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中班下學期語言教案《海浪撲上來》含反思(精選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下學期語言教案《海浪撲上來》含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中班下學期語言教案《海浪撲上來》含反思 1
活動目標:
1.感受小浪花的調皮和愛運動的特點。
2.對跳遠活動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1.有條件的話,可讓幼兒在活動前看看海浪拍打海岸的圖片或錄像,聽聽海浪撲上海灘的聲音。
2.故事磁帶。
活動過程:
1.浪花來了。
――出示掛圖,欣賞散文“瞧!海上的浪”至“就悄悄退下了”。
――誰來了!浪花們是怎樣來的?他們發出了什么聲音?
――引導幼兒模仿象聲詞:嘩、沙啦、呼呼。
――浪花們想干什么呢?
2.小浪花比跳遠。
――欣賞散文“忽然,有個浪娃娃”至最后。
――小浪花想干什么?
――小浪花是怎樣比賽的?他有沒有聽裁判的指揮?
3.調皮的小浪花。
――完整欣賞散文。
――你覺得這是一群怎樣的小浪花?
――你從哪兒聽出他們很調皮?
4.跳遠比賽。
――組織幼兒進行跳遠比賽。
――幼兒在運動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散文的意境,并對跳遠這一活動產生興趣。
建議:
1.散文中的小浪花正如幼兒:年齡小、自控能力弱,又好學樣,看到別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便一哄而上。孩子們會從小浪花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2.活動前,可根據條件,讓幼兒看看海浪拍打海岸的圖片,聽聽海浪撲上海灘的聲音,讓沒有見過大海的幼兒對海浪有感性的認識。
附:海浪撲上來
瞧!海上的浪,急匆匆往海灘上跑,往海灘上跳。
嘩――
一個人浪撲上來了,跳得真遠。
沙啦――
又一個浪撲上來了,用力地撞,撞在岸邊的山崖上,碎了。
呼呼――
嗯,這個浪小一點,只在灘頭張一張,望一望,就悄悄退下了……
忽然,有個浪娃娃爬到我身邊,用舌頭把我的腳兒舔舔,還咕咕咕說著什么。哈,我聽懂了,他說浪花們要比跳遠,叫我當裁判哩!
當裁判就當裁判。好,1號浪花起跳!呼啦,跳到這兒,我連忙在沙灘上劃一道杠杠。哎呀,杠杠沒劃好呢,2號浪花就跳過來了――2號2號,你急什么呀!不對不對,2號浪花還沒退回去,3號、4號、5號……都一個勁兒向前跑,向前跑,往上跳,攔也攔不住!
唉,浪花,一群調皮的`浪花呀!
活動反思:
《大!窂娜齻方面幼兒童話的語言來寫大海:大海是動物園、海浪是雕塑家、海灘是玩具廣場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們。動物園、玩具廣場是什么樣子的,孩子們非常了解,理解起來也就容易多了。所以,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了解到了大海的哪些特點,又體會到了什么;讓孩子在讀中體會大海的神奇,從而激發孩子對大海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幼兒園中班下學期語言教案《海浪撲上來》含反思 2
活動目標
通過聽故事,讓孩子們了解大海的美麗景象。
增強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鼓勵他們用完整的句子描述自己的感受。
發展孩子們的想象力,通過角色扮演體驗“成為小魚”的樂趣。
學習一些與海洋相關的詞匯。
準備材料
故事書《海浪撲上來》或相關電子版資料
海洋生物圖片(如魚、海星等)
藍色布料或紙張模擬海水
小玩具船若干
錄音機及海浪聲效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播放海浪聲效,引導孩子們閉上眼睛想象自己站在海邊的情景。
提問:“你們聽到什么聲音?想象中的大海是什么樣子的呢?”鼓勵孩子們分享自己的想法。
二、故事時間
