愿意用聲音、動作等方式自由表達自己的感受,喜歡跟老師愉快地唱歌、跳舞,敲打會發聲的器具。
具體做到:
1.喜歡跟老師到戶外散步、游戲、能在老師指導下萬大型玩具、學會斯紙、穿、插等技能。
2.愿意參加集體活動,能保持10分鐘的注意力,能大膽回答,愿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敢在集體面前講話。
3.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有困難時不哭,愿意嘗試解決或請求老師幫助。
五、本學期的保教重點是:
(1)生活管理方面:抓好班級日常性衛生保健工作,對個別幼兒進行重點指導,使幼兒在日常生活活動中,在每日的飲食起居中,得到細微的養護照顧,受到科學的健康教育,身心得到良好的發展;通過區域、教學及游戲活動逐步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2)幼兒安全管理與教育:結合幼兒年齡特點,進行適當的安全教育,增強其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教育管理方面:在抓好幼兒生活常規的同時重點抓幼兒的學習常規。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水平和興趣及個別幼兒的實際情況,確立相應的教育目標和要求,合理利用分區、集體活動、游戲等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積極參與、主動學習,引導他們學習用多種感官去感知事物,鼓勵他們動手操作,學會發現問題。確保教育目標和任務的完成。
六、家長工作:
(1)家訪:針對個別幼兒情況,取得家長配合、達成教育的一致性。
(2)家長會:向家長介紹幼兒園的有關制度;本學期園內的大型活動項目;對幼兒在上學期的生活、學習情況作詳細總結;分析班級存在的不足,希望得到家長的諒解與支持。同時,教師還鼓勵家長大膽提合理化意見,以便本班保教工作的改進。
(3)家長開放日:請家長來班,觀看或參加活動,使家長以直觀方式了解幼兒園教育內容方法,直接看到幼兒在園表現,了解教師工作情況,增強與教師的相互理解,增進情感聯系,也為擴大幼兒的社會接觸提供良好機會和條件。
教學計劃 5
為了把自己培養成具有新課程理念,具有執行新課程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課程研究和開發能力的高素質教師,確;A教育新課程改革的順利、高效實施,課題實驗的需要,為使課題研究和繼續教育工作更加有序,特制定本年度個人培訓達標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縣教育局一系列教師繼續教育學習有關文件及學校具體的學習培訓安排為指導,以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為學習核心,完成黨和政府賦予的教書育人的光榮任務。
二、目標要求
以“一德四新”(即師德教育、新理念、新課程、新技術、新方法)為主要內容,以“決戰課堂、新教材大練兵為抓手,以師德鑄造為靈魂,以課堂改革為中心,以優化課堂教學為突破口,進一步提高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從而響應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質量,為推動本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作貢獻。
三、基本原則
靈活、創新、務實地運用州、縣提出的創新性原則、集成性原則、開放性原則、實效性原則
四、學習內容
1、復習鞏固自上學期中繼教學習培訓的內容。
2、《法制教育與學科教學(初中分冊)》、《法制教育與
學科教學(教師法制常識分冊)》、《師德規范》、《新課程標準》等中繼教培訓教材。
五、達標計劃
1、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的學習及培訓。
2、積極地認真地參加教研活動,特別是教研組組織的觀摩示范課教學,認真學習同事的先進的教學理論和豐富的教學經驗。爭取每學期聽課節數達到10節,上公開課1節。
3、作好學習筆記,做到時時學習,處處學習,把終身學習作為自己的一生的學習目標。
4、期末認真總結,認真體會,積極撰寫中繼教學習心得體會和教學反思、論文。
5、不斷完善自己,努力打造自己成為新一代的具有新思想新教學理論和豐富經驗的合格中學教師。
6、按時完成相應的培訓作業和筆記。
教學計劃 6
。ㄒ唬⿲W科教學計劃的格式:
1.計劃的名稱。包括單位名稱和計劃期限兩個要素,如" X年級X學期XX學科教學計劃"。
2.計劃的正文。一般包括教學的目的和要求等十項具體內容,也就是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
3.最后寫訂立計劃的時間和人員。
。ǘ┯喠W科教學計劃前的準備。
一般地講,主要準備工作包括:
1.情況分析(制定計劃的根據)。制定計劃前,要分析研究工作現狀,充分了解下一步工作是在什么基礎上進行的,是依據什么來制定這個計劃的。
2.教學任務和要求(做什么)。根據需要與可能,規定出一定時期內所應完成的任務和應達到的工作指標。
