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最可怕的動物讀后感600字(精選5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最可怕的動物讀后感6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最可怕的動物讀后感600字 1
要問我對什么最感興趣?當然是動物啦!可不,我讀了一本《最可怕的動物》,走進了奇妙的動物世界。小巧可愛的小青蛙竟是大殺手,看起來可愛的鯨魚竟比過了大白鯊。下面我就來介紹幾種“人不可貌相”的動物吧。
“嗷!”伴著一聲駭人的吼叫,可怕的虎鯨出場了。它們的身體都十分強壯,最長的有十多米,體重約七八噸。它們的身體上黑白分明,兩眼后還有一塊梭形的白斑。它背上的中央豎著一個大的三角形背鰭,十分顯眼。嘿嘿,別看萌萌的虎鯨那么討人喜歡,它呀,性情殘暴,狡猾兇猛。張開大嘴,里面有四五十顆圓錐形的大牙齒,十分堅硬。它是大海中有名的“暴徒”,它游泳速度極快,海洋里不管什么動物,都難逃它的“虎口”,小至魚蝦、海鳥,大到鯊魚、海獅,都是它捕食的對象。它只要一口下去,就完蛋了。說了這么多,你定是好奇它是怎么捕食的吧?它十分狡猾,用各種辦法把海獅海象們趕下水,繼續撕咬它們。還有更絕的呢,它們會偽裝成一具尸體,漂在海上,等海鳥或海獅接近,突然翻身吃了它們。
看!一個水母過來了,小心!可不能動,它們可是“箱水母”,生活在美洲的加勒比海。它們的'身體呈立方體或鐘形,有四個長二十厘米的邊,有許許多多的觸手,它們在水里游來游去十分美麗。它可是個可怕的動物。它擁有已知的對人類毒性最大的毒素。它后面拖著的那些美麗的觸須是危險的武器,每根上面都布滿了裝滿毒液的“毒針”有十億多個呢!它看見獵物時會用觸須把它們牢牢纏住,立刻注入毒液。這個毒液一碰到人,2-3分鐘就會迅速進入心臟,人立刻死亡,連搶救的時間也沒有。
這本書以自述的方法,讓我們進入了動物的大千世界,讓人嘆為觀止!
最可怕的動物讀后感600字 2
《最可怕的動物》里,讓我徹夜難眠的不是獅子老虎,而是一頁不起眼的配圖:顯微鏡下的蜱蟲口器,像多把帶倒鉤的手術刀,正深深扎進皮膚。
這種芝麻大小的'生物,每年導致全球數十萬人感染疾病。書中展示了它們的狩獵策略:伏在草葉上時,前腿會像雷達般探測宿主的體溫與氣味,一旦接觸到哺乳動物,就會立刻找到毛發最稀疏的部位下口。更可怕的是,它們能在不吃不喝的情況下存活八年,等待下一次機會。
但讓我震驚的不是這些,而是研究者發現的秘密:蜱蟲的唾液里含有天然麻醉劑,能讓宿主毫無察覺;它們的消化系統能過濾掉大部分病菌,只保留對自身有利的種類。這種精密的生存設計,讓我想起生物老師說的 “進化從不做無用功”。
書中還提到,在亞馬遜雨林,某種蜱蟲是樹懶唯一的 “理發師”—— 它們吃掉樹懶皮毛上的藻類,同時為其傳播花粉。原來在微觀世界里,“可怕” 與 “有益” 從來都是孿生兄弟。當我們厭惡蚊子叮咬時,或許沒意識到它們是可可樹最重要的授粉者;當我們拍死蟑螂時,可能毀掉了自然界最高效的垃圾分解工。
最可怕的動物讀后感600字 3
翻開《最可怕的動物》中關于鱷魚的章節,一組數據讓我愣住了:全球每年因鱷魚攻擊死亡的人數約 100 人,而被椰子砸死的人超過 150 人。這只被貼上 “河流殺手” 標簽的動物,其實比我們想象中更 “克制”。