講述《海浪撲上來》的故事,期間可以適當加入提問,比如:“如果你是故事里的小魚,你會怎么做?”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并促進思考。
三、討論交流
結束后,請幾位小朋友復述故事的主要內容。
引導孩子們談論自己最喜歡的部分是什么,為什么喜歡。
四、創意游戲
利用藍色布料或紙張布置成一片“海洋”,將小玩具船放在上面。
邀請孩子們扮演不同的'海洋生物,在“海洋”里游泳、玩耍。
教授幾個簡單的海洋手勢語,如用手勢表示“鯊魚來了”、“海星在跳舞”等,增加趣味性。
反思
成功之處:孩子們對故事非常感興趣,能夠積極參與討論;通過角色扮演游戲很好地激發了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需要改進的地方:有些孩子在表達自己時還不夠自信,未來可以通過更多小組合作的方式讓他們感到更加自在。
后續建議:可以考慮安排一次實地考察,帶孩子們去真正的海邊感受自然之美,進一步加深他們對海洋的認識和熱愛。
幼兒園中班下學期語言教案《海浪撲上來》含反思 3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理解散文中“海浪撲上來”的動態場景,學習描述海浪的擬聲詞(如“嘩、沙啦、呼呼”)及動作詞匯(如“撲、撞、退”)。
能力目標:通過角色扮演、跳遠游戲等活動,提升語言表達與肢體協調能力,嘗試用完整句式復述故事片段。
情感目標:感受海浪的活潑與力量,激發對自然現象的探索興趣,培養勇敢嘗試的精神。
教學準備
教具:海浪動態視頻片段、散文配圖(海浪、沙灘、浪花)、跳遠比賽道具(沙坑、標記線)。
經驗準備:提前布置家庭任務,請家長與幼兒觀察海浪圖片或視頻,分享感受。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5分鐘)
播放海浪拍打沙灘的視頻,提問:“你們聽到了什么聲音?看到了什么?”引導幼兒用“嘩啦”“撲通”等詞匯描述。
出示散文配圖,教師用夸張語氣朗讀片段:“海上的浪,急匆匆往海灘上跑……”重點模仿象聲詞,鼓勵幼兒跟讀。
分段理解(10分鐘)
第一段:聚焦海浪的動態(“跳得真遠”“撞在山崖上”),請幼兒用動作模仿不同大小的`浪花。
第二段:角色扮演“浪花跳遠比賽”,教師扮演裁判,幼兒分組扮演浪花,用“1號浪花起跳!”“哎呀,2號浪花還沒退回去!”等臺詞互動。
游戲鞏固(10分鐘)
跳遠比賽:在沙坑設置標記線,幼兒分組比賽,教師用散文語言解說:“1號浪花跳到這里,2號浪花迫不及待沖上來……”引導幼兒用“我跳得比浪花還遠!”等句式表達。
總結延伸(5分鐘)
提問:“浪花為什么總想往前沖?”引導幼兒聯系自身經驗(如“想贏比賽”“好奇沙灘”)。
布置家庭任務:用彩筆畫出“浪花比賽”的場景,下節課分享。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角色扮演與跳遠游戲有效激發了幼兒興趣,部分幼兒自發創編臺詞(如“我是最調皮的浪花!”)。
通過肢體動作(如模仿浪花“張望”“跳躍”)加深了對動詞的理解。
改進方向:
部分幼兒對“裁判”“規則”等抽象概念理解困難,需簡化語言(如用“排隊跳遠”替代“遵守比賽規則”)。
動態視頻時間可縮短至2分鐘,避免幼兒注意力分散。
幼兒園中班下學期語言教案《海浪撲上來》含反思 4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理解散文中“浪花調皮”的性格特點,學習用比喻句描述海浪(如“浪花像一群小朋友”)。
能力目標:通過小組合作仿編散文,提升語言組織與想象力,嘗試用繪畫記錄故事場景。
情感目標:感受海浪與沙灘的互動關系,萌發對自然環境的保護意識。
教學準備
教具:散文音頻、浪花與沙灘的`對比圖(如“浪花跳躍”與“沙灘安靜”)、海洋污染圖片(如塑料袋、油污)。
材料:彩紙、黏土、廢舊材料(用于制作“環保海浪”)。
教學過程
對比觀察(5分鐘)
出示浪花與沙灘的對比圖,提問:“浪花和沙灘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用“浪花活潑,沙灘安靜”等對比句式回答。
播放散文音頻,重點標注比喻句:“浪花像一群小朋友,一哄而上!