3.教學的方法、步驟和措施(怎樣做)。在明確了教學任務以后,還需要根據主客觀條件,確定教學的方法和步驟,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
(三)一個完整教學計劃的十個環節
1、引言:
引入計劃訂立的說明,包括計劃訂立的具體學段。
2、指導思想:
根據課程教學標準,教育教學法規、理論確定教學指導思想和教學方針。
3、教材分析:
縱向和橫向聯系學科知識架構,分析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確定該內容在課程標準中的地位。
4、班情學情分析:
認真分析班級的具體情況,這是制訂計劃的根據和基礎。訂計劃的時候,要根據本班教學實際,具體分析本班基本情況和學生學習情況,從而找準本學科的教學切入點。
5、教學目標:
根據上級的指示精神和學校的現實情況,綜合班級現狀,提出具體可行的班級教學目標。
6、教學要求:
在系統分析前面各項指標的前提下,針對教學內容,全面提出教學活動中的具體要求。這是學期教學的基本工作方法、步驟的設想,應該科學具體,甚至要針對不同的單元,提出單元教學要求。
7、教學重難點分析:
針對教科書,分析教材在學科教學標準中的'設置目的,規劃處學期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以便于教學時具體把握教材的使用的學期教學進度。
8、具體措施:
根據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偏差、缺點、障礙、困難,確定預算克服的辦法和措施,以免發生問題時,陷于被動。
9、課時計劃:
根據教學任務的需要,科學分配課時,明確教學進度。一般來說,有具體的課文教學課時設置,也可以是單元課時設置。課時計劃是整個教學計劃最核心的部分,是具體計劃教學內容,分布教學任務,完成教學要求和教學目標的具體化和細致化。是解決“怎么學”和“怎么教”的一個完整的、系統的思路。
10、復習鞏固和檢測計劃:
這是針對教學的需要,具體規劃單元或學時段要達到目標進行的階段性工作?茖W設計好復習鞏固、檢測反思的時間,是教學計劃中針對課時設計不足而進行的有效補充措施。
(四)在實踐中進一步修訂、補充和完善計劃。
計劃一經制定出來,并經正式通過或批準以后,就要堅決貫徹執行。在執行過程中,往往需要繼續加以補充、修訂,使其更加完善,切合實際。
教學計劃 7
一、指導思想
編織作為一門藝術,有其獨特的魅力。她以其鮮明的藝術性和廣泛的實用性,以及自身蘊藏的豐富德育因素,成為女孩子的最愛。所以,開展編織興趣小組,在教學中應注重挖掘這些因素,并恰當地將其融合、滲透在其它相關科目的教學當中,對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他們自身的道德素養和操作能力會大有裨益。
二、教學內容
由于學生多為新生,沒有編織基礎,所以一切必須從頭開始。本學期,主要是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編織技巧,如上針、下針、增針、減針的.編織方法,看學生的練習情況,水平好的同學可以嘗試編織一些小物品。
三、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編織,培養學生愛生活、樂動手的情趣。
2、培養學生平心靜氣、專心致志的品格,堅韌不拔的精神。
3、讓學生掌握正確的編織姿勢,編織技能。
5、要使學生養成自覺編織,勤與動手的好習慣,提高編織能力,樹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觀。
四、教學措施:
1、教給學生正確的編織姿勢,基本技法等要領。
2、教給學生愛惜教學用品,節約資源的意識。
3、開展一些形式多樣的比賽、服務活動,提高學生的興趣。
五、人員及分組
一組:
組長:汪新梅
組員:張小倩李欣然顧興辰秦玉杜亞楠二組:
組長:張祥池
組員:李安冉顧敦琪
教學計劃 8
一、學生分析:
一年級學生在課堂中集中注意力短,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對教師枯燥的講解與練習會產生厭倦情緒。好動、多話是低年級學生的天性。做動作模仿能力強,所以拫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在教學中針對學生求新、求變、求異的心理特點,多采用游戲、模仿性練習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活動的樂趣、更好的掌握一年級的教學內容。
二、教學目標:
1、學生樂于參加各種游戲活動,認真上好體育課。
2、了解課堂常規,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課堂練習秩序。
3、學生在體育活動中能適應陌生的'環境,如在陌生的場地進行活動或與陌生的同伴一起參加游戲活動。
三、教學內容:
1、隊形隊列
2、基本體操
3、游戲
4、田徑的各種跳動和投擲動作
重點:隊形隊列
難點:田徑的各種跳動和投擲動作
四、教學進度
時間
教學內容
第1—3周
隊形隊列及游戲
第4周
復習隊形隊列,游戲
第5—8周
基本體操,游戲
第9周
復習基本體操,游戲
第10—12周
田徑的各種跳躍和投擲動作,游戲
第13—14周
全面復習
五、教學措施
1、采用直觀的教學方法