書中的紅外攝像機拍下了驚人畫面:一條成年尼羅鱷在河邊發現了迷路的人類幼童,非但沒有攻擊,反而用嘴輕輕將孩子推回岸邊。動物學家解釋,鱷魚的大腦里有種特殊神經元,能識別幼崽的求救信號 —— 無論是同類還是其他物種。這種跨越物種的 “溫柔”,藏在布滿角質的皮膚下,輕易不被人類察覺。
更讓我深思的是響尾蛇的'生存哲學。它們的尾巴搖動頻率會隨年齡變化:幼蛇每分鐘搖 50 次,成年蛇則降至 30 次。研究者發現,這是為了節省能量 —— 年輕蛇需要更多獵物,成年蛇則更注重保存體力。這種精準的自我調控,比單純的兇猛更能體現生存智慧。
當我看到書中那只被獵人打斷毒牙的眼鏡蛇,依然能靠擠壓獵物致死時,忽然明白:所謂 “可怕”,不過是生命面對絕境時的倔強。每種動物的 “武器”,都是進化給它們的生存許可證,從沒有誰天生喜歡戰斗。
最可怕的動物讀后感600字 4
《最可怕的動物》里有組對比照片:左頁是新聞報道里 “食人鯊襲擊沖浪者” 的血腥畫面,右頁是同一場景的完整視頻截圖 —— 沖浪板的形狀酷似海豹,而鯊魚在意識到誤判后,立刻松口游走了。
這種視角偏差在書中比比皆是。我們害怕蝙蝠吸血,卻不知道全球 70% 的蝙蝠以昆蟲為食,一只蝙蝠每晚能消滅 3000 只蚊子;我們厭惡毒蛇,卻忽略了它們每年能控制數千萬只田鼠,保護數億噸糧食。書中引用的'統計更觸目驚心:人類活動導致的物種滅絕速度,是自然滅絕的 1000 倍。
最讓我心痛的是北極熊章節。這只被稱為 “北極霸主” 的動物,如今正因為冰川融化而面臨餓死的命運。照片里瘦骨嶙峋的北極熊,拖著虛弱的身體在海冰間跳躍,尋找早已消失的海豹。它們的 “可怕” 本是適應極寒的鎧甲,卻在人類造成的暖化面前不堪一擊。
合上書時,窗外的流浪貓正在捕捉老鼠。這只在城市里被視為 “可愛” 的動物,每年導致全球數億只鳥類死亡。原來 “可怕” 的定義,從來由人類的喜好決定。當我們用偏見給動物貼上標簽時,或許早已忘了:在自然法則里,每種生命都有平等的生存權。
最可怕的動物讀后感600字 5
《最可怕的動物》最后一章,講了個讓我熱淚盈眶的故事:肯尼亞牧民為保護牛群,曾大量獵殺獅子,結果導致鬣狗數量暴增,牛群損失反而更嚴重。后來他們學會了用紅外燈模擬獅子的眼睛,鬣狗便不敢靠近 —— 這便是與 “可怕” 共生的智慧。
書中展示了更多這樣的案例:亞馬遜部落用特定植物汁液涂抹身體,能讓箭毒蛙主動避開;澳大利亞農民在田里放養鴕鳥,利用它們對蛇的威懾力防治蛇患。這些古老的智慧告訴我們:對抗 “可怕” 的`最好方式,不是消滅,而是理解。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蜘蛛章節。研究者發現,家里有蜘蛛的房屋,蚊蟲數量比沒有蜘蛛的少 60%。那些被我們尖叫著踩死的 “毒蜘蛛”,其實是最敬業的家庭衛士。書中那幅蜘蛛結網的延時攝影,讓我看清了它們的精密:每張網都有 30 度的傾斜角,既能最大限度捕捉昆蟲,又能避免被雨水打濕。
合上書時,我輕輕將窗臺那只被兒子用拖鞋拍傷的蜘蛛,移到了花園的草叢里。原來 “可怕” 從來不是絕對的,當我們學會尊重每種生命的生存方式,那些獠牙與毒液背后,都藏著自然界的平衡密碼。正如書中所說:“真正的恐懼,源于我們站在了自然的對立面。”
【最可怕的動物讀后感600字】相關文章:
可怕的說說11-03
可怕的臺風12-03
可怕的是欲望散文10-02
形容夜晚可怕的句子11-29
可怕的“電老虎”作文09-02
描寫黑夜可怕的句子08-05
最喜愛的動物作文500字09-14
我最喜愛的動物小學作文11-27
瘋狂動物城最經典臺詞07-30
最意思的動物寓言故事06-21