仿編散文(10分鐘)
分組討論:“如果浪花是小朋友,它們會在沙灘上做什么?”教師記錄幼兒創意(如“浪花在沙灘上畫畫”“浪花給貝殼洗澡”)。
每組選擇一句仿編內容,用彩紙制作“浪花故事書”,教師協助書寫文字。
環保主題活動(10分鐘)
出示海洋污染圖片,提問:“這樣的海浪會開心嗎?”引導幼兒討論保護方法(如“不亂扔垃圾”“節約用水”)。
用廢舊材料(如塑料瓶、紙盒)制作“環保海浪”,教師示范如何將垃圾變成“浪花裝飾”。
作品展示(5分鐘)
每組展示“浪花故事書”與“環保海浪”,用散文語言解說(如“我們的浪花用塑料瓶做皇冠,它是最聰明的浪花!”)。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仿編活動激發了幼兒創造力,部分小組將“浪花”與“宇航員”結合(如“浪花在月亮上跳遠”)。
環保主題活動讓幼兒意識到人類行為與自然的關系,有幼兒提出“要給浪花送禮物(清潔工具)”。
改進方向:
仿編環節時間可延長至15分鐘,增加幼兒互評機會(如“哪句最有趣?”)。
廢舊材料需提前消毒,避免安全隱患。
幼兒園中班下學期語言教案《海浪撲上來》含反思 5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通過故事理解大海的美麗與變化,增加對自然環境的興趣。
技能目標:能夠用簡單的句子描述海浪的特點;提高聽講、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目標:培養孩子愛護自然、保護海洋生物的情感。
【教學準備】
《海浪撲上來》的故事書或PPT演示文稿。
海洋相關圖片(包括不同狀態下的海浪)。
輕柔的背景音樂。
手工材料(藍色紙張、剪刀、膠水等),用于制作簡易海洋場景。
【教學過程】
一、導入環節 (5分鐘)
教師播放輕柔的海浪聲效作為背景音樂,并展示一些美麗的海灘和海浪的照片。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去過海邊嗎?看到過什么樣的海浪呢?”鼓勵孩子們分享自己的經歷。
二、新授內容 (15分鐘)
講述故事:
使用故事書或PPT向孩子們介紹《海浪撲上來》的故事。注意語速適中,表情生動,讓孩子們更容易被吸引。
討論交流:
講完故事后,引導孩子們思考并回答問題:“為什么海浪會撲上來呢?”“你覺得海浪像什么?”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三、實踐活動 (10分鐘)
組織一個小小手工活動,讓孩子們利用提供的材料制作屬于自己的“海洋”?梢允羌舨貌ɡ诵螤钯N在藍色紙上,也可以添加小魚等元素豐富畫面。
在此過程中,老師可以穿插講解關于保護海洋的知識點。
四、總結回顧 (5分鐘)
請幾位小朋友展示他們的作品,并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的“海洋”里都有些什么。
最后,再次強調保護海洋的`重要性,鼓勵大家從自己做起,愛護我們的地球家園。
【反思】
本次課程通過故事引入了海洋的主題,結合實際操作讓孩子們有了更直觀的感受。但在實踐活動中發現部分幼兒對手工技巧掌握不夠熟練,需要更多時間練習。
下次開展類似活動時,可以提前準備好更詳細的步驟說明圖示,幫助所有孩子都能順利完成任務。
同時,在日常生活中也應加強對環境保護意識的培養,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上。
【幼兒園中班下學期語言教案《海浪撲上來》含反思】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含反思08-15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認識春聯》含反思09-19
幼兒園中班下學期語言教案《螞蟻和西瓜》含反思(精選11篇)07-11
幼兒園中班語言優秀《下雪了》教案含反思(精選10篇)12-12
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傘》含反思04-05
幼兒園中班語言優秀教案《雪花》含反思(精選10篇)12-07
幼兒園中班語言《秋天的顏色》說課稿含反思08-14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抱抱》含反思04-03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聽》含反思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