2、上課多采用鼓勵的語言,實事求是
3、教師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教學計劃 9
一、基本情況
1)課程名稱:高一《人·自然·社會》
2)教材使用情況:浙江文藝出版社
3)任課班級:高一(2)(3)(4)(5)
4)本學期周課時:兩周1課時
5)計劃教學時數:9課時
6)已完成教學情況:無
二、教學目標及任務:
1)課程教學主要目的要求
目的:
a、通過學習該課程使學生了解自我,關愛自我的'身心健康;
b、意識到早戀對中學生的危害,謹慎交友;
c、學會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學習,了解電子商務;
要求:
a、要求學生能正確認識自我并在課堂中能積極思考,主動發表自己對問題的見解;
b、在活動過程中能積極參與,注重學以致用。重點:a、培養學生積極的生活態度和正確的人生觀,增強對社會和自我的責任感;
c、使學生在了解自我的基礎上不斷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難點: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對自己負責。
三、教學內容及計劃安排:教材體系及教學進度計劃教學內容調整說明第二周:撐過雨季
第四周:粉紅絲帶
第六周:花開的聲音
第八周:長大未成人
第十周:藥物知識abc
第十二周:睡出健康
第十四周:e時代情感
第十六周:電子商務
第十八周:自我小結由于國家法定節假日和學;顒拥挠绊懀瑢嶋H教學時數可能會有變化。
教學計劃 10
一、學生的知識、能力與非智力元素的基本分析。
本屆學生化學基礎也比較弱,學生的學習自覺性還比較的差,學習氣氛不夠好,學習的信心不足,還需要耐心的給予引導和鼓勵。
二、教材內容的基本分析及刪、補意見。
《化學反應原理》內容是最基本的化學反應原理,包括反應速率、反應方向及限度等問題。從理論的高度認識酸、堿和鹽的本質及其在溶液中的反應;瘜W反應與能量的.關系是以反應熱與反應物的物質的量的定量關系為主。化學能和電能的相互轉化為基礎的電化學過程和裝置是富有時代氣息和應用廣泛的領域。
三、教學任務與目標。
化學這學期主要開設《化學反應原理》和《物質的結構》,學生通過學習初步認識基本的化學反應原理,并能運用原理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四、主要措施和教學方法。
1:運用直觀教學手段,創設良好的學習情景,如展示實物,采用圖像、表格、多媒體課件、錄象等進行教學。
2: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習興趣。如在講“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主題中,可聯系合成氨和工業制硫酸等化工生產條件的選擇、催化劑的特點研究等內容。
3:精心設計問題情景,發展學生探究能力。
五、教學改革設想。
針對學生基礎薄弱的因素,教學中抓好基礎教學,扎實基礎,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和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培養一定的化學尖子。
六、教學進度安排。(見附表)
教學計劃 1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word界面、掌握打開與保存文件的方法。
2、掌握光標的定位、文字的選擇、修改、添加、移動、復制、粘貼等基本操作。
3、學會文字字體、字號和段落的基本設置技巧。 過程與方法:
1、體驗制作學習計劃的過程。
2、學會欣賞和吸收別人的設計思想,制定具有個性特色作品。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欣賞好的制定學習計劃作品,提高鑒賞能力和審美意識。 2、培養自我評價意識。
3、通過“先選中、再操作”的操作規范,養成學生嚴謹、科學的態度。
二、教學活動內容、重難點 內容:
本活動設計目的是通過完成制定學習計劃活動,讓學生對利用文字處理軟件來制定作品的基本過程有一個完整的認識。對有的同學來說,文字處理軟件有點陌生,但本活動是從單純的技術應用角度來學習的,而是突出作品設計階段的作用。本活動學習內容是:制定學習計劃階段:讓學生選擇合適的`工具軟件制定學習計劃,了解制定學習
計劃的基本常識,并對自己制定計劃內容進行加工和美化。
教學重點:
1、讓學生學會修改文檔時選用自己習慣的基本編輯操作。
2、讓學生掌握常用文檔文字、段落排版的基本要求。 教學難點:
養成規范的文字處理操作習慣。
三、教學環境: 多媒體教室
四、教學課時: 一課時
五、教學方法:
講述法、任務驅動、演示法
六、教學過程:
教學計劃 12
一、指導思想:
幼兒美術教育活動是滿足兒童感受美的情感教育活動,最終目標是培養幼兒創造力、想象力、思維能力。幼兒美術活動的內容涵蓋了幼兒生活的全部,幼兒的所見所聞,包括對周圍環境的人物、動物、植物、風格、建筑、各種有趣的玩具和幼兒園的生活游戲等等,都是通過美術活動體現出來。
二、授課內容:
美術基本功訓練,想象思維拓展訓練,視覺感官訓練,創新意識訓練
三、教學進度安排
課時:16次,每個課時60分鐘創意美術提高班教學進度
第一課時:蠟筆畫《到處旅行的蝸!
第二課時:圖案畫《汽車彩妝》
第三課時:圖案畫《太陽找朋友》
第三課時:涂色畫《穿棉襖的小魚》
第四課時:圖案畫《小蝌蚪找媽媽》
第五課時:手指印畫《給演員化妝》
第六課時:蠟筆,水粉脫色畫《雞冠花》
第七課時:拼貼畫《小魚吹泡泡》
第八課時:折紙畫《小青蛙》
第九課時:圖案畫《給樹穿上花衣裳》
第十課時:寫生《主題學習公園》第十一課:寫生《美麗的'校園》第十二課時:圖案畫《七彩童年》第十三課時:圖案畫《找朋友》
第十四課時:拼貼畫《勤勞的小刺猬》
第十五課時:寫生《烏龜的家》第十六課時:寫生《主題——輪胎接力》
教學計劃 13
一、單元內容分析
本單元教材是在學生掌握了整數乘法,分數的意義、性質,以及分數加、減法的計算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內容包括分數乘法、利用分數乘法解決問題、倒數的認識。這些內容都屬于分數中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利用這些知識不僅可以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而且也是后面學習分數除法,以及百分數知識的重要基礎。
二、單元學習目標
1、建立分數乘法的原型,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理解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對于分數乘法同樣適用,并能應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
3、會利用分數乘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4、使學生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三、教學策略
1、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幫助學生自主構建新的知識。
2、讓學生在現實情景中學習計算。
3、改變學生學習方式,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學習分數乘法。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讓學生理解算理,掌握計算法則。
難點:
1、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去解答實際問題。
2、改變學生學習方式,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學習分數乘法。
五、教學建議
1、注意相關的已有知識的復習。
2、加強分數乘法的意義的教學。
3、借助多種方式幫助學生學會分析數量關系的方法。
六、本單元內容可以用12課時進行教學。
教學計劃 14
一、指導思想
二年級的學生相對來說閱讀教學還很薄弱,但適當地提前滲透一些閱讀方法、閱讀書籍還是很有必要的。閱讀是識字的重要途徑,有利于提高識字質量;能夠進行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提高聽話、說話能力;能夠使學生獲得多方面的知識,發展思維,提高認識,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
二、閱讀內容
延承一年級,繼續繪本、童話為主要讀物,輔以其他刊物,包括優秀兒童讀物,歷史知識,自然讀物等。
三、達到目標
與一年級相近,由拼音、圖畫書閱讀逐步向文字閱讀過渡,讓學生體驗到閱讀的快樂。
四、閱讀教學的方法及進行措施:
1.閱讀指導課上給學生推薦好書,并由學生自己推薦好書。
2、每天抽出10-15分鐘的閱讀時間,以教師的講故事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慢慢告訴他們,這些都是書上有的.,引導他們有興趣去尋找并閱讀。
2.鼓勵學生,把自己獨特的感受或優美的詞語背下來。
3.課前抽出5分鐘交流課外閱讀小故事,學生全面參與。
4.組織好閱讀比賽來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5.學生開始可以看圖畫編故事,慢慢開始圖畫帶文字,直至簡單的小文章,并說出自己讀后的簡單感想,直至順利完成閱讀計劃。
總之,以愛讀書為主,可以不求甚解地大量讀書,只要培養起閱讀興趣,掌握閱讀方法,日積月累,肯定大有收獲。
教學計劃 15
一、指導思想:
在學校工作意見指導下,把培養學生創新精神作為工作根本,圍繞學!翱萍继厣边@一重點,開展航模社團活動。通過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個性的平臺,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科學的興趣和能力,樹立“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精神,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從而促進我校的科技創新教育工作。
二、工作重點:
1、航模普及活動:
(1)、教師培訓:教師是上好模型制作課的核心,在本學年中適當安排教師的培訓與指導工作。
(2)、航模校本教材使用:本組輔導員要合理使用教材,使之不斷豐富和完善。
(3)、課程教學:本組輔導員按照教學進度,在學校規定時間切實開展航模校本課,認真備課與組織,充分準備器材,認真教學,合理安排室內與室外課,注意室外課的管理與效果。
(4)、本組活動中,要適當穿插有關知識的介紹與當前前沿信息的傳播,使學生不但動手動腦,也有知識的消化吸收。
2、航模提高隊的訓練、比賽:
(1)、在普及基礎上選拔優秀選手參加“競賽隊”訓練。
(2)、航模專業隊訓練:校航模隊員在每周四早晨訓練。
(3)、航模各類競賽的輔導鼓勵優秀輔導員擔任。
三、活動內容:
一:橡筋動力飛機
二:四驅動力賽車
三:輪船模型
四:火箭
五:考察評價小結
注:1、如有賽事,則當月為該項目訓練月
教學計劃 16
一、教學目標
通過該討論交流,歸納完善,使每個學生做到完全理解課文的內容和結構,并掌握課文的敘述次序和表達方式,理解疑難句型并能模仿造句。
二、學生自己閱讀課文第四自然段(4分鐘~5分鐘)
要求帶著下列問題閱讀。
(1)海底甲烷釋放時,水的密度會發生什么變化?
(2)甲烷氣泡是怎樣使飛機墜海的?
(3)失事船只和飛機為什么不發求救訊號?4)人們為什么找不到肇事船和飛機殘?
三、串講課文
1、第三段(第4自然段)
描述“魔鬼三角”發生意外的經過。學習句型:“縱然……也……”
這個句型表示讓步的假設關系,意義與“即使……也……”相仿,一般用于書面語中。“縱然”也可以省略為“縱”。例如:
⑴縱然困難再大,我相信他們也能克服。⑵那是我們縱然想學習也沒有條件啊!俺耍,……也……”
該句表示排除已知,補充其他,后面常有“也”與之后應。例如:⑴他除了有時打籃球外,也沒什么愛好。⑵這件事除我之外,小李也知道。
四、歸納課文的結構
“魔鬼三角”地區曾發生多起飛機和船只失蹤事件,人們眾說紛紜。后來有人提出“甲烷”說,這似乎能解釋疑案,也比較可信。
五、小結本節課的學習,布置作業
4、用本節課所學的'句型造句。
5、熟讀本段課文,做到能流利地口述文中的故事。
目的:掌握課文內容。要求:能流利地讀課文。
方法:給老師朗讀或口述文中的故事。
教學計劃 17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學習“一瀉千里、膽驚心悸、湍急、吞噬、艄公、瀏覽、化險為夷、如履平地”等生字、詞。
2.通過艄公的形象,接受深厚的民族精神,理解作者闡明的道理。
3.分析作者在文中采用的全方位的.襯托和對比手法的作用。
教學重點
1.了解作者,學習“一瀉千里、膽驚心悸、湍急、吞噬、艄公、瀏覽、化險為夷、如履平地”等生字、詞。
2.分析作者在文中采用的全方位的襯托和對比手法的作用。
教學難點
通過艄公的形象,接受深厚的民族精神,理解作者闡明的道理。
教學思路及學法指導
一、按照常規自行預習。提示:
1、重點朗讀第3、4、5自然段和第9、10段,注意讀到描述性語段和說明性語段時,在輕重徐疾、抑揚頓挫上應有什么樣的區別。
2、準備回答“練習探究”一、二,將答題要點寫在筆記本上。
二、課堂上先由學生朗讀全文一遍(自主或指定均可)。指點注意是否做到描述語段和說明性語段有所區別。講評之后,讓學生先各自將3、4、5和9、10這五個段落輕聲讀一遍。然后在班上或自主或指定進行交流,教師講評并作示范。?
三、討論交流“練習探究”三、四。討論第四題時,不要忽略了“大水車”的形象意義。
四、就“詞句品味、積累”第1題,辨析一下如果將“濁浪排空”改為“巨浪排空”,把“膽驚心悸”改為“膽顫心驚”,是否更好?品味第2題中“安祥”用于筏子,有什么樣的意味,為什么?
教學計劃 18
一、課程目標
1.以培養學生的模仿能力,實踐能力,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為重點,培養學生的身體運動智能,形成耐心,細致,安靜的性格.
2.通過手工制作的研究開發,完善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與特長,增強學生的`意志力,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密切學生與社會,與生活的聯系,促使學生形成多樣化的知識結構,為適應未來社會學會一種本領.
二、課程內容及教學方法
課程內容:
1.利用不同顏色的色卡紙,剪貼出各種各樣的蔬菜,水果,花草樹木的形狀,粘貼起來構成一幅漂亮的手工貼紙畫。
2.用細小的五顏六色的珠子串成不同的圖案,用于衣服,鞋子,發夾等作裝飾用,用途非常廣泛.
3.利用五顏六色的長氣球,制作各種可愛的造型。例如,小狗,熊貓等
4.收集廢棄的紙盒,通過粘貼等方法,制成機器人。
教學方法:
1.指導學生正確運用剪刀,膠水,雙面膠等,模仿樣品制作自己喜愛的造型。
2.課外去觀察,調查現實生活中的小飾品,豐富自己的視野,為自己的設計,創作準備素材.
三、授課對象及其他要求
二年級學生
課時安排:因為一幅圖案不可能按課時完成,所以不能分出明確的課時安排.本學期主要是在模仿樣品操作的前提下,讓學生進行創造性活動,在期末安排學生一次作品展示活動。
教學計劃 19
一,教學目的要求
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模塊教學為學生提供了更廣泛的選擇。本學期的課堂教學試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體育參與的`目的,提高學生在科學鍛煉中的主動性、自覺性和主動性。通過一種中國傳統太極拳(太極拳)模塊和田徑模塊的教學,學生可以進一步掌握24式一種中國傳統太極拳(太極拳)和田徑運動的基本技術和技能,增強體質。同時,可以培養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的毅力和團隊精神,學會自主學習,合作探索學習,形成體育特長和技能,為終身體育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課堂學生分析
高一新生具備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初步解決問題的能力。生理上,大部分學生進入了生長發育的高峰期,身體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為進一步學習提供了有力的條件;心理上,高一學生剛從初中進來,心理還不成熟,情緒控制能力弱,心理極不穩定;此外,雖然他們對高中體育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新鮮感,但合作意識和團隊觀念較弱。
三、具體教學措施:
1、運用室內理論課程,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讓學生掌握基本理論知識、行動技能。
2、利用實踐課,學生可以進一步掌握運動技術的要點,形成運動專長,培養終身體育知識。
3、采用小組教學法培養體育骨干。
4、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
5、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體育活動,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教學計劃 20
一、指導思想:
美術是向學生傳授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審美潛力,增強愛國主義精神,陶冶高尚的情操,培養良好的品德、意志、提高學生的觀察潛力,想象潛力,形象潛力和創造力的學科。
二、教學資料和要求:
初一級有中國繪畫欣賞、寫生花鳥畫、人物畫、色彩基礎知識圖案設計、雕塑制作。陶藝制作。初二級有中外繪畫作品欣賞。構圖知識、素描風景寫生、談彩風景畫、中國山水畫、造型特殊表現技法、裝飾畫設計、應用設計。
三、狀況分析:
1、學生狀況:初一現有六個班,初二有四個班,他們大多對社會上所充斥的.漫畫書興趣濃厚,喜歡畫那些漫畫,對課本上的基礎訓練興趣不濃。
2、初中繪畫基礎知識占較重比例,占50%,欣賞占15%,工藝占35%,
四、具體實施與要求:
1、認真備好每一堂課,明確重點、難點。
2、超多采取范畫、示范步驟圖、教具等這些直觀教具,邊示范邊講解。
3、教師在課堂上精講多練,認真輔導學生作業。
4、注重對各種潛力的培養,尤其是審美潛力,所以美育貫穿全過程。
5、在教學方法實施上,根據不一樣的資料采取不一樣的方法,實行多種方法相結合。
6、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隨堂輔導,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啟發學生的積極性,啟發學生創造思維及想象力。
7、做好每節課的小結,針對性地進行作業評講。
【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小學音樂教學計劃-音樂教學計劃07-14
關于體育的教學計劃_體育教學計劃04-01
法制教學計劃07-15
圍棋教學計劃03-29
Photoshop教學計劃12-18
暑假教學計劃09-25
舞蹈教學計劃05-24
演講教學計劃01-26
體育教學計劃04-23
陶笛教學計劃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